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2018-07-23 07:57杨哲
艺术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应市场形式的变化,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拟订的实践教学方案,通过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交流平台,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改革,以此培养高水平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校企结合的形式搭建实践平台,以此不断提升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1 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打造双师队伍

国家重视教育水平,更加注重优秀教师人才培养,因为教育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者和践行者。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实践改革,首先需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并且积极地践行和深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其次,还可以实施“双师导向”的鼓励型政策,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双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双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制订学期计划,轮流指派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综合实践单位和教师的实践报告进行反馈总结。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优秀工作者担任校外指导,通过介绍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师生形成良好互动。一方面,这些优秀的专家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能量,强化了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综合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优秀专家们的合理分工、有序引导下,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处理实际突发问题也有了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2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并保障设施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实践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环境。一些高校内部进行实训的实践基地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高校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有效地筹集建设资金。其中一部分需要用于教师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活动,另一部分则用于添置设备和机械。比如,在广告设计中心添置双头激光雕刻机;在摄影工作室中添置多台数码相机和三脚架;在陶艺工作室中添置大型窑炉等。此类技术应用型设施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能培养更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可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校内的一些废弃物品,实现变废为宝。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宿舍废弃床板虽然陈旧,但仍是实木用料,这时候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动手能力,对废弃床板进行切割和打磨,不仅加强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校内闲置物品的二次利用,不仅减小了资金的投入,也解决了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3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规范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为了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地投入教学实践改革中去,可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来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一些高校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评价的实时性和合理性,一方面,明确课程的实训大纲,将实训内容细化为若干个实践项目,其中每个项目通过指定的教师来进行能力训练和检验,根据考核的实践报告进行成绩的划分和评定,这就是所谓的校内实训评价制度。另一方面,构建校企合作单位实训评价制度,在校企合作期间,根据学生们的具体表现来进行实践能力考核,比如,针对学生们的工作态度、工作完成的具体情况,以及工作创新能力等,进行实训评价考核。

为了充分完成“以赛促学”的实践要求,一些高校还制定了相关的奖励制度,根据实训的综合评定成绩,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名誉表彰。比如,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地获得评优资格,并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各项创新比赛。根据教师的实践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再将综合评价结果反馈给企业单位,形成人才推荐模式,以此更好地为企业输入应用型技术人才。综合评价的评定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此外,高校还设立了一些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室,以更好地完成监督实践工作。工作室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通过制定类似班级制度的集体规划来协调各个班级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该工作室还负责关于校内实践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也就是说该工作室需要履行管理监督职责,通过不断协调工作室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统筹优势,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

4 结语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为中国培养更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上规章制度的具体实践,不仅完善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监督管理规范,而且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的教学改革,这极大地保障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对于实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发挥了极具意义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建国,黄顺年.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9-42.

[2] 刘炎飞,叶桂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的发展与相关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5-78.

[3] 冯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农机,2018(4):12-13.

[4] 胡建华,赵瑞超,李海龙.民办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5-47.

[5] 王培,李文晓,刘昭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山西青年,2018(1):12-13.

作者简介:杨哲(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地方院校新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析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