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旸
摘 要:本文针对近年来高校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平面构成进行研究,对于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作业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教学模式;作业模式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维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整理和编排,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1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意义
平面构成的课程是从绘画的审美属性到设计的逻辑思维与形式美属性的重要过渡。是诸多设计专业的基础形式语言课程。这门课程的设立,有助于让学生初步了解设计专业的专业特点,思维规律。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发现图形的形式语言,形式美、秩序美、节奏美、韵律美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开展平面构成的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与感性的主观情感相结合,可以提升创造力,活跃其思维特性,让学生在千差万别的创作方式中,找到准确的路径和表达语言。
2 平面构成课程的课堂现状
目前,许多院校在进行平面构成教学时仍以手绘作为学生完成作业的主要方式,没有把现代教育技术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没有将快捷、拓展的科技手段应用与教学实践。传统的手绘方式使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临摹上,忽略了对作品内容的创造和构思。即减弱了情感对于创造的能动作用,也抑制了思维拓展的空间和潜力。
3 课堂现状所反映出的问题
第一,效率低下,已严重阻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提高。第二,表现手段单一、落后,偏重形式法则,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第三,基本构成理论的研究深度不够。第四,授课效果不够理想,创作理念、思维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五,学生作业情况千篇一律,完成作业手段单一,创新创意能力较低。
4 原因分析
第一,授课和实践脱钩,教育者们自身的创造力不足。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第三,传统的实践模式导致完成质量和作业效率低下。
5 创新思路
5.1 授课模式、理念的改变
最早从事平面构成创作是欧洲的一批原本从事绘画或建筑方面的人,在不断地创作当中找寻图形的规律和形式语言以便找到规律进行高效的创作。后人将他们的作品加以总结完善,成为今天的课程架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前人轨迹的同时,要不断地创作、理解,而不是揣摩前人的图稿。因此,教师在授课之余,要进行大量的相关创作。
5.2 实践教学的手段需要革新
现代设计教育起源于欧洲,构成类课程的创造设置已有百余年历史,进入我国也有30余年。在进入我国初期,以美院为代表的平面构成课以针管笔、圆规、墨水、直尺等工具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和实践工具。在30年前,计算机作为新鲜事物而不普及的年代,这是合乎情理和教学规律的。并且美术学院的学生比较优秀的手绘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较好的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在普通高等学校的设计类专业中,学生的绘画基础相对薄弱。作业完成只能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临摹,自主创作也仅仅以简单的图形创造进行,无法进行更高德思维拓展训练。从理解能力到实践环节一直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不能再以追求精细化的手绘模式作为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进入课堂教学、作业完成手段势在必行。
上图是一张典型的平面构成中发射的形式,放射线结合螺旋线向外扩张,间隔填充颜色难度中等。如果用传统手绘模式,快速的学生完成此作业也需要5个小时左右。而上图是笔者用Illustrator图形制作软件完成,用时仅5分钟。同样完成一个题目,速度相差60倍。这就意味60课时的内容至多压缩为3~5课时即可完成。
就难度而言,在Illustrator软件中仅需使用3个工具。分别是下图中螺旋线工具、旋转工具和事实上色工具,难度初级,对学生而言,仅需45分钟即可掌握。
计算机辅助设计进入平面构成的便易性是显而易见的,快速的同时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灵感用于创作。
5.3 加快基础课教师规范化建设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很少在课程以外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創作。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都有各专业课教师承担。因此,利用现代设计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实践是所有已经和将要进行基础课教学所要掌握的必要手段。
5.4 课程次序的调整,层级递进
结合第一项所述,我们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亦要对这门课程进行必要的深挖和拓展,因此有一些原有的专业课程、如装饰纹样设计、花卉图案设计这些绘画属性更加明显的课程,可以在平面构成课程之前开设。这样,在平面构成授课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图形语言将不仅仅是有机的图形或者是表现不到位的自然图形。
6 结语
设计行业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审美体系,只有尊重客观的规律并不断地适应发展的变化,才能使教育的实效性、传递性和启发性得到真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戈璇.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4):78-80.
[2] 郭艺仙.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