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大学体育精神的培养路径

2018-07-24 09:54陈敏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

陈敏

摘要:体育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体育无可否认的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大学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当今我国的大学生体育教育还是停留在单方面的体育专项教育和课程的丰富化上面,当然在这两项上努力并寻求突破,这无可厚非也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本文将阐述如何融合校园媒体利用媒体的力量和电子竞技的平台,树立起大學体育创新意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

关键词:培养方法;精神特征;多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08-02

大学是人生十分重要的阶段,在大学的时光中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都逐渐变得成熟,对社会中事物的判断力更是与日俱增,而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就是为了使大学学子们形成更加完善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所开设的课程,是对大学学子影响深远的一门大学课程。而人的价值观、思想观、世界观都受着大学体育不同程度的影响。

1.何为体育文化素养及其推广方式

顾名思义体育文化素养就是人在学习获得相应的文化知识和生活技巧的同时,不断进行转化利用,从而形成的正确且合理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态度等,这是一种十分综合而且重要的人文素养。这种素养通常包括知识、意识、技能、性格、品行这五个方面。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网络时代,数字和网络成为了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就是在数字网络的推动下,诞生出了许多新式的媒体,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且不可否认的利用数字网络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好处和优势,它可以将大量的世界各地的信息知识进行汇总并且进行集中处理,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传递给需求者。这样的课程和媒体的融合方式并不只是局限于此,更是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的一次巨大融合。

1.2 前文我们提到过,如今我国的大学生体育教育还仍然停留在体育技能的传授和课程内容的丰富上,但是我们应当明白,如今的时代也在影响着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大学对新媒体的接触量可以说是所有人群中最多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广泛接触,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有关体育文化素养的信息大量的在新媒体上进行宣传让大学生耳濡目染,相信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此,从新媒体和大学课堂融合的角度找出适合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2.以新媒体为媒介来探讨大学生体育素质文化的培养方法

2.1 有史以来,传统应试理念就一直禁锢着我国的教育,这不仅仅禁锢着学子们的想象力,也限制着老师们对讲课方式的创新和突破,从而使得我国课堂的理论性和实用性严重失衡,大学生只有理论在在手但却没有实际的经验,换句话说就是大学生的大学素质教育十分的落后,难以在毕业后就可以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往往都需要自己尝试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的教育本质上就是要培养具有先进性的人才,那么我们为何不把大学的教育与新媒体融合起来,这样的融合过后大学的体育教育就可以与时俱进,根据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这样的大学素质文化就能被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的活力,才不会落后于时代。首先我们应当从我们学校已经拥有的新媒体开始,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可以利用新媒体对体育相关的新闻思想或者是赛事简报进行宣传。这种新媒体的宣传无疑比旧时代的宣传方式好上许多,旧时代的报纸,校园广播,收音机等缺少画面感和可观性,而如今的新媒体就可以很好的做到视听结合,从而增加学生们的兴趣并起到宣传和深入人心的作用,但是如今的新媒体也有许多弊端,例如:不同的高校都有着自己新媒体的运作体系,既没有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没有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这样不仅无法使资源得到合法的利用,而且更加浪费人力与时间,甚至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整合各学校的新媒体是十分有必要的,各各学校相互交流探讨,使得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体育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从根本上了解体育。这样新媒体的利用和相互关联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更可以为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文化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2 新媒体的范围非常的广泛而且种类繁多,电子体育竞技平台就是众多种类中相对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类。电子体育竞技的根本意图就在于培养玩家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意识,为大学生对大学体育素质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电子体育竞技就是科技革命下的新兴产物,是网络快速发展所出现的产物,它有着娱乐、竞技、教育等功能,总体来说在如今的时代,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激发着人们对运动的兴趣,并且锻炼着人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反应速度和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人员的综合体育素质。而在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竞技也飞快的发展,它也成为了一项让人不能忽视的体育项目,并且在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各国之间也开始举行比赛,这不仅仅是一种实力上的切磋,其实也在以另一种方式互相了解,相互交流各自的体育文化。

