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阴区畜牧业绿色发展的设计

2018-07-23 07:41:38于传军潘孝青
畜牧业环境 2018年4期
关键词:种养粪污资源化

李 波 于传军 潘孝青

(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3.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思路成为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各级畜牧业主管部门更是围绕当地畜牧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道路。

2017年4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中央一系列文件多次强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这些要求同样适合畜牧业生产。上述文件对解决我国农业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作者结合我国江苏淮阴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进行思考与设计,为我国东南部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近年来,淮阴区紧紧围绕国家及省、市工作部署,深入推动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坚持“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原则,在生猪、家禽优势产业发展和养殖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开展的同时,引进温氏、沪江等大型养殖企业示范引领。区域内畜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规模养殖持续推进,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全区养殖业迅猛发展,畜牧业产量和质量取得显著提高。“苏淮猪”品牌推广成效显著,“苏淮猪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100个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淮阴黑猪”己获国家地理商标、涉外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等,进入江苏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20强。

结合江苏淮阴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进行思考与设计,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 加大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特色品种开发利用力度

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加强种质资源保护、集成优质种质、科技人才、金融资本等要素,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淮阴地区特色猪种淮猪为核心,优化育种方案,培育畜禽新品种和育种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的畜禽良种育繁推广体系,积极培育本地核心畜禽种业企业,提升本地畜禽特色种业。

2 建立符合畜禽产业绿色发展的全产业链投入品监管平台

“从养殖场到餐桌”,施行问题畜产品的追溯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模式。着重从分散监管到“全产业链”监管的过渡,通过建立“投入品源头到销售终端”全过程监管体系,提高畜禽产品生产源头投入品掌控能力,规范对生产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加强销售流通环节管理,深化农产品产业链全程追溯体系建设。最终实现原料、生产、运输等环节无缝衔接,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推广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兽药,减少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加大力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规模养殖场、合作社、饲料兽药和屠宰加工企业等全产业链投入品监管平台。鼓励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配置冷链设施,做强做大本地畜牧业自主品牌,鼓励以龙头企业和特色畜牧业原产地为基础,培育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特色畜牧业集聚区,鼓励企业依托电商平台、农产品大宗交易市场拓展畜产品交易。

3 畜禽养殖内环境绿色提升工程

针对畜禽圈舍多为封闭圈舍,有害气体相对集中、产生量大、污染严重、危害性强等特点,在养殖区域范围内推广使用“畜禽圈舍污浊空气防疫与净化处理系统”。利用热解、电晕破碎、膜吸附溶解、增氧、湿度控制技术,以达到杀灭有害微生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降解消除有害物质(气态或挥发性的硫化氢、氨气、甲烷、甲醛、甲硫醇、硫化甲醇、二氧化碳、吲哚、酚类、腐胺和其它胺类等,消毒、防疫、治疗药品等)、去除尘埃(饲喂、活动扬尘)。满足畜禽养殖的污浊气体的有害微生物杀灭、生物毒性去除、污染物质净化、增加氧气含量、辅助增温多重处理需要。同时利用“畜禽圈舍污浊空气防疫与净化处理系统”的探测器、显示控制器、发射器,为现场控制、远程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创造适合畜禽生存的洁净、安全环境,减少畜禽产品(肉、蛋、奶)生物毒性携带、保障消费安全,提高养殖效率、质量,增收节支、促进养殖业绿色、福利、可持续发展。

4 制定并实施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绿色发展计划

4.1 制定整区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案

聚焦粪污收集储运、无害化处理、肥水田间输送、种养循环利用等难点问题,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采用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相结合的治理路径,建立绿色发展机制,优化区域布局,推进清洁生产,促进种养结合,形成场区“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区内“大循环”的发展模式,通过整区推进,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生产过程清洁、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起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网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市场运营模式、政策支持体系和责任监督制度等,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发展新突破。

4.2 采用源头减量 过程控制 末端利用的方式加强管理

对区域内全部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填平补齐),避免雨水进入污水收集系统,减少粪污产生量;对全区规模养殖场推广使用节水型饮水器,减少饮水浪费,从源头上控制粪污产生量。对大型生猪规模养殖场,完善其厌氧发酵池、污水贮存池设施的建设;对大型生猪和蛋鸡、肉鸡规模养殖场内,建设干粪堆积池或堆粪场,经过堆沤发酵后送至有机肥加工厂或直接还田。

4.3 建立有机肥使用激励机制

切实提高商品有机肥利用率。根据全区畜禽饲养量及农作物生长阶段,将有机肥制成底肥、追肥等不同种类肥料全域施用,减少化肥施用量。布局建设配套有机肥加工厂或堆肥场,通过政策引导优先采购施用有机肥,提高有机肥施用积极性,加强畜禽干粪加工、有机肥生产企业管理,加大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其技术改造,从源头保证商品有机肥质量。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改造,加快小散养殖场(户)畜禽粪便社会化处理体系建设,3年内实现规模养殖场治理全覆盖。

5 创立畜禽废弃物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第三方服务体系

5.1 开发具有集约化 一体化 智能化的病死畜禽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

开发具有集约化、一体化、智能化的病死畜禽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满足集中处理中心、大中型养殖企业的病、死畜禽尸骸和胎衣、臭蛋、死鱼、屠宰废弃物等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需要。区内每个镇(街道)配备粪污病死畜禽运输车辆,将畜禽废弃物集中运送废弃物处理中心,采取粉碎与热解处理、烘干及资源化设备综合利用方案,最终加工成商品有机肥。通过累积式处理工艺,实现仓储、防疫、处理、资源利用一体化。

5.2 创建专业化的畜禽废弃物第三方服务体系工程

建立以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行业监管的机制,初期将委托有基础条件的畜禽废弃物处理中心、农业企业及合作社等进行探索试验,后期培养数家全区范围内的畜禽粪污、尸体等废弃物收集转运。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运作、财政扶持、保险联动”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防止病死动物盗买盗卖制造食品,保障菜篮子、油瓶子安全。

6 创建全域性种养结合的畜牧业绿色发展体系

6.1 以镇区为单位 推进美丽生态牧场建设

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生产模式,实现畜地平衡、种养一体、生态循环。发展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扩大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种养协调发展。按照“场区建设美、环境生态美、品牌文化美、设施配套优、生产管理优”的要求,一镇一方案建设美丽牧场。

6.2 优化养殖区域布局 建设种养结合型畜牧产业园

根据区内种植业粪肥养分需求总量及全区畜禽粪肥养分供给量,确定区内土地养殖承载量,根据区内现有养殖量,采取总量控制原则,确保养殖用地总体平衡,不随意调整禁养区、限养区范围。鼓励区内商业资本投资兴建大型畜牧养殖企业,在周边流转土地,开展种养一体化生产。提倡在农业示范园区内兴办规模畜禽养殖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种养粪污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石材(2022年2期)2022-05-25 13:04:14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