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7-20 07:38黄菁菁
中小学校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培训者对象校长

□ 黄菁菁

一、研究背景

校长在学校扮演着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四重角色。为更好地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提升管理治校的能力,我国于1999年下发了 《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对中小学校长培训作了详细的说明和相关规定。因此,做好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对促进中小学的发展和提升中小学校长本身的能力水平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现实问题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校长的管理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以更好地推进中小学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校长的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清晰、有效地分析这些问题,文章将从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形式、培训考核评估体系以及培训者能力等五个方面展开。

(一)培训需求调研比较欠缺

在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之前,培训机构或培训者应对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校长进行必要的需求调研,诊断、分析校长的实际需求,把握其参与培训的动因,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培训对象制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然而,培训机构在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之前,往往没有对培训对象进行相应的调研、访谈等前期数据信息的收集,缺乏对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同时,由于培训机构本身不具有一线实际工作经历,因此,容易导致其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不能够 “对症下药”,解决中小学校长工作中的 “疑难杂症”。一般来说,培训机构通常直接以通用的、经验式的课程内容展开培训,导致其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削减了培训对象学习、参与的热情,使其培训质量和实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此外,当前中小学校长的 “培训以行政推动为主,忽视校长的主体需要和校长的自身发展,缺乏校长的主体参与”。[1]所以,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前的需求调研,把握他们的培训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行政推动下的这种普适性的培训既不利于形成轻松、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影响了校长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削弱了培训本身的存在价值。因此,对培训对象进行需求调研分析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培训课程针对性不强

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课程针对性不强、实践课程被忽视、课程设计灵活性差、内容缺乏前瞻性”。[2]培训课程作为培训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它的设计将对培训的效果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然而,作为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机构,它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缺乏中小学校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工作经历,因此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容易按照主观意愿和经验判断,安排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这种课程的安排忽视了中小学校长的工作特点,中小学校长培训结束后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国家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但在实际培训中,培训课程的设计开发不能过度局限于国家标准当中,由于地域、培训对象的不同,其实际产生的培训需求也会呈现出差异化的特点。然而,鲜有培训机构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课程的开发设计。有研究指出 “一些培训机构并未根据校长需要,而是根据主讲教师的兴趣安排内容,学用分离,从而使培训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3]

(三)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有学者指出,“校长培训大多以课堂为中心,学习者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静听状态。师生之间、校长与校长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不太符合成人的学习规律”。[4]在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时,不仅要考虑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也要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对于不同层次的校长培训来说,由于其培训需求的差异,培训的内容也存在不同;因此,培训机构应结合培训需求开发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方式。目前,对于不同培训需求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仍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专题讲座为主,同时辅以案例分析、研讨等形式。这些培训方式,仍然传递的是一种相对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参与讨论为辅。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培训机构如果过于保守而忽视创新、拓展培训方式,那么培训对象所接受的培训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依然会面临很多困难、阻碍,甚至影响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和规划。因此,培训机构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给培训对象传播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潜移默化地提升培训质量。

(四)培训考核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对具体的考核评价主体、考核评价指标、考核评价程序以及评价方法均没有明确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缺乏来自内需的动力,被动式地参与培训,同时培训结果的优劣没有建立相对应的升职、奖惩规则,使得培训转变成一项任务,而不是源于校长本身对提升自我能力和教育理念的强烈需求。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效果一直难以取得明显且有实质性的突破。因此,需要对中小学校长的日常培训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其记录保存,作为评先、评优、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全面创新和系统建立灵活、高效的学习机制,不断增加校长学习的外部动力,激活其学习‘内驱力’”。[5]

(五)培训者队伍有待加强,素质有待提高

培训者是指专门面向中小学校长,为其进行培训的工作人员。有专家认为,培训师资队伍主要采取的是专兼职相结合的形式,从其人员组成上,将其概括为:“一是专职的教育与管理培训者;二是聘请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三是兼职的资深中小学校长;四是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6]有学者通过调查分析指出,“广大校长对培训者的期待,由最初的基础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最新知识的传播者、校长工作的指导者和校长交流平台的搭建者”。[7]从接受培训的校长持有的期待来看,培训者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正在逐步地发生转变,培训者需要认识到这种转变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技能。此外,从培训者角度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还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培训者和培训对象的关系不平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和培训对象之间的关系较为常见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影响下,培训者容易忽视培训对象来自一线工作的特点,进而错过运用中小学校长们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案例研究、学习的机会。

