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霞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陶始于宋而盛于明清。历代名工巧匠,穷毕生之力,使紫砂生产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紫砂文化的精髓在于代表着宜兴陶瓷文化的技艺,主要表现在紫砂壶的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和篆刻等方面,传统技艺的语言包含了太多的艺术成就。紫砂艺术在我国浩瀚的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文化底蕴的结晶。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的一种实用器具,因其悠久的制作历史和古朴精美的艺术造型成为目前收藏品中一种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对于紫砂制壶人而言,艺术和人文是一生之所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容便成为了壶艺创作的题材元素。以《鸾凤和鸣》壶为例,该壶气韵亨通、端庄典雅,在注重造型艺术的同时,更充分地融入传统“吉祥文化”等内容,使之内涵丰满,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均流淌着吉祥、如意的韵味,令人爱不释手。
《鸾凤和鸣》沿袭了经典款式的饱满圆润,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又不失古朴,神韵之力作,该壶选用上好的紫砂泥精心制作,细腻的胎质,莹润的质感使人眼前一亮,给人以愉快的心灵享受。提梁线条收放有度,很好的展现了作者的制作功底,也为该壶在整体上增添了一抹亮色,精致而美好。该壶提梁形态设计独特, 用抽象的凤的形象来诠释壶的意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鸾凤和鸣》壶身巧妙地运用线条装饰,线条装饰在我国陶器、瓷器等工艺美术品赏的使用可谓源远流长,在这些器具中线条的装饰可谓源远流长,变化多端,其中曲线、直线、抛物线、弧线、折线等都随着造型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线条,都是为紫砂的装饰奠定基础的,紫砂线条的审美都是在变化的过程中相对适应的。
紫砂壶要“有肩、有肚、有脚”这三个要素,壶体便有稳重安定感。作为紫砂艺术的壶艺作品,以古代美学风骨的概念,亦是骨肉亭匀的结构空间,成为紫砂艺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说,要求作品富有神采、空间结构有机合一。人有骨骼支撑才能站立起来,紫砂壶也应有“骨肉”的连结,才会展现出风韵。作为壶艺作品的结构内容,这两者的结合要求作品有组织、结构的魅力,充满正能量的艺术气息,充沛的思想内容,并能传达出形象艺术美感。风骨就是形、神、气、态所表现出来的。
《鸾凤和鸣》制作成功,是经过多年对紫砂壶创作的理解和探索,合理掌握线条,局部轮廓,整体的协调统一,加之常年制作经验的积累及审美观念和眼光的提升,使该壶具有雄浑、空灵、气韵、美感,达到实用性和美观性的有机统一。
《鸾凤和鸣》
《鸾凤和鸣》 整壶圆线互济,造型大方简约,细节精致不凡,一丝一毫的细微刻画,使得整器舒缓润泽,更显玲珑体态,叫人览之舒目悦心,爱不释手。在泥与火的淬炼下,《鸾凤和鸣》越发显得温润如玉,似佳人肌肤,细腻光滑,更沐浴春日阳光,折射自然之美色。纵观此壶,壶身虽圆润,却超越了规整陈式的舒服,呈现一种更赏心悦目的标致,壶腹微鼓,然后以壶身为中心扩展四周张力,亭亭玉立。提梁不仅美观实用,更展现出非比寻常的霸气风度。提梁拉伸的跨度,延续着漫长历史文化的张扬力度,不仅流露出一种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紫砂陶工艺品,在前人的努力下已名扬四海,我们后辈,作为紫砂从业者,都应该感到自豪和荣幸,为把紫砂事业继续发扬光大,让这枝独秀之花开放得更加光辉灿烂,我们都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素质,总结和研究传统技艺,汲取其他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探索新路,努力创新,开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