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海峡两岸青春题材影片比较

2018-07-24 12:40王艳芳
华文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海峡两岸

王艳芳

摘要:透过近年青春题材电影的热闹景观,可以发现其具有很多相似性:基本改编自网络畅销小说、作者是年轻的网络写手或畅销书作家、影片主人公几乎都经历了从高中到大学的主要人生阶段,爱情和友谊更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说原著中作者文化立场的不同,主要是改编后电影导演的表现视角和电影理念的不同,加上不同演员群体的差异性演绎,使得同样的青春成长故事的讲述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质地和格调。

关键词:海峡两岸;青春题材电影;成长故事

中图分类号:I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3-0072-05

一般来说,青春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比较困难,数量也不多;另一方面,青春记忆又是所有人难以忘怀的记忆,拥有大量年轻人甚至中年人群的市场需求。近年来,青春题材的影片陆续上映,并因年轻人的热捧赢得了高额的票房纪录。2012年,根据台湾作家九把刀的自传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改编的同名影片在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先后上映,博得一片好评。2013年5月,由赵薇导演、根据网络作家辛夷坞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极短的时间实现了五亿票房的奇迹。2013年6月,根据郭敬明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小时代1》在一片批评声中迎来了影院的座无虚席,再次实现了其票房梦想,接下来的《小时代2》《小时代3》也赢得了不菲的票房收入。除此之外,类似题材的电影还有《同桌的你》《后会无期》,加上之前的《不能说的秘密》《山楂树之恋》等,俨然形成了一个青春题材电影的热闹景观。仔细分析这几部影片,发现它们有很多相似性,例如:基本改编自网络畅销小说、作者是年轻的网络写手或畅销书作家、影片中的主人公几乎都经历了从高中到大学的主要人生阶段,爱情和友谊更是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说原著中作者文化立场的不同,主要是改编后电影导演的表现视角和电影理念的不同,加上不同演员群体的差异性演绎,使得同样的青春成长故事的讲述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质地和格调。

所谓青春题材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年生活成长经历为题材,将其生活实践和精神世界戏剧化,具有一定文艺气质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面向以青年人为主要构成的消费群体的电影。青春电影起源于美国的校园电影,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亚洲的日本和台湾等地,在中国大陆则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才开始有了成效性的进展,初步具备了中国青春电影的艺术特色。不同于国外的青春题材电影,在叙事和人物的塑造上,大陆影片制作人将目光投向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运用大量的“写实”长镜头,形成“纪实性”风格特点的影像,表现“一种冷酷和无助的世界生存状态”①;此外,特别注重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的生存状态,有意识地刻画青年的迷茫和无助,叙说和描绘其在喧嚣的青春世界中完成自我蜕变的艰难过程。正是这种建立在个人生命体验基础上的情感表达,引起了同时代青年人的情感共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整体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转变,新世纪的青春题材电影在风格上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影片的清新“文艺范儿”,同时衬托着一抹淡淡的爱的忧伤,更加追求画面的唯美浪漫。伴随着青春题材电影市场的持续增容,这一股青春电影的热潮慢慢演变成猛烈的“青春狂潮”,形成了中国电影前沿的青春力量。2011年至2012年成为大陆青春题材电影的爆发季,从漫画青春的《非常完美》到表现职场爱情的《杜拉拉升职记》,从怀旧感伤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到小清新喜剧的《失恋33天》,电影界青春荡漾。但是,这类电影在观众中并没有形成强烈的反响,“青春”类电影被隐藏在“喜剧”和“爱情”类型电影中。直到2013年,《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系列以及2014年《同桌的你》《后会无期》的上映,才算是彻底惊艳了观众,掀起了电影界小小的“青春潮流”,青春类题材电影也才开始作为一种电影题材类型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大陆青春题材的电影在喧嚣和杂乱的时代话语中,展现了青春波折残酷的一面,同时又表现出一种直面的冷静和坚强,以客观写实为主要风格。

