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摘要:中学声乐教学作为一项将教育学和音乐学融为一体,将音乐、情感和语言集于一身的一项艺术教学活动,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将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因此,本文就从“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以人为本”在中学声乐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针对“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声乐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中学声乐教学活动的科学、高效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声乐教学;中学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235-01
中学声乐教学作为一项将教育学和音乐学融为一体,将音乐、情感和语言集于一身的一项艺术教学活动,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将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成效。鑒于此,本文就针对“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声乐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中学声乐教学活动的科学、高效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声乐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声乐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构建顺畅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常规的声乐教学中的做法,任课教师简单的发号指令,要求学生练什么、怎么练、唱什么、怎么唱,不去设身处地考虑学生是否听懂了、是否理解了、所安排的练习内容是否与学生实际相符合、所安排的练习内容是否是学生现阶段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等等,盲目要求所有学生按照指令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很难真正从内心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一旦师生关系不顺畅、教学氛围不和谐,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根本无从谈起了。
但是,在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中学声乐教学之后则会出现明显的不同,由于“以人为本”理念强调的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策划。所以,任课教师必须要真正站到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活动中的状态和心情。而在这样的操作方式下,学生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也会更愿意、更主动的与教师去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而与此相对应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顺畅,教学氛围也会更加的轻松、和谐和愉悦。
除了上述这一点之外,中学声乐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要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中学声乐教学中,喉部是唯一的发声“乐器”,一方面从生理角度进行分析时,不同学生声带的长短、厚薄和位置等生理结构特点会直接影响其嗓音特点,例如:是高音还是低音;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生的发声技巧、气质性格以及个人积累等都带有明显的个人属性,上述这些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声特点,影响学生的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带上明显的个人属性和个人特点。而面对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个人属性和个人特点,如果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就必须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性,并真正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进行声乐教学的策划和实施。而上述内容,归结为一个词语,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即: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体特点、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的声乐学习需求、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声乐教学的策划和实施。
综上所述,在中学声乐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给予其应有的重视与关注。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声乐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结合中学声乐教学的实际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为了确保“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声乐教学中的切实贯彻落实,以下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两点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科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在中学声乐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理念,任课教师首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科学处理声乐教学中任课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关系,即:从声乐教学的指挥者和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声乐教学的参与者和辅助者,从直接决定学习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从而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中学声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便于自主学习,同时也愿意自主学习的良好教学氛围。
其次,科学处理“优生”与“差生”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将,优生与差生并不是两个客观存在的绝对概念,多数学生只是在不同的维度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在发声技巧上掌握的更好,而某些发声技巧掌握不好的学生却可能拥有良好的音色。所以,在开展中学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贴标签的行为,尤其是不要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而是要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长处与不足,不以优劣进行划分而作为学生的个人差异来看待,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