2.3 电影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活力,看电影也被人们看作是闲暇时光放松的好方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关体育的电影为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正确的道德品质。我相信大学生一定是重要的观影人群之一,就如同当年的电影《叶问》,在电影中不仅为观众们体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更是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是中华民族在武术中蕴藏的美好品质传播到了海内外。电影虽然简短,但是却有着寓教于乐的功能,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总而言之,电影虽短,但是其中包含的中国武术的内涵却一点不少,是一种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的传播方式,应当大力提倡。

3.大学体育素质文化的特征

3.1 首先我认为最有必要阐述的就是文化的时代性了,时代在发展,那么文化也就不可避免的在发生着更替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而被传授者就是大学生,是最先接触时代先进文化的人群,所以我认为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一定要与时俱进。在20世纪的时候,我国希望吸收其他国家大学体育的课程和教学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了对体育技能的重点教导上,那时候我国的大学体育课堂老师们都在教导同学们应当学会的体育技能,体现着那个时代的教学特点。每个时代的事件都可能会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就如同当年我国足球进入了世界杯,全国球迷热血沸腾就此开始了一段时间不短的足球热潮;又好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一样,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坚持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着大学体育素质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的丰富,不仅仅是丰富了体育运动,还丰富着大学体育素质文化的精神内涵。由此可见,大学体育素质文化的发展受到着时代的巨大影响和带动。

3.2 其次我要说的就是民族性了,众所周知的我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各民族在一起求同存异,和平的生活在一起,一起共同的繁荣,每一种文化都相互的吸收优点。而这些特点在体育方面就更加突出,体育包含了各各民族的体育兴趣、审美观、价值观等特点,许多本来是少数民族的项目后来被发扬光大就如同现在的散打、摔跤一样,审美得到了各各民族的同化,各各民族都可以在相同规则,一样公平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生必定会受到这种综合性文化的影响,使得从中华体育中经历时间的淬炼生成的宽厚、平和、善良等性格融入自身之中,从而使自己的大学体育素质文化得到提高。综合来看我国的体育风格,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我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融合的特点。所以不难看出我国的大学体育素质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的,民族的融合和差异。这也是我国不可忽略的一个特征。

3.3 国际性是在如今世界必不可少的一个特征,中国体育如何走出去,中国的体育素质文化如何被世界各国认同,这些都需要我们的体育尽行国际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地理环境相差十分之大,所以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和各种各样的运动规则,可能甚至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相同的一个项目在不同的地方那个就会拥有了不同的比赛规则,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不利于我们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因为缺少着一个国际化的标准,这也就从侧面限制了各国的体育素质文化的发展,毕竟没有交流就没有进步,一味的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于是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也逐漸变得相同,体育的理念也开始相互融合,包括活动方式和活动的主题思想也开始趋于融合,因此各国的大学生们开始广泛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这种了解和学习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还推动了体育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各国大学生通过对彼此的了解也慢慢的使各国的体育文化,体育意识等方面相互融合。这种国际化的开始有力促进了各国体育技术的相互交流,也促进了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让精彩的赛事可以让全球同步观看,这样不仅是体育文化得到传播,而且还带动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3.4 如果说体育素质哪一个特征与生活关系最大那么我一定会说是渗透性,可以说体育运动对于我们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小到每天茶余饭后的散步,大到体育竞技,也正是因为体育与我们如此的息息相关,才会在我们不经意间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的习惯。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大学素质教育的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又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体育文化素质文化就在这不经意间渗透到了社会实践和其他领域之中。对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卓越的不断追求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大学生是接收信息最多的人群,因此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文化情况就代表这个时代的情况,也反映着世界体育装备、理念、思想的不断更新,所以注重大学生体育素质文化教育便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最新变化,来感知世界的变化。

结束语

新时代的新技术和新媒体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相对快捷全面的信息的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它也拥有着不小的弊端,比如一些大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导致游戏上瘾等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发生,因此我认为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应当把握好新媒体使用的力度和范围,为大学生的大学体育素质文化建设创造方便、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国庆.新时期高校大学体育精神的培育:理论分析与路径选择[D].苏州大,2017.

[2] 贾玉芝,李春光.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探索,2014(12).

[3] 侯宽.浅谈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培养路径[J].经贸实践,2015(10).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