由赵薇导演、根据著名网络作家辛夷坞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致青春》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电影以大陆1990年代的大学生活为主要叙事背景,讲述了一所中部大学一间宿舍里,个性迥异、命运不一的四个女孩的青春故事。电影围绕着她们的大学生活展开,描绘她们周围的一群男女大学生,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忧与伤、爱与痛的故事。故事从女大学生郑微到大学报到开始,却并没有在她大学毕业时结束,一直延续到主人公生命历程的后青春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爱情的破灭、事业的失败、生命的消亡等种种人生悲喜剧的过程,之后再次聚首。青春时光是美好的,但青春的记忆未必如此令人留恋,不同的青春故事和追求在此影片中展现出多元化的走向,甚至涵盖了整个社会的迅猛发展给青年人带来的精神冲击。尽管青春不是那么值得追怀,青春的必然消逝却使得这段时光拥有其独特的色彩,电影将青春如蜕的裂变过程进行了层层剥离和展示。

同样,电影《小时代1》中的故事发生在从高中到大学的青春阶段,同样也是大学里要好的四个女孩子以及围绕在她们身边的男孩子们的生活和情感故事。尽管他们的身份是在校大学生,但他们的生活范畴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象牙塔的世界,走进了金融社会的摩天大楼,并在遥不可及的无尽楼梯上攀爬,以期在充满竞争和淘汰的社会中活出自我。在这部电影中,爱情桥段不是最重要的,女孩子之间的友情倒成了最激发人奋进的力量,电影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女孩子们历经磨难、破茧成蝶的青春历程。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台湾的青春题材影片就有了长足发展。在华语影圈中,台湾的青春电影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一直都是以小成本制作和清新唯美的校园风格为主打特色。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中,台湾青春电影渐渐形成了极具本土化特色的电影形式,从《晴天娃娃》《十七岁的天空》《梦游夏威夷》到近年的《盛夏光年》《那些年》,都表达了青春人物对独立人格的心理诉求,以及为个人生活立传的主体愿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其是在表现青年的成長与叛逆方面,有更多真实大胆的尝试。

在生活写实和纯美爱情的表现基础上,大多台湾青春电影的整体风格体现为清新唯美。台湾青春电影主要体现的是慢节奏的生活,青春成长的焦虑。急于去肯定自己,证明自己的身份。因为懵懂,所以急切;跌倒失败,却又站起。不服输的自信和看见彩虹后的豁然开朗。阳光就是透过生命的裂缝中照进来,那样明媚。“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心中拥有美好,则无论自己是否拥有都一样美好。

以电影《那些年》为例,故事的发生地在台湾彰化,电影叙事从男女主人公读国中时开始,直到主人公考上高中、大学以至大学毕业结婚为止。电影讲述一群男孩子共同喜欢一个女孩子的故事,但这个女孩子最后没有嫁给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每一个男孩子都以他们特有的幼稚和善意的方式表达过对女孩子的喜欢,这样纯真的感情伴随他们走过漫长而美好的青春,中间有矛盾、哭泣、争吵甚至决裂,但所有的争吵和眼泪背后都是善的故事,至多是幼稚的玩笑和有意的搞怪。电影里表现的青春无邪美好,令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尤其是年青的受众群体产生无限追怀和沉浸之感,较具深度地诠释了青春如诗这一主题。

2010年张作骥导演的《当爱来的时候》采取了深沉质朴的表现风格,带有强烈的生活穿透力和厚重的生命感,获得了2010年金马奖的最佳劇情片奖。2012年的《LOVE》②则是台湾青春电影治愈系白领婚恋主题的代表。特别需要提到的是,《LOVE》这个电影的拍摄超越了一般粗糙的电影细节的描绘,它将台湾的怡人的风景与电影中的故乡人物融为一体,用童话般的剧情体现出台湾人的特色与我国的风土民情,描绘出富商与平民之间的爱情可以经受现实残酷的打击,在浪漫的故事结尾中,叙述人们内心的渴望,以及对真爱的向往,导演在把握当前两岸关系的主流价值观的情况之下,针对两个城市进行了深入的体察,由于两地都是导演的故乡,从台北的老区与北京城的影像中进行一次视觉的比较与缅怀,进而结合爱的主题,让一切的故事都显得那么的“有爱”③。

