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创新与竞争政策的协调

2018-07-23 02:18
互联网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竞争人工智能用户

□ 文 曾 雄

(作者单位:腾讯竞争政策办公室)

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成就

(一)发展历程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那时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主要为学术科研机构,用途为信息检索。直到1994年4月20日,NCFC(中国国际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标志着互联网被正式引入中国,中国进入互联网发展期。同时,中国互联网的应用迅速向科研之外的领域扩散。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开始,这是互联网发展的Web1.0时代,也是互联网商业化阶段,代表应用是门户网站;第二阶段自2003年开始,这是互联网发展的Web2.0时代,代表应用是博客和SNS;第三阶段自2009开始,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典型事件是iPhone进入国内市场,手机应用蓬勃发展;第四阶段自2013年前后开始,“互联网+”应用大行其道,代表应用是滴滴出行等App广泛应用。

在Web1.0时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和骨干网络的布局,这也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有了这些基础设施后,互联网应用层面的力量蓬勃发展,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公司等先后成立。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企业主要是门户网站,网站内容是网站编辑经过编辑处理后提供给用户的,用户只是内容的接收者,这是一个网站到用户的单向传输过程。

在Web2.0时代,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逐渐成熟,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逐渐丰富,主要包括网络广告、网络游戏以及电子商务等。在网络应用方面,博客、微博兴起,用户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扮演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与Web1.0时代的最大差异在于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在这个时期中国互联网规模迅速增长,网民数达到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22.6%。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0.6%。此时,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同时CN域名也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

在移动互联网时期,出现大量手机应用App,中国手机应用商店超过100家,手机应用开发者超过100万人。如今,互联网正在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正加速与传统行业的融合,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逐渐与各行业跨界融合,推动各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适用,各行各业实现连接,伴随大数据的积累、计算能力的提升、储存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的发展突飞猛进,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传统互联网企业也在加大人工智能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投入,分别在自动驾驶、智能医疗、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深耕细作。有观点甚至提出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已经在迎接人工智能时代。这突出说明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如今中美两国已经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你追我赶,未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创新的时代。

(二)发展成就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互联网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网民数量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占比超过美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跃居全球第一,达到28637.2亿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充分发挥了扩大内需的作用。除了在电商领域,在支付领域,中国正在从移动支付的“跟随者”变成“引领者”,中国的移动支付可以说震惊世界,极大方便了人们生产生活,显著提高了支付效率和生产效率。

互联网经济规模持续增长,涌现出数万家互联网企业,其中有328家上市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61家,沪深上市209家,香港上市55家,这些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市值规模达7.85万亿元,相当于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5.6%。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10强;滴滴出行、蚂蚁金服、小米等非上市公司也进入全球前20强。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不局限于在国内竞争,已经开始走向海外市场,要么直接开展商业运营,要么进行对外投资,如摩拜单车、OFO单车开始在欧洲、美国等海外市场投入运营,阿里巴巴、腾讯、滴滴等在东南亚市场进行广泛投资,在电商、支付、出行等领域展开布局,积极抢夺海外互联网人口红利。

二、中国互联网行业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

(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创新

1、中国互联网企业专利技术成果斐然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余年,也是技术创新发展的20余年。互联网企业成长的核心在于创新,技术创新是互联网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个显著成就在于技术领域的成就。以腾讯为例,从2012年起腾讯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均维持在2000件以上,并且重视在海外布局,其在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量超过200件;再以小米为例,自成立以来小米公司的专利申请量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2014年的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达到1426件,2015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3000件。在数字信息传输领域,华为已经提交了3.76万余件专利申请,其中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在该领域提交的专利申请分别为903件、6285件、2052件。这些国内互联网企业在即时通讯、互联网支付、网络游戏、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以及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有些技术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比如阿里云在超大规模数据量排序上打破世界记录,用不到7分钟的时间完成100TB的数据排序;腾讯则在人脸识别准确率方面高达99.65%,已经打破Facebook和谷歌等国际先进互联网巨头创造的纪录。

2、中国互联网技术研发与国际同步

中国互联网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创新。从基础技术演化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经历了以计算为中心的PC时代、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时代,又走到了以服务为中心的云计算时代、以应用为中心的物联网时代和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大数据时代。在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技术的兴起,预示着中国互联网又将进入新一轮的创新周期。

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机器翻译等技术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同时,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07年-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论文中,我国占近20%,仅次于美国;深度学习领域的论文总量和引用量均居世界第一。此外,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也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据统计,当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我国有27家,其中,腾讯、阿里云、百度、科大讯飞等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2017年7月5日,百度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整体战略、技术和解决方案。2017年8月3日,腾讯公司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2017年10月11日,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张建锋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达摩院。达摩院的成立,代表着阿里巴巴正式迈入全球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竞争行列。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依图科技搭建了全球首个十亿级人像对比系统,在2017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组织的人脸识别技术测试中,成为第一个获得冠军的中国团队。

