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7-23 09:00夏六均赵维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转换率诺福韦聚乙二醇

夏六均,赵维群,黄 浩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四川 宜宾 64400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较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可引起肝炎、肝硬化进而进展为肝癌导致死亡。据流行病学结果显示我国约有2000万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人们的身心健康[1,2]。CHB的治疗原则为消除HBV或抑制病毒复制,其中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是其最为主要的两大抗病毒药物[3,4]。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替诺福韦酯是指南推荐治疗CHB一线药物,但是关于二者联合应用国内研究较少。尽管目前有较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达到人们所预期治疗效果[5]。CHB的治疗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病毒生物学特性、抗病毒药物等,各研究结果报道也不同[6]。本研究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周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CHB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4~65岁[(35.62±4.33)岁]。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25~66岁[(34.89±4.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2010年中华感染病学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CHB的诊断标准[7],且均为HBeAg阳性;②无意识障碍均能清楚的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②合并重叠感染,如HIV感染;③合并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或其他类型肝病;④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合并精神神经疾病;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眼底疾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用180 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75,180 μg/0.5 ml/支/盒)治疗,皮下注射,1次/周,共治疗7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300 mg替诺福韦酯(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90,300 mg×30片)治疗,1次/天,治疗72周。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24、48、72周清晨抽取静脉血5 ml放入冷藏室待测。血清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HBeAg定量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采用日本OLYM 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试剂盒均由厦门海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操作均按照试剂盒上说明书规范进行。

1.4疗效评估HBeAg血清学转换:出现抗-HBe,HBeAg消失。HBsAg血清学转换:出现抗-HBs,HBsAg消失。HBV DNA转阴:HBV DNA 定量低于3Lg拷贝/ml检测下限。ALT 复常:ALT值低于正常参考值上限。复发:治疗后 HBe Ag 消失,但是随访时又出现HBeAg。持续应答:治疗后HBeAg消失,随访时HBeAg持续阴性定义。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入院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入院时ALT及HBV DNA、HBe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时临床资料比较

2.2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n(%)]

2.3两组不同时间HBeAg定量水平、HBsAg消失率和血清学转换率比较两组治疗48、72周HBeAg定量水平均低于24周时,HBsAg消失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24周时(P< 0.05);治疗72周时HBeAg定量水平均低于48周时,HBsAg消失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48周时(P< 0.05);且同期观察组HBeAg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BsAg消失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HBeAg定量水平、HBsAg消失率和血清学转换率比较

a与24周比较,P< 0.05;b与48周比较,P< 0.05;c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CHB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抗-HBc、基因型是CHB疗效的影响因素(P< 0.05),见表5。

表5 CHB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2.5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出现2例关节肌肉酸痛,1例头痛,2例发热,2例中性粒细胞下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7%。观察组出现3例关节肌肉酸痛,2例头痛,1例发热,3例中性粒细胞下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0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 0.591)。

3 讨论

流行病学结果显示我国约有9300万的慢性HBV感染者,2000万的CHB患者[8]。HBV病毒持续复制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者发生肝癌,也是HBV感染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9]。CHB患者的治疗终点是达到HBV病毒消除或长期病毒学抑制,而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又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案[10]。CHB的众多诊治指南中提出干扰素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一种新型的干扰素,具有半衰期长、作用持续时间长、用药次数少等优点[11,12]。其HBeAg血清学转换率要高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及普通干扰素,有较好的治疗后续效应[13]。且在有限疗程中具有病毒耐药变异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其对于CHB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已在多个国际多中心研究中得到证实[14,15]。替诺福韦酯是临床上的一类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其对于乙肝及艾滋病的两大顽疾治疗疗效已得到公认[16]。替诺福韦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插入DNA序列而终止病毒的复制[17]。因为这一原理,替诺福韦最早用于属于逆转录病毒的HIV感染的治疗,后来发现其也可以抑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的HBV的DNA聚合酶,干扰HBV的复制,而逐渐用于乙肝的治疗。而由于在治疗HBV耐药性低,各大指南均推荐替诺福韦用于治疗CHB一线用药[18]。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替诺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HB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可能和二者联合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相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也有学者认为[19],单用干扰素或者联用干扰素不良反应多于单用核苷类似物,在本研究中,二者不良反应相近,可能和所选研究对象平均年龄较小及个人身体素质不同等相关。尽管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案较为完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CHB治疗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故探讨其治疗应答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20]。在本研究中,抗-HBc、基因型是影响CHB患者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在CHB治疗过程中,HBeAg血清学转换是病情趋于稳定、静息的表现,当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后可激活患者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复制[21]。HBeAg转阴后可出现抗-HBe或不出现,而抗-HBe阳性和阴性患者免疫功能是否存在差异临床尚未证实[22]。抗-HBe属于机体体液免疫反应,主要由B淋巴细胞产生,但是HBeAg主要是依赖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协作可促进抗-HBe产生,故可认为抗-HBe阳性和阴性患者存在一定免疫方面差异,从而可对CHB治疗效果造成影响[23]。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学者研究CHB抗病毒治疗应答方面对治疗疗效影响[24]。而基因型是CHB患者干扰素疗效影响因素,临床报道存在差异,有学者认为基因型不会影响治疗疗效。我国CHB患者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对于CHB治疗疗效以B型最佳,故检测CHB基因型对于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在本研究中基因型是其治疗影响因素,这也和既往范荣山等[25]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替诺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HB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抗-HBc为阴性、基因型为C型是影响CHB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应注重并采取优化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转换率诺福韦聚乙二醇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量储量转换规律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太阳能硅片表面损伤层与转换率的研究
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耐药患者治疗进展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