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电梯,绕不开的是上海市。
细细数来,上海市占据着电梯领域的几个之最。上海市是全球在用电梯数量最多的城市,截至2018年6月15日,全市在用电梯总数为 244299台,其中乘客电梯187577台,载货电梯25590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20780台,其他类型电梯10352台,每年新增电梯量约2万台。上海市是全球电梯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目前,全市电梯年产能30万台以上,约占到全球电梯年产销量的20%,占到全国近40%。上海市也是全国老旧电梯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15年以上老旧电梯约3.4万台,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大修逐年递增,旧楼加装电梯需求很大……
如此庞大的占有量,必定会为电梯安全监管和安全使用带来不小的难题。住宅小区老旧电梯隐患难除,公共场所电梯客流量大、管理薄弱,电梯困人故障时有发生等等,都严重影响着群众的日常生活。如何保障在用电梯安全运行?如何减少老旧电梯发生故障?推进电梯安全工作还需采取哪些措施?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上海市质监局”)及部分电梯企业。
“在上海安装使用的乘客电梯,制造单位应当配备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监测装置。物业服务企业为住宅小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物业服务费中的电梯运行维护费用应当单独立账,每半年公布1次费用支出情况……”这是201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中的明文规定。
上海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处处长彭力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建筑高度一次次被刷新,电梯也随之越升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使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原有法律法规体系的不适应已成为电梯安全监管的短板。“电梯安全监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有健全的法规体系作支撑。”为此,上海市质监局修订出台了《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8章、56条,对电梯生产、使用、安装、管理及相关部门、企业责任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彭力向记者详细介绍到,该《办法》主要有七大创新举措,实现了5个“首次”的突破。
一是明确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新《办法》明确规定了政府职责和部门职责,不仅明确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明确了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共同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落实了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在特设法基础上进一步对电梯所有权人、物业服务单位、实际负责人的责任分工进行了清晰界定和规范,落实了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三是强化了电梯制造单位、建设单位、日常维保单位责任。首次提出了制造单位,明示电梯设计使用年限或次数、明确质量保证期限等规定;明确了建设单位在选购、安装、交付电梯时应履行的职责;强化了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基本要求,首次提出了维保公示制度,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四是建立了电梯运行费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电梯所有权人(业主)承担电梯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改造、维修、检验、检测、安全评估、更新等所需的费用;五是推行远程监测系统。首次提出电梯制造单位、维护保养单位,监督管理部门对建立远程监测系统做出基本要求。六是建立老旧电梯专门管理制度。首次明确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要根据安全评估结论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或进行相应整改;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维护保养频次和维护保养项目;要在每5年定期检验时,按照监督检验要求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查。七是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公共场所电梯安全措施。规定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等公众聚集场所和住宅小区的电梯,应当配备视频监控设施;规定车站、机场、客运码头等公共交通场所的电梯应当由制造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根据实际状况增加频次、项目。
此外,上海市质监局还完成了《电梯主要零部件判废技术要求》《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彭力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还将根据《办法》要求组织制订电梯远程监测系统、维保质量评价等标准。
“上下慢吞吞、关门就夹人,带病仍运行、隐患难消除……”不少有过被电梯夹伤、被困经历的人在事后仍心有余悸。
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层建筑进入老化期,与之配套的电梯也步入了 “高龄”,甚至有许多电梯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隐患严重、故障频发,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
彭力告诉记者,为了贯彻落实《办法》规定,彻底根治住宅小区老旧电梯 “顽疾”,上海市质监局围绕电梯问题较为突出的住宅小区进行了“摸底式”调研,并最终形成了《本市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和改造更新专项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提出以实事项目方式对住宅小区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估,并对接安全评估结论,研究明确修理改造更新的资金筹集原则和渠道,制定了推进住宅小区老旧电梯修理、改造、更新工作实施意见的建议。上海市政府采纳了建议,将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列入实事项目,并纳入《上海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通过两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的形式,对全市2000年前投入使用5287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全部进行了安全评估。评估后,对接修理、改造、更新工作,上海市质监局与市房管局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老旧住宅电梯修理、改造、更新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住宅小区老旧电梯修理、改造、更新工作。
