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本土化小学道德与法治“3S”课堂模型的建构

2018-07-24 09:34白燎原张国有禹亚萍
甘肃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建构法治道德

白燎原 张国有 禹亚萍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教学;“3S”课堂模

型;本土化;理论依据;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3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6—0039—02

一、研究背景及缘由

自2016年秋季部编本教材《道德与法治》实施以来,各地各小学进行了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深度培训,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该课程被边缘化、不被重视的情况也一直存在,有效性教学也很难落实与推进。具体来讲,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呈现“上热下冷”局面。在国家层面,对该课程非常重视,教材由国家统编,并大力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但是广大基层一线学校或相关机构对小学该门课程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不足,该课程被边缘化的倾向严重,形成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

二是师资配备薄弱,专职教师严重匮乏。因受小学建制、编制等因素的影响,该课程的师资配备还很薄弱,大多是由年级较大的教师或学校领导兼任,未形成专职教师队伍,课时被挤占、被挪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缺乏有效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相对滞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课堂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方法相对滞后,相对应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少,对课程、学生、教师的系统评价實施较少,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也存在滞后性的特点。

四是教研团队不足,影响学科研究水平。这方面的教研团队组建不足,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课程缺乏相应的教学指导,在本地区还很难出现有生气、有影响力的高效课堂建构,有影响力的教研员及名师的引领还需不断强化。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充分发挥兰州市小学思想品德白燎原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的作用,积极探索原生态本土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模型建构。

二、“3S”课堂模型研究的理论渊源及依据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模型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基于该课程综合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以及该课程教学的大量实践,引入了英国教育家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的“生命·生活·生长”教育的经典理论。怀特海先生认为,“生命: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活:教育的唯一主题”“生长:适应学生智力发展节奏”。基于“生命”“生活”“生长”的理念,我们结合该课程教学实践,衍生构建了原生态本土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3S”课堂模型。

三、“3S”课堂模型建构

(一)基本的理念。鉴于“生命”“生活”“生长”的第一个字为“生”字,所以,我们为之取名“3S”,有关该课堂的形态叫“3S”课堂。“3S”课堂模型建构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经典著述为理论依据。联系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与思想,我们构建了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新“3S”理念,即生命——尊重个性发展,引导自我发展;生活——关注精神世界,生活多姿多彩;生长——适应成长规律,促进快乐成长。

(二)“3S”课堂模型的内容与要素(三棱锥模型)

1. 生命:基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的选择: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生命安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2. 生活:基于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与实践。教学方法选择: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标等。教学方式选择: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

3. 生长:基于学生的体验与评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培养学生相应的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在实践参与中形成探究、创新、质疑、批判等精神和意识;是否达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大量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延伸。

4. “3S”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生命、生活、生长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我们的教学中,“3S”是环形封闭的,每一堂课都可以从“3S”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循环使用,终极目标指向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具体操作策略

1. 主题讨论式课堂:生命内容(话题内容、话题情境)——生活实践(参与辩论、体验探究)——价值导向(评价引领、活动延伸)。

2. 质疑茶馆式课堂:生活情境(生活问题、生活情景)——生命内容(话题讨论、话题体验)——价值导向(评价引领、活动延伸)。

3. 实践考察式课堂:生活实践(考察实践、活动参与)——生长体验(辨析成长、拓展延伸)——生命价值(树立三观、价值引领)。

当然,没有一种固定模式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来选择可行的方式、方法。

四、“3S”课堂模型的实践

自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借助兰州市小学思想品德白燎原名师工作室积极进行了“3S”课堂模型的实践。先后承办了甘肃省部编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兰州市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竞赛活动、2017年兰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暨班会课“生命生活生长”主题研讨活动、2017年南京·兰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活动、兰州市第二十八期“让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名师大讲堂活动、西固区“生命·生活·生长”主题教学交流等活动,参加了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教育协作会暨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交流与竞赛活动,有60余名教师获得小学品德教学竞赛、优质课比赛、说课竞赛等各类奖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小学品德3S教学模型建构研究》等七项相关课题立项或结题,领衔名师白燎原及工作室成员多次赴渭源县、临洮县、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及兰州市西固区、城关区、七里河区等地进行送教下乡及专题交流活动。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品德“3S”(生命生活生长)教学模型建构的研究》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7]GHB0633)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建构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建构游戏玩不够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