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为什么可行*
——马萨里克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批判之批判

2018-07-22 11:34
观察与思考 2018年7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马克思

王 兴 辉

提 要:马萨里克领导了捷克民族的民主运动,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不同,马萨里克主张的是激进民主政治,他坚决反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种种批判。马萨里克没有超越资产阶级的理论视阈,最终走向了改良主义,因此他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批判总体上不具有有效性。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是科学的,作为一种现实的历史运动,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

托马什·卡里右·马萨里克不仅是一名哲学家,还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1920、1927、1937年3次连任总统),他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及理念对捷克斯洛伐克产生了重要影响。马萨里克强调人道主义和民主,试图建立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社会,但不同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他反对阶级革命,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观,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提出了种种质疑及否定。在马萨里克看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不可行的,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但马萨里克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所提出的很多批判并没有其立论根据。马萨里克主张的是激进民主政治,没有超脱资本主义民主的形式,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实行的民主,而马克思最终要达到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摆脱地域限制的真正民主。两人的理论视野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具有可行性,仍然是当今社会努力发展的奋斗目标和现实运动。

一、马萨里克的哲学背景

马萨里克是20世纪中东欧地区著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出生于捷克东部的摩拉维亚,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奔波。马萨里克作为一位哲学家,在他将近退休的年龄,一个不期而遇的转折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他被任命为政治领袖并成为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在总统职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六年。结合自己的政治实践,马萨里克不停地进行着哲学思考。马萨里克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三本著作中,其中大多都与批判性有关,分别是1898年发表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社会学基础》、1913年发表的《俄罗斯精神》和1925年发表的《世界革命》。

具有多重身份的马萨里克使他区别于纯粹的哲学家,他很注重实际经验,而不是抽象地建构理论。对马萨里克来说,社会学是连接哲学和生活、理论和实践的纽带,他不同于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家,把哲学看做是纯理性的思考,他认为这样的哲学只是一种假设,相反他更注重哲学的经验性和实用性,所以马萨里克对马克思的批判和解读都是结合他的国家状况与所处的时代环境进行的。

马萨里克所在的捷克是一个斯拉夫民族,受法国大革命和日耳曼启蒙运动的影响,众多斯拉夫小民族日渐觉醒,开始寻求本民族的独立。在历史上,捷克曾被德国包围并受到威胁,在此情况下,捷克就要寻求大国的庇护,寻求的对象就指向了俄国。而俄国当时也是斯拉夫大国,有着极强的扩张和霸权欲望,马萨里克反对泛斯拉夫主义,同他反对泛日耳曼主义一样,他提醒捷克要保持本国的自主和独立,不要陷入俄国的统治之中。

马萨里克哲学的核心代表着西方个人主义和客观真理的观念,他的启蒙老师是笛卡尔、洛克、休谟和米勒等。在他有关对俄国的研究中,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精神和俄国革命的真正代表,不过,令马萨里克遗憾的是,俄国从来没有受过康德和康德批判精神的影响。同赞赏斯拉夫主义的人不同,马萨里克宣称:“通过受到的教育,我能意识到我是欧洲人,通过这个我想表达的是欧洲和美国的文化填充了我的理智。”①Hans Kohn,“The Heritage of Masaryk ,”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58, pp.71-72、p.72.尽管马萨里克从来没写过系统的伦理学著作,但他的整个世界观基本都是伦理和道德的。他把这种伦理应用到民族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中,尽管他在《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社会学基础》一书中猛烈地批判了马克思,但他并不敌视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彰显了客观真理性和对个人的尊重。他被认为是一个温和的进化论的社会主义者,也是和平主义者,强调社会中的伦理成分,马萨里克把他的作品收集到《耶稣还是凯撒》的论文集中,他毫无疑问地把自己归结到耶稣一方,但马萨里克又不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他认为在极端情况下,战争是必要的,并且在一个受到极端压迫,不可忍受的情况下就要进行革命,此种情况下的革命是正义的。依据此观点,马萨里克认为1917年俄国的三月革命是正义的,1917年的十月革命则不正义。

