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峻青
摘要 心身医学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一个医学科学分支。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身心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治疗是对西医治疗的有力补充,能够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缩短病程,安全可行。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心身疾病;治疗
心身疾病是当代新兴医学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一个医学科学分支。广义的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狭义的心身医学,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的学科。
心身疾病的西医治疗
对心身疾病的治疗,西医以抗抑郁药的使用为主。例如新一代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百忧解、舍曲林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闲境、易激惹、沮丧情绪等,间接改善患者的行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可服用谷维素以调节间脑功能,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为心理治疗创造条件。抗抑郁类药物(SSRIS及SNRLS)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恶心、腹胀、胃出血、消化不良)、肝毒性、体重增加及代谢异常、心血管问题(心率、QT間期延长、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系统症状(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障碍、低钠血症,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癫痫阈降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认知障碍)、泌汗、睡眠障碍、情感症状(情感平淡、心境转相、反常反应)、眼部症状(青光眼、白内障)、高泌乳素血症等。新一代抗抑郁药物被认为较过去的药物更加安全,已成为广泛共识,尽管如此,长期使用仍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有替代治疗策略,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心身疾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常用的4个经方及体悟:①温胆汤:组成为半夏、茯苓、甘草、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小、心惊胆战均可服此方。症状为胸闷心悸、高血压、腹胀等。②小柴胡汤:组成为柴胡、半夏、人参、黄芩、甘草、生姜、大枣。治疗抑郁症、疲劳综合征等。症状为烦躁易怒、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③大柴胡汤:症状为代谢综合征、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治疗X综合征、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早搏或房颤。服人参或炙甘草汤后症状不缓解腹胀者、支气管哮喘之咳喘伴胁下硬满者适用。④麻黄附子细辛汤:症状为失眠、嗜睡f晚上不眠,白天嗜睡)。动作迟缓、对外界环境不敏感、皮肤粗糙、无汗等。此外可以配合太极拳及八段锦治疗。
心身医学的发展过程
现代心身医学的产生经历着心身合一——心身分离——心身合一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类认识健康和疾病的发展过程。《黄帝内经》中阐述了关于“神形合一”的理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描述了心理和健康的关系。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也提出性格和情绪对人类健康和疾病具有重大影响,并指出整体论思想。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心身医学的研究才开始萌芽,逐渐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1935年起,美国的精神科医生邓巴研究了患者性格与疾病的关系,发表了关于心身关系的论著,1938年,写出《情绪与机体变化》,出版了世界上第1本心身医学杂志,1944年创立了第1个心身医学学会,从此确立了心身医学的研究基础。
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
近代心身医学的研究发现,一切心理应激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再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可通过边缘系统、下丘脑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导致相关脏器功能活动过度或抑制。自主神经反应通常是作为一种保护机制防止机体受损,但是这种变化过于持久或强烈时,使机体失代偿就可能导致脏器的器质性损害。
内分泌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各种内分泌腺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过程,它们本身的功能又受下丘脑调节,还可提高反馈作用影响上一层的调节系统,形成相互制约和不断平衡的复杂联系。所以在心理应激的作用下,也可通过内分泌系统引起机体的各种变化。现代研究表明,各种情绪状态的改变,不仅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腺活动,而且伴有神经递质和肽类物质改变。
心理应激状态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动物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应激状态下,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降低,吞噬细胞活动减弱,T细胞成熟的速度延缓,从而削弱机体抵抗力。以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一旦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受损,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心身疾病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可以辨识虚实、扶正祛邪,对症施治,对治疗心身疾病开辟新的治疗办法,是西医药治疗的有力补充,并可适当、适时减少西药的剂量,后期临床症状控制良好,可以尝试停止西药以中医替代治疗。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身疾病是一种可以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缩短病程、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共赢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