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桐
摘 要:最近几年,设计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印刷厂可以设计,并且可以使用设计软件这样的软件,如光电,可乐,能感觉到自己的设计。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文化和设计之间的关系,讨论的主题是一个主要研究内容。我们周围的许多社会现象,尤其是流行趋势值得重点关注,研究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课程的目的是探索新的设计趋势和特别的社会现象,与人们的设计过程。从可持续经济发展和价值工程的角度,加上消费模式和消费趋势,我们鼓励通过有效的民事规划实现设计消费品的合理化,以合理管理消费模式。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平民化
1 把室内视为空间
在一个富饶的世界里一首歌就能把你包围起来,但它对空间有什么影响?土地的颜色和天花板影响到人们对空间高度的认识,隔离墙的颜色确定了空间的范围。这些计数很常见:家庭、办公室、医院、学校等,有时小空间可以给人一种隐私感,而设计的挑战是“释放盒子里的房间”。较浅的颜色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接近和收缩的感觉,然后使人们觉得空间开放,似乎更宽敞。鲜艳的颜色可以使重要的室内空间,如入口大厅或者旅馆礼堂,也可以带来更小和更舒适的感受,如牙科诊所和广告。通常有限制的空间,用于较短时间的使用,如盐酸盐和更衣室。如果你要加强关闭的方向,在客厅的小面积使用颜色的降解是非常有用的。通常使用的刀片是一种轻微的纯度或稍微模糊的颜色,特别是对于小部件或无意义的室内空间。这些模糊的颜色标出表面,引起公众对会议厅及其活动、家具和设备、艺术品、结构和功能的注意,条件是它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物体。
2 把室内看成平面
无论是一个房间还是开放的土地,想象内部结构是一个单独的计划,在那里你可以自由地设计每一个表面。积极或消极的颜色的影响,取决于整体环境设计。垂直计划:平面上的颜色改变可以实现邻近的墙壁模糊化,这可以消除房间狭窄的印象,就像一个盒子。您可以在一个打开的空间中选择每一个平面的颜色。此时,颜色必须实现和谐的相互作用,这就是颜色和谐的需要。有些人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但不喜欢用床单等装饰空间,即使这些颜色有营造和谐氛围的效果。一般而言,使用纯彩色区块和满足视觉美学多样化要求的装饰图形。它的作用是限制或转移运动。总的来说,在链条或链条的角落使用先进的颜色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在电梯或接待入口,前面的彩色墙壁会减少人们对其他领域的关注。水平:平板和地板的重力、颜色和图案无限延伸,被视为无限期地接受。天花板的颜色前面高度降低。如果天花板的颜色和人类眼睛的颜色相同,天花板的颜色是一样的。相应颜色的应用使空间显得更高,在地面装修后,可在垂直表面上使用正色。白色、象牙色或天花板的颜色显示出最苛刻的对视力的要求,以及轻微的问题。这些颜色是整个环境中最具包容性的因素。在平原或低热量地带,一般选择高纯度的颜色。在天花板上的深褐色,可以显示出一种威胁感,而亮度更低,影响到流动的意义。天花板上的黄色是很重的土地色,是支撑家庭和人的活动的基础。白色的大面积使用大幅度强化了空间的采光效果,甚至能给人一种各种设备在空中飘浮的錯觉。建筑表面的面积是最大的,尤其是与房间中的地板、墙壁等比较。
3 色彩的缓冲间隔
颜色和图案不仅能改变房间的尺寸,而且还能起到极强的装饰作用,在装修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些颜色或图案需要属于自己的缓冲区。如果您在一个房间或建筑中使用鲜艳的颜色或图案,就不会空出来,只要它的颜色或图案够大,空间的比例就越大。鲜艳的颜色或者独特的颜色需要一个比静态背景更大的缓冲区。因此,它们通常只占据小部分的面积。例如,黄色、黄绿色等,这些颜色只会小面积地使用,很难在一个小房间占据主导地位。这类染料主要适用于室内墙壁或简单的对象,通常在白色或颜色偏中性的环境中使用。不过最终这取决于个人喜好,业主有选择正常或超标准装修风格的权利。如果业主偏爱上述不建议大面积使用的颜色,最终的装修效果也并不影响使用和人们关注。
4 结语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奢侈品设计受到高度关注,走奢侈路线的装潢仍在继续,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设计成了近代的同义词,但室内设计的价格确立源于著名的设计师或某些设计内容,普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人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简单的不奢侈的设计同样是美好的。它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设计要充分结合现实和时尚元素,这才是人们需要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黄晓宇,周怡.移动社交网络中的视觉传播与服装品牌营销[J].西部皮革,2017,39(22):9+15.
[2] 国玉霞,颜士刚.论视觉传播视野下的知识可视化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3):20-25+33.
[3] 陶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谈设计的“平常心”与“平民化”[J].艺术教育,2015(04):26-27.
[4] 张启菊,韩颖,陈超.办公楼建筑“平民化”生态设计策略——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11):136-138.
[5] 焦以璇.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效果分析——基于 《羊城地铁报》和英国《地铁报(metro)》的比较[J].东南传播,2016(07):57-59.
[6] 吴祐昕,王慧,张楠.移动应用界面的视觉传播原理及效果[J].当代传播,2017(02):108-109+112.
[7] 熊燕飞.视觉传播场域下的公益广告招贴设计[J].新闻与写作,2015(0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