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018-07-21 10:59赵庆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赵庆军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对语文教学的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如何发挥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体能动性

引言

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比较被动地接受学习,这不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能动性。为提升学生在语文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一、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没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而新课改的实行给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讀能力。[1]

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因为传统教育方式和升学考试的影响,一直是令广大语文教师和小学生头疼的问题。虽然新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使得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考试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对阅读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阅读停留在文章的分析、主要思想、文章写作特点等层面的研究。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一般都是教师带领学生认知字词,画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或者让学生自己先看文章,然后教师说出他们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文章重点所在,再者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这对正在积累基础的小学生来讲,明显巩固了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但是却极大地限制了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发散思维的养成。[2]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

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但是本次新教育改革将课堂的目的性变得更加明确,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况来说,以往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初级阶段,本身意志力薄弱,注意力较分散,况且课本内容本就枯燥无味,再加上老师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和学习无关的事物上去。更有甚者,还会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消极懈怠和厌烦的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小学语文工作者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方向。比如在学习《燕子》一课时,老师可以先不急着去讲解课文内容,而是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慢慢引入课文。还可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遇到的燕子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然后问学生知不知道燕子以什么为食,以及燕子生长的区域。小学生大多对这些知识比较陌生,然后老师再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这篇文章。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带着问题,学习起来会更加充满动力。其实对于现行的语文教材来说,其中的内容相当丰富,课文内容五花八门,只要老师能将它们稍加修饰,以另一种趣味性更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一定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语文知识。

2.通过任务教学扩散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能影响其阅读水平,因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般在学生阅读前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不仅能提升阅读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文《金色的草地》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先布置阅读任务,提出问题:“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同学们平常会在草地上怎么玩儿?”等,要求学生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给出相关答案。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并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训练自己的语感,以及带着问题才能集中精力去寻找答案。因此,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仔细阅读,便会知道草地之所以会变颜色,是因为蒲公英可以张开也可以合上,当蒲公英张开时,草地就是金色的;当蒲公英合上时,草地就是绿色的。这样,通过设置疑问、解答疑问的形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还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存在,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味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那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尊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不同,对同一篇文章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深入探究小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还要积极拓展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量。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阅读水平差的学生,可以放低要求,先保证阅读的有效性,然后依据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提出不同的阅读任务,使学生保持强烈的阅读热情,进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并将自身的主动性发挥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进行后续语文学习的关键,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打好阅读基础,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出其主体能动性。通过任务教学、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等方式,不仅能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出来,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3]

参考文献

[1]何小军.谈小学语文阅读情感生成[J].江西教育,2015,(30):51.

[2]李志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新课程·上旬,2015,(8):54.

[3]李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67.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