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形势下乡土文化的发展思路

2018-07-24 10:51王薇
魅力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发展思路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且有着丰富的传统乡土文化资源,如工艺、技法、民俗风情等,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但是由于现在的经济形势影响,乡土文化这种历史财富遭受了一定的挑战,部分乡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现代经济形势;乡土文化;发展思路

乡土文化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深远的意义,乡土文化是传统民族智慧的表现,同样也是民族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思想和精神上的基础,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困难解决困难的纽带。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之下,传统的乡土文化发展受到了限制,目前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发展需要重新的进行梳理,使乡土文化的发展能够得到新的发展,保证其能继续对文化修养的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对人的人格品行健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乡土文化的地位及性质

(一)地位。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历史和地域的双重影响产生的民族文化,也就是乡土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主要是在乡土地域的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可以体现出地域环境的历史文化。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本内容,并且乡土文化可以表达出民族文化的理念。乡土文化也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作为民族的优化文化,其对人的品行养成、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对人的思想进步有着积极意义。从客观角度看,乡土文化对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融合有着实际的作用,所以乡土文化是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乡土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传承作用。乡土文化的发展可以对现在的经济形势下人的物质、政治、精神的思想建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性质。乡土文化是由地域文化的性质来决定其文化内涵,也是由民族文化性质所决定。乡土文化是具有融合性、风俗性、实际性、激发性、灵活性的一种传统民族文化。其融合性主要表现在乡土文化是由多方面的文化综合而成,在其中也会有部分落后消极的思想进入到文化中,乡土文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把这些落后的思想进行排除和削弱。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形势转变,其可以把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融入进乡土文化之中,并且能够充分的运用到文化的内部。乡土文化的风俗性是由地域经济发展方式和程度所决定的。乡土风俗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乡土文化的实际性主要体现在乡土文化嘉鱼上,乡土文化能够使优秀文化在实际的乡土地域环境下得到实际的体现,对其糟粕进行消除,使其精华得到体现,对乡土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在激发性的性质上,乡土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是以乡土民族情感、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文化意识的角度为主要目标,可以在外来文化的感染下,使乡土文化激发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其灵活性是因其对乡土文化的掌握上对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比较注重,其文化根据地域文化不同会呈现出非常多样的表现方法。这就是乡土文化的五种特点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可以有效的对乡土文化发展思路进行思考。

二、乡土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

(一)对文化的认知水平有待提升。因为乡村的思想观念和习俗比较落后,以及西方的文化理念的引进,现在的民众对其价值的认同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使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矛盾和危害。这对乡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很大的影响,使很多优秀的乡土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消逝或者对其原本的文化特质与个性有着极大的改变。对乡土文化认知的局限性比较大是造成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关键问题。

(二)消费程度略显不足。当今社会消费主要构成是社会民众,民众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出现问题对乡土文化的发展有着限制。虽然乡土文化是大众文化消费品的主体,但是因为群体的消费力和消费意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乡土文化的需求和购买产生脱节,使其消费市场的活跃程度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并且现在的产业化、市场化的乡土文化的形成还不够完整,其在市场的规模受到限制,而且部分地区的乡土文化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因为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乡土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乡土文化发展人才的紧缺。乡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人才来促进乡土文化发展,而现在的乡土文化受到因乡村的人员转移造成的紧缺而受到隔断。农村乡土文化发展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的待遇较低、环境较差以及文化运作和消费能力比较弱,这导致乡土文化发展人才的主动性下降,导致乡村文化发展中最主要的人力资本出现流失。

三、乡土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水平。乡土文化的发展首先要对大众进行认知水平的提升。在理论上要从教育上出发,由教育相关的部门利用传媒、网络等形式进行对乡土文化的认识进行深入的宣传,使民众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水平有着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要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使大众对乡土文化的实际价值能够有一定的了解[2]。从实践上来说,要从学校阶段开始进行培养乡土文化的认识,通过书本和课堂的教师讲授对乡土文化进行剖析,使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实际意义进行掌握,提升其爱国精神以及热爱自然的思想。

(二)使乡土文化市场得到拓展。乡土文化作为产品形式进入市场时要保证其文化对民众的需求有着一定程度的尊重,并且要充分的发挥乡土文化的特质,使其在融合性和灵活性方面有着符合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要通過对乡村进行市场环境的建设,使乡土文化市场得到有效的拓展。在乡土文化市场的拓展阶段,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适当的开发,保持以家庭为载体,以乡土文化为纽带,从而进行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对乡土文化发展人才进行培养。在针对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人才来促进上,要从小开始进行培养。在学校时要针对乡土文化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有着深入的了解,使其通过乡土文化能够产生爱国情怀和对自然地向往,使乡土文化发展人才有着更多的来源。并且要提高乡土文化发展人才的待遇,使环境、待遇以及文化消费能力进行增强,提升乡土文化发展人才对乡土文化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乡村文化发展的人力资本不产生流失。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下,乡土文化的发展有着更大的挑战。所以在乡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提升民众对其的认知水平、使传统的乡土文化市场得到拓展,对乡土文化发展人才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使乡土文化可持续的发展,使其在现在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充分发挥其原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燕,杨学军. 乡土文化:乡村文化建设的灵魂[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01):199-200.

[2]张盼盼. 乡土文化的价值守望[D].广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王薇(2000.8月—),女,北京市人,民族:汉,职称:无,学历:高中生。研究方向:无。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发展思路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