相对而言,大陆青春电影更注重表现时代生活之真,同时也充满传统的励志意味。作为“大时代”的注脚,经历过80年代末的低潮,《致青春》中90年代的大学里似乎又充满着新的热潮。有人为了一份单纯的爱恋远离故乡,有人则在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失恋,新的校园恋情也在同时开始,重重波折的情感历程,当倾心倾情的经营将要修成正果的时刻,一切归于无形。《小时代》则在华丽外衣下表现了“少数人”的青春幻梦。新世纪,上海,摩天大楼,以白领俯瞰芸芸众生的姿态,郭敬明开始摹划他的时代。锦衣华服,奢侈的鸡尾酒会,超级时尚的杂志社,繁华的城市烟火,应时而落的圣诞夜雪花,演绎了一个金钱时尚包裹着的并不浪漫的故事,构成对励志文学和电影的另一种呈现和反思。

如前所述,新世纪海峡两岸青春题材的电影基本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成,先有了网络小说巨大的点击率,然后才有了电影高额的上座率。尽管电影内容是在小说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但是正如英格玛·伯格曼所说的:“电影与文学有区别”,“电影是作为一种视觉手段直接作用于想象,而文学是作为一种语言手段直接作用于理智”④,因此,电影画面形象而生动,文学画面则需要借助想象才能再现。一旦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大陆和台湾电影在如何叙述青春成长主题的方式上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首先,在叙事内容的表达上,台湾青春影片中往往涉及青春叛逆和暴力场景,更注重主人公与社会的冲突与矛盾,涉及的社会内容比较广泛。而大陆的青春影片很少有这样的画面,即使有也表现得非常隐晦,或者用一种搞笑手段进行喜剧化处理,事实上消解了电影的现实意义和批判价值,如大陆电影《中国合伙人》。

其次,两岸青春题材电影在叙事手法方面也有一定区别,台湾青春题材电影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强调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蜕变,往往通过自我的反省与思辨达到独立人格的树立,倡导一种自我在成长的主导性,个人主义倾向非常强烈,这种叙事特点在《那些年》《盛夏光年》和《单车上路》等影片中都有所涉猎。相对而言,大陆青春电影的叙事则擅长对集体主义以及群体友谊的弘扬,更注重集体生活情节的刻画和渲染,如《致青春》《小时代》《中国合伙人》中的主人公都是以集体生活的面目呈现出来的。

再次,新世纪海峡两岸电影的叙事角度也有相当差异。作为一种回溯行为,小说是叙述者在事件结束之后的某个时刻对过往的生活和心灵经历所做的回顾性叙述。小说《那些年》开头第一句:“故事,应该从那一面墙开始说起。”⑤此处就采用较为典型的回忆性笔法,且叙述的步速在下面的情节进展中不断加快。改编成电影后则从国中时期的艰苦奋斗到暑假的玩乐、从考取大学各奔东西再到工作和结婚以后的生活变迁,一步步叙说自己成长的过往历程。这种回忆性叙事也是通过时间的运动,逐次讲述行动与事件的序列发生过程。尽管多数故事涉及的主人公不是很多,甚至很多故事只是讲述两个人物之间关系的戏剧性的发展,但因此更令人印象深刻。其他如《不能说的秘密》《海角七号》等,人物关系都比较简单,但是故事的发展却扣人心弦,让观众置身其中而欲罢不能。

但是,大陆的青春题材电影叙事则往往采用多线并进的架构,里面的人物关系也复杂多样,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热闹混杂的电影叙事。《小时代》即是如此。在原著小说的叙述中,一对对人物关系同时讲述,连接成一个网络结构。同时人物众多,经常是一个宿舍的人物集体出场,并且还能够拥有饱满的人物性格。但这样的叙事角度在改编成电影之后,其接受效果则大打折扣。原因在于电影叙事和小说叙事在接受过程中有所差异,直接表现为电影叙事中人物太多会扰乱主线,显得线索不清晰,导致主要人物面目和性格不清晰。因此在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尽管人物已经有所删减,但仍然过多。10多个学生人物在电影中同时出现难以显示明显差别,距离饱满的性格形象塑造尚有距离。

一般而言,电影在原著基础上进行改编有两种选择,一是把原著进行等比例的压缩简化,但是该有的什么都有,只是短胳膊短腿,形同小矮人;二是抛弃等比例原则,保留主干,敢于进行断臂求生式的大胆裁剪。全面微缩的结果是像完成任务一般让创作者在搭建整体结构上疲于奔命,故事自然干巴贫乏、甚至漏洞百出;而选择某一故事或人物亮点做足做透,则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遗憾的是,《致青春》很明显地选择了第一种改编方式,保留了大部分的人物及情节,故而显得有些凌乱而混杂。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台湾则倾向于剔除小说中的一些妨碍美好的情节,添加一些更感人的画面。例如《那些年》中的男主人公柯景腾在办自由搏击赛时,女主人公沈佳宜并没有来看,也没有雨中的那一段感人对白。但是为了加强情节的矛盾冲突和人物表现,这些都被加上了。这也是电影不同于小说的地方。电影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左右,它和小说不一样,电影是浓缩的,它必须在这两个小时内表现出一个故事的轮廓。所以,电影剧本需要仔细甄选情节,使节奏更加紧凑。没有必要和不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镜头会被忽略。

