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加工制造业将以“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为导向,全面向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不难看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已是重中之重的任务,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则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方面依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往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能力。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也正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试图尝试通过学校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好的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关键词:工学交替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学生的培养与岗位的需求实现“零距离”,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与此同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等,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体现,真正实现了“引厂入校、引技术入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有利于培养“新时代”下高质量、综合型技能人才,为更好的服务地方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学校招收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学生,企业提供学生生产实践的岗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使教育更具完整性。
2.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学生可以在企业特定的岗位接受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了实际生产技术和工作本领,提高了企业文化素养,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了社会竞争力。
3.在保障课堂教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技能训练,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岗位对接。
三、“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历及理论水平不占优势的不利状况下,要充分发挥企业实践能力的优势。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目前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即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另一方面,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可以迅速适应用人单位要求,根据用人单位所需岗位及时调整实习内容,大大增强了社会竞争力,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了就业压力。
2.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及时共享
我国职业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教学与实践脱节,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校不能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设施设备)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紧紧的使教育与产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学校可以按照企业岗位所需,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等,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避免造成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不符的现象。
3.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
入学即意味着就业,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在学习期间就很好的完成了学校到企业的过渡,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领域,熟悉工作環境,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应用型、实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教学所需的设施设备、师资,减轻了学校的压力,减少了资金投入,并提高了办学的效益。
4.增强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我国是制造大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有些企业特殊的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更是捉襟见肘。“工学交替”合作办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校企双方通过特殊的“约定”,可以为企业储备所需人才,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四、健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1.健全的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保障。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学校与企业应建立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在教学资源、师资共享等方面应“互帮互助”。共同制定人才培方案、人才培养标准、考核标准等,逐步完善管理体系。
2.严格协议保障
为使“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必须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在合作教育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在经费保障、劳动保护、违约责任等方面也要达成协议。在实施过程中,特殊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实施。
五、“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把工学交替与学生创业有机结合起来。“工学交替”不能过于依赖企业,要开拓思路,充分挖掘学校教育主体的潜能,多角度、全方位拓宽“工学交替”思路
2.完善“工学交替”评价体系。在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用过程性评价、自评、互评等评价体系,评价要点要涵盖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评价意见要涵盖社会、企业、学校及家长四方。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竞争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缩短就业适应期。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技能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70-72.
[2]梁南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3]卢坤建,温和,郭剑英.“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