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冰洁
摘要:不同时代的漆器有不同的风格,中国漆器从远古时期开始一直到近代,有一个共同点始终没有改变,既都具有审美性与实用性,只是各个时期的偏重点不同。然而研磨彩绘贯穿整个漆器工艺发展史,这也说明研磨彩绘无论是在皇家文人士大夫还是贫民百姓中都具有极高的亲和力。
关键词:研磨彩绘;绘画;艺术领域;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7;K8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036-01
一、研磨彩绘与时代的亲和力
现代主义建筑大帅格罗佩斯曾说“真正的传统是不断进步的产物,他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研磨彩绘不应是对先前历史形式的熟悉性、陈腐性的皈依。而是对先前历史的重构。纹样并不是历史事先告知的、类型学的空间,而是一个模糊空间,一个有更复杂多元的文化信息空间。
现代中国研磨彩绘基本上沿袭的是传统技法和向日本学习的漆艺技法,这使古老的工艺传统得以保留,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中国研磨彩绘在创新上做的还不够。出现与当代人审美意识脱节现象,使得漆器这门古老的工艺美术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甚至被时代文化忽略。孔子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美应具有社会性,即所谓的美只有在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才存在。康德称审美具有普遍性,审美的普遍性意味着,美的宾语不局限于某一特殊個人的范围而是扩展到全部做评价的人们的范围。艺术家的想象不是任意捏造事物的形式。
而当代的艺术资源恰恰来自于传统的手工工艺,研磨彩绘可被看做其中是一种生产技术,克制唯心、神秘、主观和个人自我意识,偏执的主张艺术家应沉迷于某种专门技术、方法和手艺。使艺术家成为生产运作者。应该将手工艺、运作性、程序性的工作方式转换为当代艺术的资源,在这里可以借用经济学的术语;先进的工艺性的运作过程,就是先进的艺术生产力,因此只有把艺术放到先进的生产力机制中,先进的艺术才会产生。
德里达认为,可重复性乃是符号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一个符号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都被认作为“相同”时,符号才能够称其为符号。
研磨彩绘工艺中就具备着这种无限的重复性,当研磨彩绘进入图像领域,以艰深和细小运作,细致解构和补充图像。最后,在图像与抽象运作的边缘,建构一种晦涩和玄妙的图像,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原型图像和超图像。
二、研磨彩绘在绘画形式中的亲和力
当代艺术主张脱离绘画,主张将新的媒介当做艺术绝对开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把研磨彩绘当做绘画媒介似乎是迂腐的。但对绘画媒介运作方式的改变,同样可以开启绘画新的语言。所以研磨彩绘可以以最异质的态度,留在绘画媒介和潜系中,留在图像资源的界限中,将绘画当作必要和关键的历史位置,重新去规定未出现的东西。另外,对媒介转换的迷信。对新媒介的绝对追求会缩减艺术、也会导致简单轻易和轻率的平庸实践,使艺术沦为肤浅的娱乐游戏。
研磨彩绘不是事先告知的,标准民族主义的,也不是类型学的和过去的图画,而是从当前文化出发,重新构建,发掘和开采出新的潜在艺术词汇,这些新的艺术词汇继承了传统的集体文化,又产生扩散力量,是传统的集体文化重现生机,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成为统一的存在。
三、研磨彩绘工艺运作的亲和力
科学意味着抽象,而抽象总是使实在变得贫乏,语言和科学是对实在的缩写,艺术则是对实在的夸张,言语和科学依赖于同一个抽象过程;而艺术可以说是对实在具体化的过程。在艺术领域事物的各个方面是数不清的,而且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赫拉克利特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句格言对于科学家的太阳是不适用的,对于艺术家的太阳则是真的。艺术不仅有不同的目的而且还有一个不同的对象。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把这种不同展现出明确的形态,也可以说展示事物各个方面的这种不可穷尽性是艺术的最大特权魅力之一。
研磨彩绘在工艺中就具有这种无穷尽的特权。除了材料的魅力,还有他的工艺程序。研磨彩绘工艺是间接的、缓慢的、时间的承载物,它的研磨行为和时间过程。这与之前的内容,装饰,艺术形态都不一样,是一种行为上的美学。他不仅是一种表现手段更是区别于任何内容和意义的表达。
四、结语
审美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美的宾语并不局限于某一特殊个人的范围,而是扩展到全部做评判的人,如果艺术只是某一个艺术家异想天开的冲动,那他就不具有这种普遍传播的可传达性,艺术家的想象并不是任意的去捏造事物,而是在运作中像研磨彩绘那样在可见可认识的过程中形成图像或过程或实物。这样才具有普遍传达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