总体来说,台湾电影在拍摄时受限于成本,往往在制作上以抓住台湾的本土观众为目的,因此强化台湾元素就成了拉近影片与观众距离的重要叙事手段,台湾民俗、台湾方言、市井文化和旅游观光资源都成为台湾电影的重要取材内容。这是一把“双刃剑”,导致很多台湾电影在本土票房出众、但是进军中国大陆和香港时却遭遇水土不服。唯一出现较大突破的便算是《那些年》,尽管影片对于90年代的台湾记忆的叙述具有鲜明的台湾地域特征,但是电影中表现的少男少女的初恋情怀,却是许多跨地域跨文化观众对青春的共同记忆。彰化、台北,熟悉的城市景观;脚踏车、校服、海水、阳光,特有的台湾标志;再加上充满温情的对白和音乐,大大提升了台湾电影浪漫唯美的“小清新”品质,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电影的距离。

无论采取哪种叙述方式,要点在于:现实社会中,青年人的爱情受到身份、地位、地域与空间的限制和阻碍,虽然这些困难抵挡不住年轻人向往爱情与追求幸福的步伐,但电影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有效帮助年轻人逃避了现实残酷的爱情考验,进而奔向美好的未来,甚而使得爱情甜蜜、国家统一、世界和平。而导演正是利用了电影的这一特点和优势,让观众享受到了电影所描绘的美好未来,把经历中的隔膜与坎坷相互融合,进而实现爱情的美满向往,从而呼唤出现实中想要发生但是没有发生的事情。这也说明青春偶像剧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主要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浪漫情怀的追求。

如上所述,台湾的青春影片偏重于叙述成长中的干净美好、纯净透明,偏向浪漫风格,近乎于纯爱电影,那是所有人喜爱和梦寐以求的青春。而大陆的影片则是偏重叙述成长中的朦胧困惑,基调略显深沉,偏重写实风格,可那也是人们曾经真实经历过的青春。两者共通的地方则在于那种对于懵懂爱情的执着追求,这构成了海峡两岸青春电影著重刻画的内容,也正如人们所见到的,青春电影的主人公们都是在经历了懵懵懂懂的刻骨铭心的初恋与失恋,友情的收获与失去后,才完成了青春的蜕变,并逐渐变得成熟甚至走向成功。可以说,爱与成长是青春电影的永恒话题,是它经久不衰的文化母体,也是大陆和台湾的青春电影共同的主题诉求。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海峡两岸青春题材电影在主题表现和叙事风格上的诸多差异呢?

正如雅克·拉康在“镜像理论”中指出的,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了他人,才能意识到“自己是谁”,也就是说,他人是自我及其意识形成的一面重要的镜子。就电影而言,现实永远是最好的镜子,电影里的种种情节就是生活的镜像。电影主题和风格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们所取材的现实这面镜子的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生活孕育了不同的艺术内容,不同的文化生态和精神氛围也影响了电影的整体精神格调。此外,青春成长电影总是借助某些自然化和散文化的影像手段,重构电影与现实的基本关系,在某种客观冷静的平等尊重中,隐藏着导演对青春、青春成长的基本观念和价值评价。⑥电影导演对现实生活、青春观念、成长意义的理解和阐释最终构成了电影的整体风格,海峡两岸电影导演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教育背景以及在此影响下所形成的艺术观念直接导致了电影主题和风格上差异。

上文提到大陆的青春电影相较于台湾电影而言更接近现实,《致青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电影中的男主人公陈孝正为了现实利益抛弃女友,郑微的敢爱敢恨,林静的逃避软弱,阮莞的体贴与默默付出,黎维娟的爱钱,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人物,每个人周围都会有这样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也有了这样的艺术表现,正是因为大陆青年身处的生存艰难的环境和激烈竞争的成长历程才造成了他们在面对抉择时的所选取的价值认定。正如戴锦华所说:“青春片的主旨是‘青春残无语,近似于意大利作家莫利亚克的表述,‘你以为年轻是好事么?青春如同化冻中的沼泽。”⑦这是走出青春沼泽的人们在回望过往时的一种冷静的痛楚。

