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2018-07-23 04:06陈惠良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处理技术

陈惠良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实际结构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为重要以及常见的就是结构的裂缝现象的出现,由于结构裂缝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的安全以及实际功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要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并且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防控。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

1裂缝的特征

①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很大一部分是竖向产生的,而且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尺寸与墙体的实际高度相符,结构裂缝的实际形状表现为中间相对较宽而两端延伸部分逐渐变细直至看不到;②规模相对较大的结构裂缝的宽度一般都小于 0. 3毫米,只有极少数的结构裂缝的宽度大于 0. 毫米;③结构裂缝的位置很大一部分出现在墙体的中间,只有极少数的结构裂缝出现在墙体的两端;④由于拆除模板的之后的结构裂缝出现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这就说明结构裂缝的出现与温度的快速变化具有非常大的关系;⑤经过时间的变化,裂缝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逐渐向着数量逐渐变多的方向发展,但是结构裂缝的实际宽度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这就表明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受到硷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长短的影响;⑥在对墙体进行回填的过程中,结构裂缝中一般会出现漏水的现象,但是实际漏水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

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以及裂缝出现的原因

2.1房屋建筑工程裂缝

由于构建的强度不足,房屋裂缝的宽度失去了控制,因此导致了规律性的裂缝,给人们的房屋及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结构性裂缝的种类也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较为常见的结构性裂缝之一,这是由于混凝土硬化,水分蒸发的速度提高,混凝土体积缩小而产生的一种结构性裂缝。还有一种是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裂缝。我们在房屋建筑中会使用水泥,而水泥在硬化前后的温度差距比较大,所以裂缝会出现在建筑相对较薄弱的地方。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把结构体型的变化以及伸缩缝的设置考虑在内,都会引起房屋建筑的裂缝。

2.2施工勘探工作不到位

由于施工勘探工作不到位,对于房屋建设区域的地下活动情况没有掌握清楚,由于地下空间的不稳定性,导致建筑整体产生了位移,映照于房屋层面就可能出现裂缝情况;斜状裂缝的出现原因主要是因为低级下降不均匀导致的,这种情况一般是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的不稳定,导致墙体受到了较大剪切力,当剪切力达到临界点,没有其他力与之平衡时,就会出现裂缝情况

2.3因為温度应力的原因造成了结构设计的裂缝

造成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温度的迅速变化,一般情况下就是由于在混凝土在浇筑的之后实际热量并不能够很好的散发出去,这样就会使得结构内部以及外部的实际温差非常的大,外部的温度比内部温度低很多,最终使得混凝土的内外表面都出现了拉应力,造成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出现,针对混凝土结构刚刚浇筑的情况下,由于育龄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短的,这样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一旦表面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力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3.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我们要不断加大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的力度,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尤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我们要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精心选择水泥材料。我们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减水剂,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我们可以在水泥中加入适当的粉煤灰,从而减少水化热。我们需要结合当下的需求来选择骨料,选择连续级配粗骨料来配置混凝土,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压的强度。我们针对如何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这一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当我们在实施这些措施时,我们要加强对保温保湿的养护工作的实施力度,尽可能地使混凝土降温的速度降低。

3.2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在建设项目开始之前,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培训,前者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便于管理,后者是建设项目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必须时刻提醒所有的工作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注意。在正式进行建筑施工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已经颁发的相关工作规范进行作业,减少工作成果因个人原因出现问题的几率,要达到这一点要求,就需要企业不断的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以上就是工作人员的管理控制对策,接下来开始讨论工程材料的控制和保管。对于进场材料必须全部进行质量检查,不让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进入施工环节,主要检查的对象为水泥的项目有,稳定性、含沙量、成型时间和强度。进场的水泥要保证符合所有相关的强度、收缩性、垂直性的施工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施工过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减少由于材料问题导致的裂缝产生数量。由于材料问题的检测较为容易,可操作性高,而且由于材料问题导致的施工环节返工难度最高,费用最大,所以必须在能够控制的阶段就将其紧紧的控制住,减少施工质量的变数。其次,砂浆的标号要符合施工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砂浆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在拌制砂浆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计量,保证砂浆的强度在稳定的区间内。最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组砌方法要科学。在砌筑之前要摆砖,然后浇水保证砖块的湿润,严禁使用干砖砌墙(冬季施工除外)。窗体的钢筋边框与墙体的结合处要留有适当的马牙搓,这样有利于增强边框与墙体的连接,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小房屋裂缝产生的几率。

3.3提升混凝土的浇筑的养护工作

一般情况下,设计图纸中会对实际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做硬性的规定,在浇筑施工完成后的十二小时内,需要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保温以及保湿养护是相对比较好的养护方法,而混凝土的实际养护时间的长短会受到材料以及实际施工的环境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具体的养护时间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需要保障混凝土在实际养护过程中的湿度以及温度得到有效的控制,需要随时的进行测量并且将其记录。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薄膜进行覆盖,这样就能够控制混凝土的实际湿度,进而避免裂缝的出现。

3.4及时治理裂缝

防治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对已经出现的裂缝问题,治理才是第一要务。在投产使用的建筑中,裂缝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建筑企业必须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通常在混凝体墙体的裂缝治理中,施工人员首先对裂缝周围进行清洁处理,然后在使用建筑材料进行填充。一般而言使用加固法以及增补法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同时在后期施工上也不会造成大量的投入。对于承重结构中的裂缝问题就更需要谨慎的处理,施工人员应该到现场进行勘察,对预应力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计算。在不影响其它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结构的巩固和修复,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裂缝控制以及处理的作业实施,要充分重视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对裂缝的类型以及方法的选择层面要充分重视。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对解决实际的裂缝质量问题才比较有利,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的施工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欧志坚. 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及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16(06)

[2]黄孝文. 探讨商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有效控制策略[J]. 福建建材.2014(11)

[3]方桂秀. 浅谈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J]. 企业导报. 2015(14)

(作者身份证件号码:330425198007040817)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工程处理技术
浅析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房屋建筑屋顶漏水的原因与施工措施
浅议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简析常用园林生态水处理技术
建筑施工中渗漏施工技术探究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研究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ava千万级别数据处理与优化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