与此同时,上海市质监局在电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也十分注重住宅区老旧电梯的隐患排查工作。彭力向记者介绍说,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12345”工作法,用以全面推进电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一个核心”,即以全面推进落实制造、使用管理、维保单位保障电梯安全的主体责任为核心,组织开展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重点整治 “两个场所”,即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集中推动隐患整治工作。全面实现“三个完成”,即完成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完成电梯零和自动扶梯部件的质量监督抽查,完成维保质量评价工作。着手建立“四个清单”,即电梯风险隐患清单、老旧电梯清单、住宅小区电梯清单和公共场所电梯清单。通过“综合治理,改革创新”,全力开展“五个推动”,即推动企业主体责任“三制”的落实,推动电梯安全评估的运用,推动电梯综合责任保险试点,推动电梯应急处置救援和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推动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我们力争通过3~5年时间,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管理、专业监管、属地负责’相结合的电梯安全政府联合监管模式和长效机制,基本解决电梯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彭力讲到。
提供专业、可靠的维保服务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顺利推进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工程,部分驻沪电梯企业也主动响应,积极配合上海市质监局,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完成了部分老旧电梯的改造更新工程。成立于1987年的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三菱”)是一家由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梯制造和销售企业。在与上海市质监局共同筹建的110报警系统下的电梯应急联动救援网络中,上海三菱作为主处理中心,承担了大量紧急救助任务。当电梯出现困人故障时,无论何种品牌,上海三菱都会第一时间指派维保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援。在老旧电梯改造、更新项目中,上海三菱不断探索新模式,通过减免部分费用等方式,推进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工程。
电梯质量是电梯安全可靠的根本保障因素之一。为全面提高电梯质量,强化生产、维保等各环节,上海市质监局着重狠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主要零部件产品质量。彭力告诉记者:“我们认为电梯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可靠性。可靠性高则故障率就低,可靠性基于产品质量,电梯整机质量又取决于零部件的质量。”因此,上海市质监局自2012年起就开始组织对全市生产企业生产、采购的电梯主要零部件进行产品质量抽查。截至目前,已累计抽查130多家次电梯制造企业、340多批次产品。“针对自动扶梯问题较多的情况,近两年我们还加大了对自动扶梯主要零部件的抽查,共抽查生产、采购的电梯主要零部件50多批次。对产品不合格的情况采取公告、依法处罚、约谈等方式督促企业积极整改。从这几年结果看,不合格批次实现了逐年下降。”
电梯维保质量。“三分靠产品,七分靠维护”,电梯业内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而维保单位持续保持资源条件是保障电梯维保质量的基础。”彭力讲到。为此,上海市质监局从鉴定评审机构和维保单位两方面入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他们不断加强行政许可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鉴定评审机构的监管,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工作的通知》,并对一家机构评审工作不严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并暂停其评审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了证后检查。2011年以来,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截至目前共有136家单位列入“黑名单”,共注销101家维保单位,对维保单位起到积极警示作用。同时,坚持开展维保质量评价工作。2011年以来,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截至目前共有94家单位列入“黑名单”,有效倒逼维保单位采取措施,提高维保质量。与此同时,上海市质监局还全面实施了住宅小区电梯维保信息公示制度,制作了8万套信息公示卡,予以免费发放,提高了公众关注和监督力度。
另外,上海市质监局还推动形成了以制造厂为核心、专业维保单位为补充的维保体系。对这一做法,上海三菱工程本部总经理蔡如宾极为赞同。他认为,维保质量与电梯安全息息相关。较之其他维保公司,原厂维保的质量更高,服务则更专业、更可靠。但据有关数据表明,在国外一些成熟市场电梯原厂维保比例已超过80%,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30%,就上海三菱来讲,原厂维保率也仅有45%左右,远远低于国外市场比例。对此,上海市质监局通过持续实施电梯维保质量评价制度、维保信息公示、远程监测系统普及等方式,提高了电梯维保能级,淘汰了质量差、能级低的电梯维保单位。同时,注重鼓励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落实责任好的电梯维保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使用单位选择优质优价的维保企业,推进以电梯制造厂为核心、专业维保单位为补充的电梯维保体系。目前,全市选择电梯制造企业或其委托的专业维保单位进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比例已达三分之一左右。