马萨里克非常反对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发生十月革命时,他就在俄国。马萨里克认为,十月革命并不是为了反对压迫统治而进行的自卫革命,而是寻求权利的扩张。马萨里克用他的亲身经历得出这一结论,他说:“我亲眼看到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残酷性,他们的野蛮残酷性暴露无遗,我认为革命最恐怖的就是对人类生命的道德侵蚀。”②Hans Kohn,“The Heritage of Masaryk ,”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58, pp.71-72、p.72.布尔什维克革命是由俄国传统决定的,非批判性、完全的正确无误是布尔什维克集权统治的基础。对于马萨里克来说,个人的自主性和个人权利是政治生活的基础,他希望通过捷克加强欧洲的民主化,并且希望俄国欧洲化。在二十世纪初,欧洲进行着统一化过程,马萨里克非常希望俄国能加入到欧洲的统一进程中,但列宁的十月革命摧毁了马萨里克的幻想,十月革命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的阵营,并且俄国成为一个更加封闭的社会。

马萨里克在亲自经历过俄国革命之后,再加上深受柏拉图民主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了建立民主国家的主张,反对专制、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教育来增强人们的人文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和民主意识,而不是通过暴力革命强硬使人们服从。马萨里克不仅寻求自己民族的民主和自由,而且致力于推进战后整个欧洲的民主化和一体化进程,对欧洲的民主政治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马萨里克在推行民主化的过程中,非常关注共产主义。但他并不赞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并针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展开了持久的论战。《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社会学基础》是马萨里克第一本系统地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书,“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和反对者认真去看的书,这里面不仅有关于马克思的广泛思想,也包含关于恩格斯和马恩第一代追随者们的思想,比如拉萨尔、考茨基、施密特、倍倍尔、拉法格、列宁等等”①R. R. Betts ,“Masaryk's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26, p.33.。在这样一本重要的著作中,马萨里克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在批判的同时也阐述了他自己的思想。

二、马萨里克的非共产主义经济思想

马萨里克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不可行的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太过强调经济,而对共产主义中具体的经济管理、分配又缺乏系统的规划,致使马萨里克认为马克思根本就没有想好怎样实现共产主义,或者共产主义根本不可能实现。

马萨里克批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只是进行原则性的描述,没有对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措施进行规划,尤其是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空泛的美好的设想:“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马萨里克对“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进行了种种质疑。

马萨里克认为,社会中无疑首先关注的是产品分配方面的改革。什么能够分配?是分配生产方式、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吗?也有可能对政治、宗教权利教育进行分配和改革,即对婚姻法和家庭生活进行改革,这些问题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如何对这些进行分配,分配的标准又是什么?可以依据能力的大小、工作表现、商品的获利、它的有用性或根据相关需要进行分配。所有这些分配原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用。但最终问题是,这些决定分配的人如何评价这些原则:他们认为能力是什么?有用性的多和少又是什么?谁最终来决定分配?这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种分配是该国家进行呢,还是社会在特殊的经济权力下进行安排呢?在后一种情况下,在国家和新的、不知名的经济组织之间,它们的社会功能以什么进行区分?一些学者喜欢集体主义,另外一些人更倾向于自治的和联邦组织,包括在经济上也是如此。产品和劳动力怎样组织起来?是没有竞争吗?当然共产主义中没有竞争。与此相反,集体主义从自主性的角度来看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会改革竞争的方式而不是消除竞争。谁将是最后的财产拥有者?国家?民族?还是像教堂社团或类似于此的其它社会组织或者是个人?在马克思那里,我们没有发现关于谁和什么组织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论述。社会显然不能实现。如果是国家,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它将会消失,那谁会领导共产主义组织?共产主义的领域有多大?在马萨里克看来,类似的模糊和不清楚大量存在于马克思及其追随者的论述中。马萨里克认为,马恩后来在共产主义面前有所动摇,正如考茨基、伯恩施坦等人一样,他们期望在革命的帮助下能完全颠覆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希望革命褪去,借助于技术的、政治的和普遍的进步来促成社会的转变。

