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2016年全国卷Ⅱ第41题通过“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图文材料,考查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2017年全国卷Ⅰ第42题再次考查了14—17世纪中外交往的相关史实。前者只给出“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个参考答案,2017年全国卷Ⅰ第42题则是需要阅卷者自行作答。由此可知,2017年此题体现出了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命题人在也鼓励答案的多元化。此题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以及史论结合的历史方法,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故笔者以“对外交往”为主题,构建了多种解题思路,并进行了一题多解的尝试,以此抛砖引玉。笔者已对表格内容进行了相应归纳整理。
例.(2017·全国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该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在解题之前,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特别注意试题的设问和要求。解答这道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时间范围,即14—17世纪;二是空间关系,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因此,本题的论题一定要限制在这个时空范围内。其次,表格中的信息繁杂,这对学生提取相关信息造成了一定干扰。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信息逐一进行筛选和归纳(表格中括号里的内容为笔者整理),在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围绕“中外关联”的空间要求,切不可偏题、离题。最后,围绕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料素材对论题展开论述,从而生成答案。
(1)14—15世纪,中国与爪哇、占城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官方贸易,郑和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三十余国,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至16世纪,中国与欧洲、美洲等国家的贸易联系加强,墨西哥、西班牙、荷兰等国的银元流入中国。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先后传入东南亚等国,间接传入中国。
(3)17世纪,欧洲殖民扩张加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加强,中国的茶叶、瓷器等商品不断销往欧洲各国和阿拉伯地区,与此同时,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一时期的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网络中的重要国家之一,逐渐融入世界。
思路:以中国对外交往的“空间观念”为线索,将解题的视角放在14—17世纪中外交往的范围上。尽管这一时期的中国奉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但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联系日趋紧密,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之中。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作答时运用全球史观的观点,将中外交往放在全球的视野下,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4—15世纪,中外交往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等传统朝贡体系下的周边国家。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对外交往空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逐渐加强,特别是与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接触,进一步扩大了中外交往的范围。
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外,还要加强学生运用多元史观解题能力的培养。随着新高考模式的到来,运用不同史观解释历史事实,既是“新课标”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要求,也是高校录取专业人才的衡量标准之一。
(1)商贸交往: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三十余国进行官方贸易。郑和七下西洋,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贸易联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国联系加强,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国,美洲白银流入中国。
(2)文化交往:朱子学和王阳明心学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对其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天主教,同时介绍了西方数学、天文、历法、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3)物种交往:16世纪,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中国的种茶、制茶技艺和饮茶风尚逐渐传向世界各地。
(1)明朝与周边国家开展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2)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时瓷器对外销量增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满足了国外客户的需求。
(3)明代出现徽商、晋商等商帮,其活动范围广泛,足迹遍及南北,甚至走出国门。
(4)明朝时期珠算法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科学的瑰宝。
(5)明朝的礼仪、习俗、文化、医学等传入朝鲜、琉球、安南等属国,促进其文明发展。
思路:答案2以“中国对外交往内容”为线索,题目表格中涉及贸易、文化、思想、物种等方面的交往内容。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将信息进行分类,如商贸交往、思想文化交往、物种交往等类别,甚至可以拓展到科技交往、制度交往、宗教交往等方面。答案3仍以“交往内容”为视角,但将交往的主体具体到“明朝”。14—17世纪的中国主要处于明朝时期,这样立论,会更加贴近题目表格的信息。同时也可化繁为简,将其转化为明朝的对外交往。
高中必修教材里有很多有关明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所以答案3在论述过程中史料资源相对丰富。“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搜集史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依据。以答案3为例,要论证“明朝对外交往的内容丰富”,学生必须要熟悉明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这些史实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整理和积累。史料搜集既可以来源于教材,也可以来自课外相关著作,它们共同建构了“所学知识”。
笔者发现该题作答得分高的学生在论述过程中,往往史料详实,逻辑明晰,论证充分,展现出较高的实证能力。反之,得分较低的学生往往论据单薄且所举史实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充分暴露其基础知识薄弱的短板,显然不受阅卷人青睐。这也启示教师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除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外,还需要加强对教材基本史实的巩固。
(1)明朝加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联系,朝鲜、琉球等国多次派遣使者来华进行贸易、学习。
(2)郑和下西洋以和平贸易往来的方式受到了亚非各国的欢迎,传播了古代中国“以和为贵”的交往观念。
(3)明朝中后期形成的商帮走出国门,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地经商。这与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方开展海外殖民扩张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明朝中后期扩大了与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这种和平贸易的方式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16世纪中期,倭寇大规模侵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取得了抗倭的胜利,基本消除了沿海倭患。
(2)16世纪中期,葡萄牙殖民者骗据澳门,使澳门成为葡萄牙在中国东南门户的据点。
(3)17世纪初期,荷兰人占据台湾,进行殖民统治,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
(4)17世纪后期,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康熙帝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思路:答案4和答案5以“中国对外交往方式”为线索,从“战争与和平”这个角度立论。自古以来,对外交往除了和平方式以外,同样会伴随着冲突或战争等非和平方式。通过表格信息可知,14—17世纪这一时期的中外交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对外关系还是以和平交往为主,这与同时期的西方对外进行殖民侵略扩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彰显了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的“以和为贵”的对外观念。
随着早期殖民扩张的加剧,西方国家自然也将侵略的目标转向中国,中西方之间的“文明冲突”自然难以避免。比如明朝中后期葡萄牙、荷兰等国相继窃取、占领了中国的澳门和台湾,沙俄更是不断东侵,妄图占领中国北方领土。根据“交往方式”这个线索,还可以得出“明朝对外交往既有引进,也有输出”这个论题。中外交往是相互的,既有“走出去”,也有“引进来”,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引进”和“输出”两种交往方式进行论述。
根据“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有何影响”六个基本的历史要素,围绕“中外交往”这个主题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解题思路。从交往影响的角度可以得出“中外交往既造福自身,又贡献世界”;从交往路径的角度可以得出“14—17世纪中外交往以海路为主”;从交往目的角度可以得出“明朝对外交往兼具政治和经济目的”;从交往主体的角度可以得出“14—17世纪中国处于贸易主导地位”等。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历史思维。同时教师也要储备相关的历史史实,最大化地利用手里的教材,拓展知识,为开放性试题储备更多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