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瑞娥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6—0119—01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形成与论证主要来源于实验。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得到了加强。初中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或亲自动手操作,经过分析实验现象,解决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探究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十分必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演示实验的作用
物理课堂当中,演示实验的作用不容小觑,它能够以特有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有效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探究“动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当中,就能够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来撞击木块,在不同高度的撞击下,木块移动的距离也不相同。之后再用不同质量的小车从同一个高度滑下来对木块进行撞击,之后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木块移动距离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通过演示实验,就能够总结出影响动能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要用准确的语言说明实验情况,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看到实验现象。
二、创新实验教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的重要手段。传统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实验的作用,往往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故而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创新实验教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是重要措施。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在演示实验中,不能够由教师独立完成,教师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主要的实验要由学生来做,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对知识真正理解。当然,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变实验题为实际操作题,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取知识。
例如,在研究“物体对斜面压力”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即物体的重量多少,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多少,但實际并不是这样。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出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可以设计实验,将已知重量的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台式测力计上面,测力计示数和砝码的重量相等,之后将测力计的底座一端稍稍抬起,形成一个侧面,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变小。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很多学生感到惊讶,但是在事实面前,他们也明白了斜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样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走出了误区,对知识有了正确理解。
三、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所谓探究性实验,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与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发现中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的探究水平。
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教师可以在实验之前提出问题:“你喜欢探究什么问题?怎样进行探究?方案是怎样的?如何通过实验发现结果?如果凸透镜遭到破坏,还能否完成成像实验?凸透镜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的表面积有关吗?”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探究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不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现象本质,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四、课后渗透学习方法,做好实验能力的巩固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应用环节渗透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布置这样一个实验:自制小磁针。所需材料:废旧的钢锯条5cm~6cm;制作方法:①将其加工成磁针形状;②在火中烧红,中心砸一个小坑(注意不要砸穿);③烧红后放到蹄形永磁铁上进行磁化,然后放入水中冷却。并提出要求:认真总结在制作过程中所看到的物理现象,并加以解释,形成实验报告。最后,由教师从学生的实验报告中选取较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进行传阅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2017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探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792)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