马萨里克认为,对这些问题的任意一个真正的回答最终都是关于人类生命的价值、意义、人类生命的终极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回答。在马萨里克看来,根本没有完全的平等,“我不是不喜欢平等,而是经验告诉我人类潜在的就是不平等的。环境也会对不平等产生影响。任何一种社会改革都是以达到人们最能忍受的不平等为尺度,法律能树立起平等的权力,但不能建立起每个人应得到的平等”①Masaryk,“The social question: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arxism,” Lewisburg: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1972, p.134、p.134、p.139.。马萨里克认为经济的共产主义有可能会使马恩理论陷入享乐主义,“马恩的伦理是享乐主义的,这是受费尔巴哈影响,也受法国唯物主义的影响,因为这些都预设了消费和人们的新需要”②Masaryk,“The social question: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arxism,” Lewisburg: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1972, p.134、p.134、p.139.。马萨里克认为经济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即使在未来也不可能。他仅仅把共产主义看做是一种社会理想。马萨里克指出:“社会主义运动,都是对资本主义的仇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滥用的敌视,在这种愤怒情绪的影响下,人们期望未来社会是美好的。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个关于观念信仰的典范。”③J. B. Kozák,“Masaryk as Philosopher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8, p.490.社会主义者不相信思想的力量,但他们尝试通过思想,通过道德的仇恨,去颠覆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马萨里克从来不认同经济平等,他说:“我反对共产主义,反对经济共产主义,我也反对性别和家庭共产主义。我意识到当今的不平等是破坏性的、不公平、不公正的,人们有的饥饿而死,有的果腹而亡,但我不认为一个社会仅仅经济改革是必要的,改革必然伴随着道德和文化的变革。”④Masaryk,“The social question: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arxism,” Lewisburg: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1972, p.134、p.134、p.139.在他看来,任何社会都是不平等的,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努力实现更加公平罢了,即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情况下尽可能公平地分配产品和完善社会安排。马萨里克意识到,任何社会改革都有一个假设条件:意识到社会旧秩序的落后,因此要抛弃它。新的社会秩序也会有不足,任何一个新的社会秩序都不会是完全完美和确定的,只不过会比旧秩序进步一些而已,每一个社会主义体系都会试图在新秩序中去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但人们通常宁愿去忍受旧秩序中的缺陷而不愿去尝试一种新秩序带来的短暂“牺牲”。

三、马萨里克的非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萨里克认为1842年马克思开始他的新闻职业时,他还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当他1845年写完《神圣家族》之后,他就开始为共产主义辩护,并用唯物主义为共产主义寻找一种哲学的论证。

马克思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在马克思那里,唯物主义确实是共产主义的基础。马萨里克认为,如果仅仅从唯物主义出发去寻求共产主义,那是一种消极的力量,人类只会陷入物质的支配中,人类最终获得的不是自由而是不自由,而只有通过积极的力量,即伦理道德中才能获得真正的个体性。最后,他得出共产主义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它依赖于唯物主义,也将是失败的。

马萨里克深受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注重经验的现象世界,拒斥现象背后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做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过程。在这种思想影响下,马萨里克曲解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

