黄于婷 杨岚菲 廖军
【摘 要】目的: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女性为多见,又称为“五十肩”。本文从经筋角度出发,探讨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并提供医案一则,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关键词】经筋理论;肩周炎;医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肩部经筋病变,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变现为肩部周围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疼痛日轻夜重,常累及颈部和上肢,重者不敢摆动患肢,抬举困难。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兼有阵发性刀割样痛或似肌肉抽痛,以至辗转不安,影响睡眠。该病多为单侧发病,少数可双侧同时发病,好发于5O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肩周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指出痹证的发生与感受风、寒、湿有关。肩周炎的外因多因风、寒、湿之邪侵袭于肩臂,其受风寒,筋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肩部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劳损及跌扑外伤也是导致肩部筋伤的重要原因,因络脉受损,绝道闭塞 ,筋肉修复不全,骨亦失于濡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而致肾精不足,筋骨失于濡养。脾主肌肉与四肢,脾胃虚损,则气血生化障碍、卫外不固,血虚筋肉失养,四肢失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肝肾亏虚,脾胃虚弱而致正气不足,易遭受外邪侵袭,局部经络阻滞不通而发病。
《素问·痿论》指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灵枢·经脉》也指出:“筋为刚,肉为墙。”说明经筋的生理功能是联络关节,保证关节正常运动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在《灵枢·经筋》描述了肩关节的解剖学基础。如手太阳之筋“入结于腋下”,“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等。手六经之经筋与足太阳、少阳之经筋环聚绕结于肩关节周围,构成相对闭合的膜筋系统,对肩关节提供支撑,为相应经络提供通道,联属骨骼,共同完成肩关节的生理功能。临床上认为,手三阳经筋为肩周炎的主要发病部位[3]。概括来说,手阳明大肠经筋主前侧,症见肩不能前举,适用于臑前廉痛,前臂骨上廉为主;手少阳三焦经筋主外后侧,症见肩不能外举,适用于臑外及肘部痛 、臂外两骨之间痛、肩胛引颈痛;手太阳小肠经筋主后侧,症见肩不能后举,适用于腋后廉痛,引肩胛耳后完骨,肩胛引頸痛。
经筋理论认为经筋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因肩关节周围遍布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其滑液囊的数量在人体关节中所占数量最多。这些结构很容易因外伤寒凉和劳损而发生病变,出现诸多经筋病灶点。其基本病理是关节周围相关经筋的劳损,经筋反复损伤和修复,纤维化、瘢痕化,进而钙化,阻碍了经络气血运行,引起外渗,产生致痛物质刺激痛敏组织,故经筋痛点的位置往往出现在肌肉韧带起止部的保护性附属组织上。经筋学说中所说的“经筋病灶点”,即“阳性反应点”,也就是阿是穴。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体会出现相应的阳性反应点(经筋病灶点),在指下触诊均有痛性结节或条索[4]。因此,从经筋理论出发,“筋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治疗主要以痛为腧,针对“经筋病灶点”,以病变经筋为主要治疗方向。现举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戴某,女,45岁,大学教师。2017年12月初诊。主诉:右肩关节疼痛3月余,加重1周。患者3个月前突发右肩部疼痛不适,自行热敷及贴敷膏药后疼痛稍有缓解。近一周来,肩部疼痛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受限,自诉穿衣,伸手,梳头等动作困难。查体:右肩三角肌前缘及后缘、肩峰下压痛,部分地方可触及条索,关节僵硬,搭肩试验难以完成,表现为“扛肩”现象,上举、内收时严重受限且疼痛明显。辰下:右肩关节痛剧,活动受限,睡眠质量差,纳可,二便可,舌淡,苔白,脉弦紧。中医辨证:手阳明经筋及手太阳经筋实寒证。针刺时,近处选穴取阿是穴、肩髃、肩针、臑俞、天宗、巨骨、曲池、手三里、后溪,远处选用健侧肩髎、条口透承山。于肩髃、肩贞、肩髎处选用连续波电针,留针30min后取针。取针后进行推拿疗法。首先采用基础放松手法,沿手三阳及手太阴经筋路线拿揉上肢前侧、外侧、内侧后,掌揉患者肩后部及脊柱两侧,双手拇指拨揉斜方肌、肩胛提肌,掌揉冈下窝处,轻拨冈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其次,针对“经筋病灶点”,使用分筋法,以舒筋散结。后根据手阳明经筋循行,点揉肱二头肌长头腱前侧,行举臂牵肩法;根据手太阳经筋循行点揉小圆肌、冈上肌处,行内旋扯肩法。初次治疗后,患者即感觉肩关节疼痛有所缓解。治疗3次后,疼痛明显缓解,活动仍较大范围受限,嘱功能锻炼。5次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变大,嘱继续随访治疗。
本患者因职业要求,长期过度使用右肩,致右肩经筋劳损,气血不荣。又因受寒邪侵袭,寒凝则血瘀,致夜间痛甚,诊断其为寒瘀而致痹痛。患者肩关节前缘痛,上肢抬举困难,属手阳明之经筋病症,取患侧肩髃、巨骨、曲池、手三里穴;内收困难,属手太阳之经筋病症,取患侧肩贞、臑俞、天宗、后溪穴。根据纪青山教授经验选穴,依《素问》言:“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因肩髎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少阳为枢,主半表半里,故取健侧的肩髎穴来治疗患侧肩周疼痛,可调节患侧肩部的气血,疏通局部经络。条口穴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阳明经多气多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取条口穴可鼓舞中焦之气,达补益气血之效,疏通调节患侧的气血。承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能够祛风散寒。推拿手法意在理顺肌纤维、松解关节粘连、增强肩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及代谢产物的消散吸收,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恢复筋脉和肌肉的活动解除疼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叶志敏,池红井,杨静茹,等. 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2):328-330.
王明明,蔡圣朝.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07):918-921.
温晓明.杨金斗运用经筋辨证理论推拿治疗肩周炎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09):94-95.
薛立功.中国经筋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