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业技校开展“机床夹具设计”教学

2018-07-21 16:44唐胜民肖敏谢远辉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师能力差异化教学方法

唐胜民 肖敏 谢远辉

摘 要:本文介绍了“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重要性,推荐了教材选择,对于教师能力及教学方法运用做了说明,根据中技学生与高技学生接受能力区别,提出了差异化教学内容,最后举例说明钻孔夹具教学重点。

关键词:机床夹具;教师能力;教学方法;差异化

职业技校生源大多是中考落榜生或高考落榜生,基础较薄弱,欠缺必备的数学及力学知识。机械类专业课教学中凡是用到有一定难度的数学及物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学习都觉得吃力。由此看来,职校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除了贯彻由易入难基础课先行等基本教学原则,还应该本着用有所学的要求,适当选择一些难教难学但有利于提升学生成长空间的课程。笔者就“机床夹具设计”在职业技校的教学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体验谈谈心得体会。

一、教材的选择

教材要有利于因材施教,不宜过难也不能太易。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引领学生进入一个难易适中的学习领域。笔者认为薛源顺主编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重印的《机床夹具设计》,是兼顾了大多数中高技学生接受能力的好教材。

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好“机床夹具设计”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机械类专业知识,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具有一定的机床夹具生产实践经验。对教师的要求显然较一般基础课教学要高,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民办类职校虽然想开设这门课程,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教师只好作罢。因此,职业技校在未来的日子里必须培养一支能打硬仗擅于攻坚克难,又满足社会需求的职教队伍。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容易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笔者认为一名职教教师能否用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去表达抽象化的知识,往往会成为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教师应该知道六点定位规则的应用是“机床夹具设计”的起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这些定位方式呢?其实,生活中很多例子都是可以进行对比思考的,比如门页等,学生可以思考这些日常用品是如何进行转动和定位的。总之,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如PPT等)完成机床夹具设计教学。此外,还要注意随时补充学生学习时所欠缺和遗忘的公差配合、金属材料、机械制图等机械类相关专业基础课知识,并结合机床夹具所用原件进行具体形象的讲授。如何选材、零件间如何配合、如何确定零件精度、制图有何特点等知识,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机械知识起到复习、总结、提高的作用,帮助其理解机械零部件间的内在联系是如何建立并发挥其功能的,对深化认识机械制造的全程有重要的作用。

四、关于差异化教学

中技与高技同时开设“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教学要求肯定不一样,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采用的教学方法自然也有所区别。

1.中技生

(1)掌握机床夹具制造的基本原理(六点定位规则)。(2)注重学习单个夹具元件的作用及元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重点学习车铣夹具。(3)会组装维修机床夹具。(4)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以了解为主,要求不宜过高。(5)学期计划课时为40~60学时。

2.高技生

通常高技生较中技生年长,有一定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接受新知识能力强于中技生,因此,除了学习掌握上述中技生学习内容,还要有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常会安排一次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每班人数,每组5~8人为宜,组员间要有学习探讨的气氛,选择学习认真、成绩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每组给定不同的零件图作为设计任务书。提出如下任务要求:(1)手工绘制零件图。(2)手工或AUTOCAD绘制夹具零件图、总装图。(3)有选择性地编制教师指定的夹具零件加工工艺。(4)绘制夹具总装立体图。(5)设计计算说明书,打印相关图纸及文档。

完成学习任务时要防范学生抄袭,勿使学习过程流于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夹具定位元件的设计、影响夹具精度的尺寸和公差、夹紧方式的选择、夹紧可能产生的受力变形等难点知识进行引导把控。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参与者、组织者,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于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切忌熟视无睹,要更多地关心他们,耐心指导,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任慕華.机床夹具设计研究[J].机电信息,2010(12).

[2]许爱玲.机床夹具设计方法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8(8).

[3]徐雷,殷国富,胡晓兵,等.机床夹具设计资源库构建方法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5(5).

作者简介:唐胜民,江西赣州人,研究方向: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教师能力差异化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幼儿舞蹈教育对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研究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