(二)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在近些年的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比较突出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分享经济模式和开放平台模式。

1、分享经济模式,高效利用资源

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商业模式,即指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商业模式。可以说,分享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创新个人消费服务的新模式。近几年,分享经济在我国保持高速的发展,分享经济的模式从交通出行领域向房屋租赁、家政服务、酒店、餐饮、旅游等领域渗透,出现了滴滴出行、PP租车、易到用车、小猪短租、途家等有一定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分享经济的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社会闲置资源的重新匹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可见,分享经济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将闲置资金、资产和认知盈余等资源投入社会消费中,产生新的价值;另一方面,扩大了供应面,过去生产供给以企业端为主,现在增加了个人端供给,大大提升了社会供给总量。

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以共享单车为例,数据显示,在提升出行效率方面,“共享单车+地铁”较全程私家车提升效率约17.9%;在节能减排方面,共享单车用户骑行超过299.47亿公里,减少碳排放量超过699万吨;在拉动就业方面,共享单车行业创造超过3万个线下运维岗位。同时,共享单车为2017年下半年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著的应用类型,国内用户规模已达2.21亿,并渗透到21个海外国家。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这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而言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2、开放平台模式,共建产业生态

互联网开放平台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开放API接口,即向第三方企业开放入口、用户、数据、计算能力等资源,构建起多方深度协作、利益共同分享的服务平台,进而以自身平台为核心来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在开放平台上,服务提供方通常包括第三方开发者、公众号、商户等,而需求方则为广大的网络用户。

互联网平台开放策略利于专业化分工,平台企业只专注于平台的运作和创新,同时将更多机会留给其他有创意、有企业家精神的年轻人,这些人热衷于自主创业,而开放的平台为这些人创造了条件,这样充分利用了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发挥专业分工的优势。如阿里推出YunOS开放平台,为移动开发者提供开发支持、质量保证和运营推广,让“人人成为开发者”成为可能;百度推出百度开放平台,为广大站长和开发者免费提供开放式数据和对接平台,使开发者的应用更好地与用户需求对接;腾讯推出腾讯开放平台,开发者可以利用腾讯开放平台提供的各种OpenAPI,开发出优秀有创意的社交游戏及实用工具,据腾讯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腾讯开放平台开放六年来,合作伙伴总数已超1300万,创造就业岗位2500万个,累计总分成超过230亿。

三、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特点

(一)动态竞争

商场如战场,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在市场进入门槛低、用户需求多样化的条件下,互联网企业处于一个时刻变动的商业环境中。占据竞争优势的互联网企业若无法动态地自我调整,并采取行动以响应竞争对手的商业策略行为,则暂时获得的竞争优势将难以持续,可见,互联网企业的领先地位实际上是短暂的、过渡性的。在互联网领域,竞争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竞争程度激烈,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必须时刻关注用户最新需求,时刻重视产品或服务的创新设计,并及时响应竞争对手的行动,只有在这种动态竞争格局中才能掌握竞争优势。

正如全球著名的企业战略专家陈明哲提出的互联网时代的动态竞争,他指出“这是一个动态竞争的时代,不进则退,不动则衰”。以全球互联网巨头在VR领域的竞争为例,Facebook出价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技术生产商Oculus,宣布进军VR领域后,谷歌在VR领域作出重大战略调整,不但内部专设VR部门,而且尝试将搜索、地图和YouTube转移至VR上,两家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随着双方更多资金、人员、技术的投入,这场“军备竞赛”将会一直持续。

(二)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互联网行业比较明显,往往在垂直细分市场领域,领先企业比排名在后的企业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如在国内的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购物、网络安全软件等垂直互联网市场,都呈现出较明显的马太效应,在即时通讯市场的腾讯、在搜索引擎市场的百度、网络购物市场的淘宝以及在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360杀毒都处于领先地位。同样,这种规律也出现在全球互联网行业中,如互联网巨头谷歌、亚马逊、Facebook都各自在搜索市场、电商市场和即时通讯市场独占鳌头。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网络领域存在的梅特卡夫定律,即指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这一定律揭示出互联网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而呈算术级数增长或二次方程式的增长规律,一个网络平台的用户越多,该网络平台的价值越大,加入该网络平台的需求也越大。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无效率,恰恰相反,这种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率的,一方面领先的企业有能力和有动机进行投资创新;另一方面用户在获得相关服务时具有便利性,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规模较大的网络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成熟、可靠的购物或支付服务,降低网络欺诈现象的发生,助于网络市场经营秩序的规范。

(三)差异化竞争

由于网络用户存在多元化的需求,在有互联网企业取得领先地位的情况下,不会妨碍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其他互联网企业做强做大,可以说是由于长尾理论催生了互联网行业中的这种差异化竞争的现象。长尾的概念最先由美国《连线》杂志总编Chris Anderson提出,最先用来描述亚马逊的盈利模式,他认为只要产品的存储与流通渠道足够大,需要较小或销量不好的产品所能占据的市场份额会与那些少数的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匹敌或更大。