而台湾青春电影中浪漫弥漫,每个人都很义气,良善和温暖,甚至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就算最后的结局中相爱的人没有在一起,彼此留下的依旧是最美的怀念。这种脉脉温情同样也是台湾社会生活的折射,相对平和的生存环境和相对舒缓的社会竞争使得台湾青年的生存竞争压力大大减轻,再加上台湾社会保存着较为完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因而展示出的更多的是单纯和美好。正如电影主人公柯景腾所感悟的:“青春像一场大雨,虽然我们都曾被淋湿而感冒,但我们都想再来一次”,“也许,在那个平行时空里,我们是在一起的”,电影镜头里有他们自己当年的影子,纯真的笑容和画面,实际就是他们开始回溯青春心路历程的一剂“良药”,那些久违的感动和美好,心灵的美好悸动,则成为抚慰观影者心灵的“圣水”。这种集体的追忆与怀旧是一种时代潮流,更符合人们的内在的心理需求。

同样,大陆青春电影中人物的现实感和丑陋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现实折射和翻版,好在通过各种矛盾和冲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比起台湾青春电影中人物过于单纯的性格来说,反而让人物显得更加丰满多变。但需要警醒的是,以所谓的忧伤去填满青春的沟壑,以强烈的物欲去满足不正常的青春需要,大陆青春电影在对青春负起更多的责任方面还有很远的路途要走。例如,电影中总是充满着现实的冷漠,无论是《小时代》中的人情冷暖,《致青春》中的向现实低头,《山楂树之恋》中的无奈,《后会无期》中一路遭受的打击与欺骗等等,无不诉说着现实,它真实得让人无法去添加浪漫与幻想。

除此之外,更加令人警醒的是,大陆青春电影到最后都或多或少塞给观众这样一种观念:生活就是这样,有哭有笑,有欺骗也有感动,但我们始终都在这样一个时代下生活,要学会接受。伴随着这样一种“学会接受”的心理暗示,电影所描述的主人公的价值理念顿然都变得积极向上,他们努力地生存、努力地打拼,一边无奈地在现实面前碰的头破血流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还一边努力地告诉自己“明天更美好”。如同《后会无期》中那样:只要朝着自己的卫星奔去,最终你会看见你想要的。只要你不放弃,美好未来就一定会实现。这种观念与其说是自我麻醉,不如说是自我欺骗。它不仅抹煞了过往的艰难,稀释了青春的抗争,也彻底模糊了真实的生活。因为它所指向的所谓的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乌托邦世界,究其本质是不存在的,是具有某种欺骗性的,不仅误导了观众,而且大大削弱了大陆青春电影所应有的思辨空间和精神深度。

① 俞新天:《兩岸关系中的文化认识问题》,《台湾研究》2010年第1期。

② 李岩:《从电视广告创意看大陆、香港两地文化观念的差异》,《浙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③ 刘藩、刘婧雅:《新世纪青春片的类型化叙事》,《艺术评论》2013年第11期。

④ [美]贝纳德·迪克著、华钧译:《电影的叙事手段》,见杨远婴编:《电影理论读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5页。

⑤ 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现代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⑥ 王彬:《颠倒的青春镜像——青春成长电影的文化主体研究》,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393页。

⑦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责任编辑:黄洁玲)

A Comparison of the Films of Youth-based Them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n Recent Years

Wang Yanfang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that can be found in recent films of youth-based themes that are quite popular as they are basically adapted from the internet novels whose authors are young internet writers and bestselling writers, featuring protagonists that have experienced the period from middle schools to universities, with love and friendship as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se films. However, because the positions are different that the writers take when writing the novels, the angles and views of the films are different that the directors take in adapting them, and the performances are different that the actors put on, the same stories of growing up show completely different texture and style.

Keyword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films of youth-based themes, stories of growing up

猜你喜欢
海峡两岸
2万余台青在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就业创业
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南安召开
海峡两岸共圆艺术梦想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海峡两岸
书籍设计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