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岗位技能为目标,以职业资格考试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载体,对速录文秘岗位进行工作流程分析,归纳和推演掌握速录技能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对高职中文速录技能课程进行整体开发和设计,探讨高职中文速录课程的性质、定位、目标、内容与结构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速录文秘;中文速录技能;任务导向;课程开发与设计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定位。中文速录技能是高职文秘专业的一门综合性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输入设备对语音或文本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整理的能力。速录师要求具有较快的汉字录入能力(以不低于220字/分钟的速度进行文本信息和语音信息采集);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听辨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速录文秘要求具有不低于180字/分钟的文本信息和语音信息采集速度,掌握速录机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组织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2.课程目标。中文速录课程是按照文秘专业对应岗位群的要求开设的。知识目标:掌握速录机的操作维护知识,语音基本知识,规范汉字知识,词汇的规范化知识,标点符号的使用知识,速录软件使用知识,电子文本的编辑排版、校对知识,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知识产权法等相关知识。能力目标:具备娴熟的速录机操作能力,能进行文字记录和语音信息采集;具有较强的文书写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制订速录训练计划,提升速录技能水平;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抗干扰能力和听辨能力。素质目标:树立服务意识,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具有一定的信息判断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能严守职业道德。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1.设计思路。对速录文秘岗位进行工作流程分析,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解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中文速录知识和实践技能,归纳和推演掌握速录技能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对速录技能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
2.内容与结构设计。本课程教授的输入法是亚伟中文输入法,该课程设计的训练模式可以为其他输入法的学习和练习提供借鉴。根据该课程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基础+晋级+拓展”的阶梯式学习情境模式,如表1所示。该模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与训练,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亚伟中文速录机的操作和使用、亚伟训练软件的使用、亚伟码、亚伟录入技巧等。第二部分为晋级训练,主要是通过听打和看打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录入水平。这一阶段的训练使学生的录入水平达到初级速录师水平。第三部分为技能拓展,通过录音整理、字幕制作、网络直播记录、会议记录、速录培训等项目活动,提升技能的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基础+晋级+拓展”的阶梯式学习情境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学习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学习的提升,其设计展现了技能掌握的一般规律“从了解到熟练,再到运用”这一过程。
三、课程资源开发
1.教学硬件的建设与开发。建设标准化的速录一体化实训室,满足日常教学需求;拓展速录实训室功能,建立速录技术培训中心,实现教学与实训、培训、考证的三结合和三统一;依托速录实训室,建立校企合作企业平台,可承接录音整理、字幕制作等项目工作;与校外速录培训机构和速记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注重实训室、实训基地的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
2.教学软件的建设与开发。定期维护和更新亚伟速录系统软件、亚伟实训系统软件和文秘速录技能竞赛软件等;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可与企业合作开发趣味练习软件;根据技能证书的考核要求,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开发训练素材,如键位练习、熟文章、生文章和文本校对资料等,也可利用网络社交媒体或网络教学媒体开发闯关交互式网络课程。
3.教材的选择与编制。教材尽量选用理实一体化教材,也可以按照项目或任务的需要和岗位操作技能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内容自编教材。教材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设计思路,其内容要体现先進性、通用性、实用性,并将行业最新的思想、技术融入其中,使其更贴近职业发展的需要。
四、实施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注重提升任务设计质量。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以及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设计融速录技能、速录知识和岗位职业道德为一体的、科学的学习任务。在设计任务时,还要考虑到任务完成的难易程度、数量设置以及与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能力之间的匹配度。
2.选择最具实效、易操作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根据任务的具体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特长,选取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其次,示范模仿训练法、分组练习法、角色扮演法、模拟仿真法、项目教学法、尝试成败法等都是速录技能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使用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3.坚持多元多维的过程性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及价值判断的过程。控制教学进程,还能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可以指导和改进教学。多元是指学习评价主体可以由学生、教师、企业组成,构成一个全方位的评价组合。在基础知识与训练项目中,建议教师与学生双方参与评价;在技能拓展项目中,建议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参与评价。多维是指评价指标要体现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4.注意教学知识与经验的学习总结和灵活运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行业技术更新带来的挑战。教师要正视变化,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联系,要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2)学科知识不断增加带来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新词汇以及新的连词消字(录入技巧)。教师平时要注重专业和行业的知识积累,并融入实际教学。(3)学生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的挑战。课堂上学生携带并偷偷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给教学带来了影响。如何将这些电子产品变成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工具,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课堂设计,总结教学经验,再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差异,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唐亚伟.亚伟中文速录机培训教程(修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王利明,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张爱梅.基于“岗位能力本位”的中文速录课程设计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3):51-54.
注:本文系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任务导向的高职速录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HJY13-14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宗梅(1981— ),女,湖南衡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文速录技能、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