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明清时期德化白瓷瓷塑

2018-07-23 08:13苏辉文
艺术科技 2018年8期

摘 要:明代制瓷工艺继承了宋元以来的成果,在德化窑的瓷器上也开创了新的风格与局面。本文的研讨对象限定为德化窑的瓷塑作品。主要研讨内容为德化窑瓷塑开展的前史源流,包括瓷塑的出产与南边区域的宗教联系;东南亚移民和对日贸易与瓷塑外销。并对德化窑的考古现状与外销年代作了分期辩证。德化瓷塑作品的题材非常广泛,触及东西方的宗教与文化。在此以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和闻名瓷塑大家的作品为根底,以瓷塑造型的分类来加以说明。

关键词:德化瓷塑;闽南宗教;贸易与移民

0 引言

德化位于泉州的西部,是宋代以来就开端烧造瓷器的一个地方,也是我國古代南方闻名的产瓷地区之一。在所有德化窑的产品之中,以白瓷“瓷塑”最为特别。早在元代,德化瓷塑就已经成为宫廷的御玩贡品。发展到明代,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除了中国当地的流行之外,德化瓷塑更经过泉州港输往海外,销往日木、东南亚和欧洲各国。

1 德化白瓷瓷塑成型工艺研究

1.1 德化白瓷瓷塑的原料分析

德化古代烧瓷所选用的瓷土质料,前史一记载很少。徐曼亚《瓷史》一书中关于德化各地瓷矿之发现一节中也曾提到:德化为闽中之内地,处于万山之中,而戴云山雄立于县之西北,沿西北行之山脉,如汤岭、下店、双溪口、上涌、葛坑等处均系瓷矿山脉,沿东南行,而瑞流阪。由此可见,德化瓷土之散布实为福建全省之冠,而瓷土散布之广泛,蕴藏量之丰富,瓷土质量之优良,实为德化古代瓷业之鼓起与近代瓷业之开展,供给了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所以说德化瓷业的开展与丰富的瓷土矿藏联系极为密切。

用于雕塑的瓷土比做器物的要黄些。据高振西先生的查询,1949年的瓷土多数采于四班镇。四班坐落于永春之境,距德化之三班只十余里,该地邻近瓷土产地颇多,均为火山岩系中石英斑岩侵入体风化而成。四班所产,以硬土著称。德化之烧制瓷佛及瓷观音者,均取用四班土;德化土均不适用。因佛像之衣纹装束及耳目口鼻均极详尽;软土烧制,恒活动拗曲而不明晰。

1.2 德化白瓷瓷塑的釉料研究

对于瓷釉的描述,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是用松毛水调泥浆。宋伯胤先生至德化寻访到的老窑工所提出的釉水配方则更加翔实,清晰地反映出德化瓷釉的水配方是自成传统和体系的,是德化工匠几百年来针对德化当地瓷土特色进行改善所累积而成的经验。

1949年后,德化窑的考古工作全面打开。1976年,福建省、晋江地区、德化县联合组成德化古窑址文物考古队对德化窑的屈斗宫和晚坪仑两处窑址进行考古开掘。之后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协作,将窑址考古开掘出土的北宋、南宋、明、清和现代的巧种实际残片标本样品进行釉料成分的化学剖析。通过剖析,历代德化白瓷釉中的氧化钙含量较低,而氧化钾的成分较高。1950年之后,由于制瓷坯土的不同,釉料配方也发生了变化。以长石替代了石灰:石英代替了谷壳灰。80年代后,釉料的成分呈现出多样性的混合,主要成分为长石、滑石、白云石、石英、高领土等质料,配以硼酸盐和碳酸等化工质料。

2 德化瓷塑的种类及艺术成就

2.1 丰富多彩的瓷塑种类

德化白瓷的瓷塑作品取材十分广泛,大多取材于宗教。佛教自传入我国后,因为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在民间广为传播。为了适应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宗教崇奉,明代德化窑在继承传统式样的基础上大量生产各类佛像。人物方面有佛祖、观音、如来、弥勒、罗汉、达摩等神仙佛像。除佛像以外,德化陶瓷雕塑还有道教及民间崇奉的诸神,如八仙、西王母、三宝正像、福德正神、文昌帝君、玄天天主、真武帝君、天妃、炎帝、寿星、钟离汉、伏虎祖师等。此外,当初应广阔外销需求所制作的西方人物和基督教的圣母及耶稣基督造像在如今国外各大博物馆与美术馆中均可看见。

2.2 名家辈出的瓷塑大师

(1)何朝宗。何朝宗是明代福建省泉州府德化县的著名瓷塑工匠,他的生卒年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后人有4种说法:第一,嘉靖至万历年间,第二,宣德年间;第三,弘治至万历年间;第四,明末至清初。这4种说法的时间跨度有200多年,大多数研究者以为应该是“弘治至万历年间”的说法。

何朝宗的瓷塑艺术成果方面,总结前人的制作工艺和烧成经历,选用德化优质白瓷土为原料,归纳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罗致唐代佛像画家吴道子和龙门石窟艺术的养分,衣纹处理深得中国画衣线造型神韵的影响,对其他艺术类别兼收并蓄,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德化瓷雕风格。

(2)张寿山。张寿山是明代中期德化著名的瓷塑大师。时代大致与何朝宗同时,其传世著作现在发现的不到10件。张寿山著作用章有“张寿山”篆书葫芦形章和“张寿山印”篆书方形章,伦敦所藏白瓷达摩立像背后印的“寿”字与现代简体字相同,比较特别。这种在印章中使用古代简体字的情况也见于何朝宗的著作。张寿山著作与何朝宗著作风格相近,制造工艺也有不少共同点,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应该是互相借鉴的,因此著作中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也可以说,张寿山参与了“何派艺术”的建构,是“何派艺术”的开创者之一。

3 结语

随着中世纪海上交通的兴起和发展,从中国东南沿海泉州港至东南亚、西亚、地中海的世界贸易海上通道的形成,使大量德化陶瓷与瓷塑销往海外。透过这些陶瓷与瓷塑的外销,显示出移居到东南亚的华侨和闽南区域公民的对外贸易与瓷塑的外销有着严密的关系。关于南方区域宗教的研讨,也看出了德化瓷塑的制作深受当地宗教信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叶扬秋. 17、18世纪欧洲艺术史中的德化白瓷图式考析[J].美术大观,2017(06):80-81.

[2] 白宪波.论德化白瓷[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04):38-42.

[3] 李金钟.谈谈仿何朝宗先生瓷塑之感——从德化白瓷说起,兼谈创作[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52(05):19-20.

[4] 曾庆成.匠人,要有匠心——从德化白瓷雕塑说起[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09):4-6.

作者简介:苏辉文(1982—),男,大专,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师,福建陶瓷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