马克思把历史的发展过程归结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马萨里克看来,这是线性的机械因果决定论,在马萨里克的历史哲学中反对一元决定论,事情的发生都有起因,但他反对把起因归结为“生产条件”,起因没有如此简单,不是像马克思唯物主义所说的,一切都由经济决定,它是与环境、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正如相同的起因不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一样,马萨里克说:“除了多样、复杂的因果之外,我们必须观察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必须仔细区分哪些因素是一直起作用,哪些是偶尔起作用、哪些因素在一定的时期内起作用,哪些只发挥一次作用。我们必须测量,或者至少估计它们发挥作用的强度,看看哪些因素是实质性的,哪些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对此我们要非常关注那些实质性的因素。”①J. B. Kozák,“Masaryk as Philosopher,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8, p.35、p.484.历史发展不同于自然的机械运动,有着复杂的因果关系。“现代哲学的很多偏差在于仅仅努力寻求一种确定的科学形式和方法,例如唯物主义、自然主义、一元论等,它们都是要确立一种机械的过程,寻求唯一的统治,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它的内容。”②J. B. Kozák,“Masaryk as Philosopher,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8, p.35、p.484.马萨里克认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精神,哲学是建立在多种学科合作的基础上的。

一方面,马萨里克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他也反对把社会看做是自然过程式的进化发展,反对对科学的过度崇拜。他认为,科学不仅在自然领域处于支配地位,现在已经逐渐深入到社会领域。不可否认,自然科学是有用的,社会法则、社会组织和发展的法则必须建立在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学甚至宇宙学等都会为社会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线索。自然科学仅仅为社会学提供类比法,“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马克思恩格斯从黑格尔那里得来的,这样的有机假设通常会使社会学家运用个人有机体的类比法简化社会和政治难题。在这里,没有集体意识只有个体意识。在自然科学领域,达尔文发现了进化论。对于马萨里克来说,他相信进化论,相信人类历史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反对达尔文所认为的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由适者生存原则所决定的,这样的原则运用到哲学中就是人反对人的战争以及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斗争。

马萨里克反对把历史过程看作是马克思那样的阶级战争,也反对看作是像达尔文那样的人们之间尔虞我诈的战争。社会发展不是阶级战争也不是经济战争。阶级结构并不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简单,不是经济基础就决定了不同的阶级,也不是资产阶级社会就都是罪恶的而无产阶级就充满了美德。马萨里克认为,马克思也被自己的辩证法误导了,马克思没有正确地分析资本主义,他对资本主义的理解是片面的、狭隘的,所以才得出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对立的结论。他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片面理解,使得它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切断了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所主张的一个关键点是阶级革命,这也是马萨里克批判共产主义的一个着手点。除了这个革命实践之外,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理论学说,和宗教理论没有差别。但这种实践更是一种暴力行为,而马克思对此并没有任何顾虑。“马克思把无产阶级当做革命的主体,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影响,把‘人道主义’化身为阶级,进一步的在马克思的领导下化身为群众。革命将是一场血的运动,意味着杀戮。马克思把血的运动认为是政治。”③T. G. Masaryk and Erazim V. Kohak ,“Reviewed Work(s): The Social Question: 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arxism,”Contempor Sociology,Vol.3,No.1(January,1974),p.26.马萨里克认为使社会状况走向良好局面应该是改革而不是革命,“革命在今天来说是很庸俗的,……旧的方法不会产生出新的东西,革命是一种非常老的方法,我反对革命,相反我相信进化和通过细微的工作取得进步而实现的社会改造,而革命是一场运动,是一场赌博,我不相信机遇和奇迹,我是一个十足的决定论者而不是宿命论者”①T. G. Masaryk and Erazim V. Kohak ,“Reviewed Work(s): The Social Question: 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arxism,”Contempor Sociology,Vol.3,No.1(January,1974),p.26.。

马萨里克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隐含着一个教条主义,那就是和革命连接在一起的非道德,当他们获得权力时,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们将会放弃革命的否定性而保持绝对的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性。马萨里克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并且唯物主义也是过时的,共产主义也是更新版的庸俗主义。在马克思看来,对于建立共产主义新世界,只有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而马萨里克认为,我们应该停止这种批判的游戏,而应去勤恳地工作,获得一些社会正义的措施。这里没有完全的新世界,只有改良过的世界。马萨里克支持自治和联邦制,他认为共产主义,不管是在经济上、智力上还是性别上的设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对马萨里克共产主义思想的评价

