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吉林省水稻发展瓶颈的方法

2018-07-22 16:51孟庆荣程兆伟
吉林农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水稻生产发展瓶颈展望

孟庆荣 程兆伟

摘要:分析了吉林省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水稻发展的瓶颈,提出水稻未来向安全环保、绿色优质、节本增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水稻生产;发展瓶颈;展望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4.012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腹地,是北方稻区重要省份之一,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象生态条件造就了吉林大米特有的优质食味,“吉林大米”名扬中外。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100多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左右,总产量120多亿斤,平均亩产550公斤左右。近几年,农民种稻积极性空前高涨,水稻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家政策利好;二是市场拉动,稻谷和大米价格相对稳中有升;三是水资源有所改善,降雨均衡,水库蓄水量增多,加之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有所加快,地下水得到充分利用等。

1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吉林省水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质高产品种欠缺。市场上品种多、乱、杂,没有像黑龙江五常稻花香这种连续种植近10年的本地优质品种;二是基本设施落后。目前吉林省稻田平整度差,稻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三是单纯追求高产,轻视用地养地。为了提高产量,盲目加大化肥施用量,而秸秆还田技术和轻简节本增效技术等推广滞后,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水稻病害频发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四是国际和国内的双重价格冲击严重影响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国际上,“一带一路”的实行和对外融合加快,關税降低或取消,周边国家粮食价格低,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进口,给国内市场带来冲击。加之南方籼改粳面积迅速增加,南方粳稻价格1.2~1.4元/斤,与籼稻差别不大,而吉林省的粳稻价格在1.55元/斤,价格压力大;五是科技研发与普及相对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院校还有相当一部分水稻方面的科技成果没有推广应用,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分别自成体系,融合较差,彼此脱节,致使一些先进水稻种植技术不能及时的转化应用;六是气候的变化气象灾害对于水稻产量、品质也有很大影响。

2 制约吉林省水稻发展的瓶颈

从目前自然资源和社会及科技发展状况来看,制约吉林省水稻生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水资源不足,扩大水稻生产规模潜力有限

吉林省干旱缺水,多年平均降雨量600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3。灌溉水资源不足严重限制了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发展。目前,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00万亩左右,由于受水资源的限制,吉林省继续靠扩大水稻面积增加水稻生产规模的潜力已十分有限。

2.2优质品种稀缺,扩大推广面积受限

目前吉林省的水稻育种力量分散,育种效率低,不重视种质资源的引进,导致吉林省优质水稻品种资源稀缺。市场上的品种多而杂,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高档优质品种,而且现有的高产优质品种已严重退化,稻瘟病严重,加之栽培技术创新不足等都是制约优质品种扩大推广的不利因素。

2.3单纯追求高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已难以为继

近些年由于农业生产中一味追求高产,农民在种稻过程中无限制投入化肥、农药,水稻生产成本逐年提高而效益下降。水稻生产的总成本包括物质与服务费、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居高不下。服务费和人工成本快速增加,导致种稻效益下降。

2.4全程机械化程度不高,影响产量和品质

由于传统的水稻种植需要育苗、插秧,增加了种植成本的同时也无法实现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因此,水稻生产田间作业人力缺乏、人工作业质量难以保证,机械化作业还远未达到全程无缝连接等因素,影响水稻单产水平和品质的提高。

3吉林省水稻未来的发展展望

目前吉林省实有耕地面积1亿多亩,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的牡丹江、图们江、鸭绿江流域水稻种植面积达90万亩;以第二松花江流域为主的半山区、平原区水稻发展种植面积达900万亩;中部有辽河流域上、中游的四平、辽源稻作区域水稻发展面积达150万亩;西部洮儿河嫩江流域的白城稻作区域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可达255万亩。同时,限制常年缺水、可水可旱、大型灌区末梢及小井种稻的水田开发。据此估算,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极限应在1400~1500万亩左右。因此,水稻生产的发展应“量水种植”,要依据水源、地貌、地形特征因势利导,确定规模和发展前景。

3.1向绿色优质方向发展

吉林省独特的自然生态气象条件,决定了吉林水稻以高产优质而著称。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对稻米的品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保障了稻米的质量安全,同时稻米品质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家提出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等理念,为优质水稻的生产创造了一个好的大环境。吉林水稻生产只有保持并不断强化优质的优势基础,才能考虑提高单产和总产,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吉林水稻优质食用高商品率的战略优势地位。

水稻向绿色优质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即循环农业。稻田综合种养是以稻田生态系统为载体,以水稻生产为核心,通过共生或轮作融合渔业生产、水禽养殖等多产协同发展的稻作方式,是“水稻+”新型农作制度的重要类型。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顺应了新时期农业发展新要求,是实现稳粮增收、减肥减药、绿色优质的重要途径。目前,吉林省稻田种养结合面积已发展到25.6万亩左右。其中,稻田养鱼16.1 万亩,稻田养鸭3.4 万亩,稻田养蟹5.9万亩,稻田养虾0.2 万亩。

因此,稳面积,提质量,增单产,核心是提质增效。尤其是要在提高米质,打出名牌上下功夫。加强有机稻栽培技术、绿优稻栽培技术等提质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

3.2向节本增效方向发展

水稻生产要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就要发展机械化和轻简化栽培技术。随着农机的发展和水稻生产技术的进步,水稻直播栽培已发展为各种高新技术集合而成的集约化栽培模式。水稻旱直播湿润灌溉栽培技术是将机械旱整地、精量播种、侧深施肥、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有机结合的一种水稻栽培模式。由滴灌满足水稻全生育期需水,突破了水稻“水作”的种植传统,为水源相对匮乏,丘陵漫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构建的一种全新的轻简化水稻栽培模式。

3.3向培肥地力方向发展

培肥地力是农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地力的方法之一,必将为水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水稻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磷、钾养分都有所增加,尤其是速效钾增加最明显。稻草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等富碳物质是形成水田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秸秆还田作为直接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不仅可以补充农田养分,减少化肥用量,而且可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经济损失。对于高茬收割或粉碎还田的地块,采用耙浆平地机整地,秸秆还田量以秸秆总量的60%左右为宜。秸秆还田要做到抛洒均匀,严防积堆。为加速秸秆腐烂速度,减少秸秆腐烂过程中对氮素的固定,秸秆还田的地块翻地时应增施尿素2公斤,也可施用生物菌肥加速秸秆腐烂。

吉林省目前水稻生产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稳定阶段,水稻生产规模趋于稳定,提升产业的质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吉林省水稻面积1200万亩已是适度规模,未来发展走向:一是发展安全环保的有机稻,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二是发展绿色优质高产食味型中高端稻;三是发展轻简节本增效的大众型稻,重点发展水稻直播技术。

参考文献

[1]侯立刚,周广春,严永峰,全成哲,马巍.吉林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J]北方水稻,2015,(02).

作者简介:孟庆荣,中专学历,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农技推广;程兆伟,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水稻生产发展瓶颈展望
毕节市水稻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
针对水稻早播技术探讨
我国成人教育呈现瓶颈滞胀状态的原因分析
对于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几点思考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电商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