科技研发可有效提升电梯安全性能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命脉和灵魂,尤其是对电梯行业来讲,产品质量与电梯安全息息相关,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如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也是上海市质监局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上海市质监局通过开展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承诺、签约等方式,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加强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督促企业履行主体义务,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发现治理隐患的能力,引导企业从被动地接受检查向主动加强安全管理转变,促进企业主动落实主体责任。
在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了这些工作所带来的成效。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始创于1997年的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登堡公司”)对电梯产品质量有着深刻认识。该公司董事长李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电梯企业、尤其是我们民营企业,安全关系着企业生命,质量管理是我们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没有质量就没有企业的生命。我们始终注重楼宇设备的安全和能效管理,并立志将爱登堡公司打造成最具社会责任感的百年企业!” 在上海市质监局帮助和指导下,该公司顺利通过了EQS(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体系认证,并一直坚守“当成本与质量发生矛盾时,质量第一;当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质量第一!质量如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的质量理念,坚持“不断增进产品质量、始终保持顾客满意,向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楼宇运载工具;遵纪守法,预防污染,清洁生产,持续改进;全员参与、遵规守法,构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主动预防、持续改进,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承诺”的质量方针,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产品。
“报警位置:某某物业公司某某分公司;电梯型号:LEHY-II;急修内容:电梯不能使用(垂直梯)(41DGOFF异常);检查结果:轿门地坎混入异物,导致门锁接触不良;修理结果:清除异物后恢复正常;故障类型:一般故障;急修人员……”
在上海三菱远程监测服务平台上,一条条故障报警信息都会被详细记录在案,并可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对在用电梯实现预防性保养。而这只是上海市质监局运用“互联网+”,完善电梯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推动企业开展电梯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试点。上海市质监局针对电梯控制系统多样性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几家大型的、典型的电梯生产企业开展电梯远程监测技术应用的试点,并初步实现了上海三菱、永大、新时达等大型电梯制造或维保单位电梯远程监测平台的建成和开通。彭力告诉记者,目前上海三菱的远程监测平台已成功实现全市1万多台(全国近5万台)电梯数据的接入;永大电梯在全国范围内对新电梯免费安装远程监测系统,已实现上海地区1000多台(全国1万多台)电梯的远程监测系统接入。
组建成立上海市电梯应急处置服务中心。彭力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他们就以企业为主导,组织17家大型电梯企业成立了与市“110”联动的‘上海市110电梯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平台设在上海三菱电梯公司,开展二级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实际救援平均用时17分钟。为进一步体现政府为民服务等理念,继续做好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工作,经过两年多努力,2018年6月,上海市电梯应急处置服务中心暨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正式建成运行。
熊孩子蹬“飞”运行的电梯门;因业主使用不当,交房半年,小区电梯故障50次;阿姨用水杯挡住电梯门,致使保温杯卡在门里引起电梯事故……
从近年来一些电梯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大程度上电梯事故的发生多是由于乘梯人员使用不当造成的。在采访中,蔡如宾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电梯使用已经很普及,但乘梯人员应如何正确使用电梯还应好好补补课。”
因此,普及电梯安全知识,提高乘梯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是近年来上海市质监局电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市质监局每年制定电梯安全专题宣传活动方案,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体广泛宣传电梯安全知识,如2015年,通过上视新闻综合频道连续播放《电梯安全文明乘梯》的公益广告;落实专项资金开展“百千万”工程,即电梯安全进百家商场、千个小区、百万家庭的安全宣传活动,免费发放、张贴电梯的安全须知、警示标志、文字提示以及安全乘用宣传单;开展“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要求各区(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在9月“质量月”特别是“电梯安全宣传周”期间,集中开展电梯法律法规、电梯安全乘用知识等方面的现场咨询或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安全小常识小册等介绍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和乘用常识,普及电梯法律法规和安全乘用知识,提高人们电梯安全意识和安全使用水平,营造“电梯安全你我有责,安全乘梯、文明乘梯”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采访中,彭力一直强调,作为目前公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电梯安全是可以保障的。“我们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防范杜绝事故再次发生,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提高企业群众安全意识,定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