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秀霞
摘 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艺术设计实践可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创作出“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艺术作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及乡村振兴绘画创作,学生们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设计
0 前言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之根,两者的结合是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本前提。艺术设计教育需根植于两者的结合,在艺术设计实践中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相近相通的因素,展现两者相契合的机制和因子,最终创作“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艺术作品,[1]从而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1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1.1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并保存流传下来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思想等与其他文化“百家争鸣”,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繁荣景象,各个学派的思想经过不断碰撞、相互吸收借鉴,最终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等精神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由于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具有历史局限性。但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洗礼,中华传统文化中同时又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如仁、义、礼的道德观念,忠于国家的爱国主义,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威武不屈的人格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正能量。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似之处
(1)哲学层面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础,形成了“天下一气”的思想,明确了世界的物质性,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异曲同工。中华传统文化中还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例如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古人用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贯穿于事物发展之中,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当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逻辑基础。
(2)社会理想层面的“大同社会”。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为“大同社会”的思想。“大同”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它倡导平等劳动的实现,提倡公有制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整个社会已经消除了“阶级”,实现“人人平等”“自由劳动”“按需分配”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在摒弃了人的自我异化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自由联合体,[2]这与古代“大同”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理论特质层面的包容并蓄。中华传统文化由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而形成,善于吸收不同优秀文化的精髓来提升自身的适应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和改造全体人类知识中产生,因而是“通用”的理论,易于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生存。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同的理论特质。
2 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路径
2.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但不可否认,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封建的糟粕。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抛弃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滚滚前流。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2 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017年1月,中办、国办联合发文《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4]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民族复兴面临着新生的问题和矛盾,时代呼唤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有效的智慧和方案,而要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人生智慧和治国理政智慧,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有着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影响。它已深深熔铸在中国人的精神血液当中,马克思主义要想实现大众化,必须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在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方面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在形式上更具中国特色,进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2.3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提出要求:“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5]为艺术设计领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实践提供了指引。我们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创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解理论内涵及意义,凝聚关于艺术设计的价值共识,强化艺术设计的历史与文化使命感,深化對于中华美学精神的自觉,通过植根生活的创作、服务民生的设计、来自田野的调研和紧密对接日常生活空间的宣传创意推广,实现自身素质、境界的提升。
3 在艺术创作实践中体现两者的融合
艺术创作通过“物化”,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凝练为代表性的文化标志符号,反映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以中华传统文化、包装设计、版式设计等设计类课程为载体,指导学生通过系统梳理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创意设计,从色彩、形态、材质、风格等方面提炼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视觉符号,结合当代社会变化,通过艺术改造、重组、变化,创作出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设计作品。
3.1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的设计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专题实践。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视觉语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们根据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版画、手绘、动漫等不同艺术形式,创作出了非常有新意的作品。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作品的过程,首先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认知,进而践行。参与创作的学生表示,通过此次创作,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2 围绕乡村振兴开展的创作实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推进国家发展的重大部署。同时,乡村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交汇的现实场域。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指引。艺术设计在乡村大有可为,通过扎根生活的创作、服务民生的设计、田野调研和紧密对接日常生活空间的宣传创意推广,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思想引力,在农村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围绕培育文明乡风,我们带领学生着力推进农村现实题材艺术创作。重点反映移风易俗、扶贫扶志、家教家风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塑造,培养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美德。看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不仅是对真山真水的乡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记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民族文化的“乡愁”。
4 结语
白朗宁说过:“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创作实践,一方面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族艺术形式,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大众化,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内蕴为指导行动的思想价值观念。从我们的创作实践看,已收到预期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与时俱进的,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6]以文化、精神、生活态度为核心的艺术设计,实质是将经济、社会发展向精神境界的层次引领、提升和充实。如何在艺术设计中发挥提供精神食粮的作用?这是全社会的现实课题,也是艺术设计工作者长期持续的探索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N].光明日报,2011-12-17.
[2] 张红建,商植桐.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双重理论来源阐释——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之维[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2):24-27.
[3] 熊江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6):88-92.
[4] 教育部.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7(Z1):28-30.
[5] 任平.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群众,2018(11).
[6] 徐沛东.艺术家应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J].新湘评论,2015(6):44.
[7]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M].人民出版社,2015.
[8] 何欢欢.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相通的文化因子[J].学理论,2018(4).
[9] 刘力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2-37.
[10] 丁卫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中国话语表达 [D].云南师范大学,2014.
[11] 白丛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探索——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契合视角 [J].新西部,2015(22):136.
[12] 杜小光.乡村振兴乃传统文化复兴载体[J].中国人大,2018(11).
[13] 吴文科.乡村要振兴,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重心[J].人民论坛,2018(9):41.
[14] 李景奇.中国乡村复兴与乡村景观保护途径研究 [J].中国园林,2016,32(9):16-19.
[15] 秦蔚昀.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
[16] 杨帅.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
[17] 王京.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政类课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