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目的:探討常规疗法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婴儿母乳性黄疸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0月收治的60例母乳性黄疸婴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以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即保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所有患儿均保持一周的治疗时间。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其TBIL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56.7%(17/30),即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皮肤局部皮疹,1例轻微发热,不良反应出现率为6.7%(2/30),对照组中皮肤局部皮疹有5例,轻微发热3例,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6.7%(8/3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性黄疸婴儿采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可提升疗效,降低患儿TBIL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儿的转归产生积极效果。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婴儿;茵栀黄口服液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婴儿黄疸即在婴儿出生后的28d内出现黄疸症状,临床也称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该疾病引发的病例在于,婴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表现异常,提升了胆红素水平,症状有皮肤黏膜与巩膜黄染。因此,临床对于该类疾病患儿的治疗原则便是尽早干预治疗,加强胆红素的代谢,维护机体内部稳定。近年来,我院对母乳性黄疸婴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了治疗,现以其中的60例进行研究分析,做出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母乳性黄疸婴儿60例。所有患儿均为纯母乳喂养;从出生到产生黄疸的时间为3~5d;检测TBIL均超过220.6μmol/L;在停止母乳喂养的2~3d之后,黄疸消失,再次母乳喂养后症状再次出现。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中,男性有13例,女性17例;平均日龄(6.8±2.2)d;平均体质量(3.15±0.46)kg。观察组30例患儿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日龄(6.0±3.0)d;平均体质量(3.26±0.66)kg。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书,且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治疗:以人工喂养取代母乳喂养,时间为3d,为患儿进行常规保暖处理,并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水电解质的平衡。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来自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11020607),每日服用2次,每次10ml。所有患儿均保持一周的治疗时间。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1)TBIL水平。包括治疗前后的水平检测。(2)疗效。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TBIL水平表现为正常范围;有效:症状得到显著好转,TBIL水平降低;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用x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TBIL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TBIL水平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TBIL水平均呈现降低趋势,且观察组降低较为明显(P<0.05)
2.2 疗效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56.7%相比较为显著(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使用了联合治疗方式,结果表明,患儿治疗后TBIL水平得到显著降低,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反映了本次研究的价值;同时,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仅出现2例,显示了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茵栀黄口服液在治疗母乳性黄疸婴儿中可获得理想效果,在极大降低患儿体内TBIL水平的同时,增强了患儿的治疗效率,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起到积极的转归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李新婷, 官志清.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33):96-97.
高丽. 培菲康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66):197-198.
李玉勤, 唐炜, 金胜利.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4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2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