从长尾理论来看,互联网可以将不同区域具有相同特殊需求的消费者集合在一起,实现规模经济,为各种个性化、特殊化需求的满足创造了条件。由于个性化需求的种类多、总量大,相应的厂商数量也多,市场规模巨大,形成长尾效应。因此,即使一家互联网企业在某一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他竞争对手仍然能够找到满足用户独特需求的市场谋取发展,关键就是找到这种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差异化竞争。

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特点

(一)注重用户为导向

互联网创新活动依托于互联网、应用于互联网,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互联网创新成果传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互联网传播由于无界限限制、无时间限制、无主体限制,这导致互联网创新的成果传播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同时,互联网经济是体验型经济,用户对体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相较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产品推陈出新的频率快。由此引发的压力会迫使企业不断地创新,保持产品的自我更新,创造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面对新用户的新需求、多元化的需求,互联网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赢得用户。

(二)创新频率快和周期短

正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创新以用户为导向,因而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高频率、短周期的特征,只有实现高频率创新、前瞻性创新、短周期创新,才能推出层出不穷的产品或服务,不断缩短与用户的距离。从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可以看到,从Web1.0到Web2.0,再到移动互联网时期,每个阶段的过渡期只有几年时间,每个阶段代表性的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兴衰周期是很短暂的,如兴盛一时的门户网站逐渐被博客、微博取代,而如今移动端的App如微信、今日头条、UC浏览器、滴滴出行等如日中天。尽管如此,考虑到以iOS系统为主的App Store应用商店的App数量121万个,以Android系统为主的Google Play应用商店的App数量多达143万个,而且这些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增速很快,暂时拥有众多用户量的微信、今日头条、UC浏览器等App极有可能被新的应用取代,因而需要不断更新,不断推出新的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

(三)创新往往具有颠覆性

公司在寻求新的增长业务时,往往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通过持续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从市场领导者手中抢夺现有市场;另一种选择是通过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开辟新的市场,或者扎根于那些现有产品的最差顾客群。互联网上经常出现颠覆式创新的案例,互联网企业遭受毁灭性打击的风险大大增加。这种毁灭性打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能性和威胁性,如果新的商业模式更适应互联网经济,会使旧的商业模式彻底失去竞争力;另一个是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导致整个行业的覆灭。如曾经在国内Web1.0阶段风云一时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让位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然而正当BAT如日中天时,小米、京东、美团、滴滴等互联网企业已经崛起,并快速成长。

中国互联网行业一直处于新老力量的更迭周期中,很少有哪一家企业能够永恒地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企业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密切关注商业模式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力争先发制人。除了自身反思外,互联网企业还需要高度关注行业内竞争模式的新变化,要在新的商业模式刚刚出现时,就详细分析其特点与优势,这需要对商业模式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五、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监管与规范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取得重大成绩,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持。中国互联网行业一直处于自我革新的前进发展过程中,可谓是创新不断、竞争不止。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在大政方针上的支持,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过程看,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总体上是一种先发展后治理的思路,侧重于从互联网行业发展路径来归纳总结互联网治理规律,强调适当监管和科学监管。具体到互联网行业竞争的监管与规范,鉴于该行业所呈现出的特有的行业特性和竞争特点,提倡秉持审慎的态度和理性监管的理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一)避免过分依赖市场份额这一传统的判断指标

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有实质差异,如在评估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件时,应注意避免将相关市场份额作为唯一认定指标。考虑到前文所述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特点,应采取相对宽松的竞争监管政策,重视鼓励创新和保护竞争,在有关反垄断执法和司法中采取审慎克制的基本态度。

(二)注重发挥网络市场的自我调节

互联网行业的更新迭代是快速的,在以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突破为特征的商业环境下,互联网市场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旦一个占据领先地位的互联网企业错过创新或忽视用户的需求,很快将被竞争对手所颠覆或被广大用户所抛弃。因此,在考虑对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秩序进行干预时,应首先重视互联网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给予互联网行业实现自我修正的时间和空间,避免过早或过渡的行政干预。

(三)坚持以有效执法保障公平竞争秩序

竞争自由和创新自由必须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边界,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明确的市场竞争规则作为保障。相对宽松的行业竞争政策并不意味着放弃监管,针对违法行为应统一执法尺度、提高执行效率,在纠正违法行为的同时确保有效救济。

(四)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的,“我国桌面互联网的网民数超过6亿,移动互联网的网民数超过5亿,而且增长速度是领先一些发达国家的,我国的互联网应该说是网民数量已经全球第一了”。同时,邬院士还指出,“我国还确实达不到网络强国”。鉴于互联网行业的规模效应和国际化竞争,应鼓励互联网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国际级“运动员”,争取在互联网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与世界顶级互联网科技巨头一争高下,真正成为网络强国。■

猜你喜欢
竞争人工智能用户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信用卡资深用户
感谢竞争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