马萨里克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提出种种质疑及批判,一方面在批判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理解,因为,批判也是接近真理的路径;另一方面,马萨里克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很多批判并不成立。

马萨里克批判马克思是“经济共产主义”,并从物质财产分配角度对共产主义提出了种种质疑。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马萨里克还是没有超越资产阶级的视角,“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成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而马克思认识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整个经济运行的有机体,缺一不可,所以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已经超越物质产品的分配,而是基于生产方式展开的,马克思说:“在所谓分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页。“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马克思对正义以及共产主义的理解建立在生产方式基础上。

马萨里克批判马克思只强调经济、物质,而马萨里克忽视了马克思也相信过黑格尔的理性主义,甚至认为理性是事物的最高本质,但当马克思走进现实生活时,他发现物质利益在现实生活中才起决定作用,而不是理性。马克思是在一次次的理论思考与现实考察中得出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于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概括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也正是马克思作出这样的总结后,招来很多批判,认为马克思仅仅强调经济生产,历史就是经济决定论。恩格斯对此也进行过回应:“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马萨里克批判马克思在阐述共产主义时仅仅进行原则性的介绍,没有具体的措施,马克思也反对抽象的共产主义原则和理念,而现实的经济生产和实践活动就是马克思拿出的达到共产主义最实际、最具体的途径和措施,马克思深刻地知道只有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达到共产主义,政治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来说明的,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分配、平等、管理、国家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脱离经济基础,仅仅强调伦理、爱等抽象的道德价值都是虚无。马萨里克没有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总体思想,仅仅片面地从经济某一方面开始质问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显然二人的思路不同,必然不会有共同的交汇点。

马萨里克用实证主义方法,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进行机械决定论的解读,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僵死的事实的汇集”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有机社会理论。也正是缺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马萨里克走向了唯心主义,甚至认为个人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马萨里克认为历史是个体人的历史,“因为只有人有思想,而国家、民族、等级和群众并不会思考,只有个体的人是有思维的。人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平等,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杰出的个人领导的,这些人在品德、勇气、智慧和勤勉方面都非常突出”③R. R. Betts ,“Masaryk's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26, p.41.。马萨里克认为,历史是个体思考者的历史,它必然以道德为基础。在马萨里克看来,“马克思主义致命的错误在于他的理论充满了的非道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试图去消灭正确和错误以及从历史中去除道德论。”④R. R. Betts ,“Masaryk's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26, p.41.伦理在政治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国家有它的伦理基础,共产主义社会也必须是以伦理为基础的,他甚至认为革命不是社会发展引起的,而是一种社会的暴力伦理问题。显然,马萨里克在唯心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强调伦理、道德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没有错误,但直接把伦理道德甚至个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则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萨里克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实质,但无论马萨里克批判马克思正确与否,都不能掩盖马萨里克哲学所产生的伟大影响,他的思想成为捷克社会民主和现代解放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政治思想和社会运动,他的思想遗产已经成为西方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萨里克同马克思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马萨里克在当时国际形势及保全本民族利益的处境下主张的是激进民主主义,他试图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主体,他把政治看做是不受经济基础决定的独立部分,无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主张走向政治本体论。他反对暴力革命,把阶级主体看做中性的,消除阶级的革命性。马克思则站在全人类解放的视角,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变革政治等上层建筑,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有阶级革命,但一切政治变动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历史就是这样逐步向前发展。共产主义并不是马萨里克所说的仅是一种理想,而是实际的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态,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态的现实的运动”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很清楚也很实际,它不是虚幻的人类理想,而是人类历史所走的每一步及当下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所构成以及所指向的现实运动。正因为如此,我们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诗歌集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