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整合探究

2018-07-21 12:14邢连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特性信息技术

邢连发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的特性,其次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现状,最后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积极意义,旨在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提供理论依据,并促使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特性 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课程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特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注重科学启蒙的课程,其宗旨是培育科学素养。而培育科学素养需较长时段的学习,因此我们宜从小抓起,始至儿童阶即可开始教学培养,且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对科学素养的形成极具关键性。

小学科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等特征,并在保护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适时培养学生认知日常化的科学知识。该课程的教学不仅提升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与创造力,而且促使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学习理念。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观与自然观,最终实现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为未来发展铺就一良好基础。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现状

1.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使用不当状况

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虽然具备信息素养的教师日益增多,日常教学也多尝试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但是却时常出现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不当状况。即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未经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反之将探究结果直接性展示出来;或者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当,以静态形式将适宜动态展示的教学内容展现出来。此类教学方式极大程度上的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育

儿童本质上是极具主动性的群体,其易受兴趣与需求的影响。由此知,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极其重要。这与实际教学中恰恰相反,因教师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完成性,忽视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育,通常采取只是教师单一展示实验并给定一实验结果的方式进行教学,该方式很大程度上的减少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以及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养成。

3.存在抽象实验无法在课程中呈现的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进行科学素养的教学并归纳出结论的方式有助于小学科学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深入理解。但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存在部分较抽象性科学知识,只能通过教师直接的口头讲解或利用原书本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一类型科学知识不仅超出该阶段学生认知特性,而且还极大地影响学生知识储备力与科学素养的养成。

4.小学科学课程课后缺乏及时的交流反馈

因科学课程在整体的小学教学课程中长期以来始终是“非主科”类别,所以学校教学较缺乏重视。一方面是学生对该课程的参与度与重视度较为缺乏,曾数据显示,一节科学课堂中学生实际参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比仅占25%,而学生回答问题占30%,老师讲解等其他部分占大;另一方面是小学科学无具体的参考标准与及时的学习反馈,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能力情况的认知,又因该课程无相应课后作业练习与考试审核,最终对其重视度则更低。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积极意义

1.通过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的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反之,缺乏兴趣投入的强制性学习,将从根源上阻隔学生探寻科学知识的向往。因此,一堂优秀的科学课程,必然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通常可采用图片、音频、动画等具生动性、情境性、活力性以及趣味性的内容作为课堂导学的开端。即在课题开始前巧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吸引学生關注力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种导学方式既从生理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性,又从时间上给予学生一良好过渡期,促使学生兴致勃勃的直接由课堂懒散状转向课堂学习状。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现实验操作过程的方式更为形象直观

多媒体所展示的实验操作过程具安全直观性,且突破时间、空间与实验设备的限制,最大程度上开展各个环节的实验,将课堂中难以操作或极其复杂的实验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真正做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复杂为简单的效果。例:讲解塑料袋的制造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现塑料袋原料的生产、加工、销售与最后回收降解过程,使学生了解塑料袋的制造与消解全过程,最后养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3.有助于节省课前准备时间,并扩充课堂教学内容

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缩短了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中所授的重点教学内容完全可通过PPT、文本、视频等展现出来,由此,课堂教学板书时间直接缩短或省略,更有助于教师力抓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补充极为丰富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在课外有意识搜集的与适宜教学的音频、视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放映,也更好地减少了多抽象知识的语言表述。

结语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既有助于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促使科学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甚至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该模式的运作也需全体小学师生的深度重视与参与。

参考文献

[1]赖国权.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科学课程整合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10):151.

[2]陈绍颖.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8):225-225.

[3]卜玉春.浅淡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6):275-275.

[4]马维红.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82-182.

猜你喜欢
特性信息技术
声音特性的识与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正确认识声音的三大特性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色彩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