第二,培训者缺乏对培训对象的了解。由于培训机构未进行前期的培训需求调研,对于培训者来说,每一期的学员都大同小异,都可以用统一的课程内容进行讲授,都可以用一贯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严重降低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培训者的培训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对于培训的知识,培训者大多还停留在传统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上,缺乏对教育领域最新成果的引进和深入剖析,不利于校长们更新他们原有的教育理念,使培训效果停留在不断巩固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这种培训带来的效果,不能为中小学的发展创新提供助力作用。

第四,培训者对培训模式的选择倾向于传统方式。培训者在组织培训时,采用的模式较为单一,不能激发校长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缺乏双向互动。

三、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重视受培训者的需求调研

对培训对象的需求调研活动,是确立培训目标和设计培训课程的基础。在进行培训时,培训机构应该通过对培训对象的调研,分析其目前的现状和预期达到的理想效果,进而明确校长的培训需求,有方向地为校长提供适用、有效的培训,让校长在培训中真正学习、了解提升学校管理和发展的方法、技能和知识、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机构在进行培训需求调研时,可以借助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培训对象的信息。在收集信息之前,培训机构需要合理设置问卷和访谈提纲,使反馈的信息比较全面,能够涉及校长原有的知识基础、技能、培训目的以及工作中的困难等。信息收集后,可按照下图对校长们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展开分析。

图1 培训需求分析

(二)建设科学的培训课程

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是培训对象最直接可感的内容,是培训价值的承载方式之一。培训课程要包含多层次的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构建引领校长专业成长的课程内容。也就是说,在构建培训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培训层次的校长的需求,课程体系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具体而言,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层面:课程分层次,内容有针对性,课程重实践,课程有新意。

第一,培训课程分层次。我国的校长培训分为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校长研修三级,因此,要结合培训对象的层次,设计具有差异化和灵活性的课程。由于任职时间、所处阶段、个人经历以及地域等方面的不同,接受培训的校长在知识基础、技能水平、经验、观念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培训者需要重视这些差异,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以便给培训对象提供更适合其接受能力水平的培训内容,使学员能够收获自己真正需要补充的知识。

第二,培训课程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培训内容针对性的设计需要基于对培训对象的了解上进行,通过对受训校长的调研,发掘、提炼其培训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同时,培训机构除了提供传统和理论基础的培训课程外,还应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结合不同期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适时开发设计新的培训课程内容或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完善和修订。简而言之,培训课程的内容不应该是一尘不变的,不是僵化的,而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精准定位服务于中小学校长,使培训对象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知识,真正提高培训效果。

第三,培训课程要重视实践性。培训课程的安排在兼顾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顾及课程的实践性。借助培训课程中涵盖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以及模拟情境的创设,能够为中小学校长实际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第四,培训课程要有新意。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教育领域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提供培训的组织机构,要有发展的眼光,及时、迅速地更新相关知识,为一线工作的校长传授新的模式,带来教育新的发展和变革。同时,要注重对校长的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并内化。

(三)创新丰富培训形式

培训课程的形式对激发培训对象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较为常见的仍主要是讲授式、专题式培训,这些方式容易使培训停留在理论研讨层面。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的实践性,有学者提出可以从培训方法的实践性出发,借鉴德国的培训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在培训机构听课学习;二是返回本地区,与参与学习的校长组成小组进行交流、研讨;三是回到自己学校,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完成课题研究;在这期间培训教师还要到学校进行具体指导。[8]德国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模式更多地发挥了中小学校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强了校长之间的交流和培训教师对培训学员的具体指导,使学习的知识能够真正和实际工作产生反应。

无独有偶,在我国一些地方开展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中,为了增强校长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研发了 “现场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参与培训的校长到不同的中小学,通过实际的观察、访谈等形式,学习所在学校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反推自己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实地锻炼的模式,切实提高校长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指导,帮助校长更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产生的困惑。同时弥补和满足其在培训结束后所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培训机构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提高校长们参与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完善培训考核评估体系

对培训进行考核评估,不仅有利于检验学员的培训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训机构从中发现不足,改进培训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提高双方培训的实效改革发展和校长个体的需要,增进培训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9]

可从 “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四方面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10]能够有效把握各个环节的培训质量,及时进行反馈。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考核评价模式。结合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考核评估体系不仅包括对培训校长的考核,同时也应涵盖培训机构的考核,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确定考核标准。通过制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考核标准,提高各单位对培训的重视,使培训考核有据可依。

第二,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培训评估考核的指标从培训机构来看,可以从需求调研、课程计划设计、培训方式、组织管理、课程内容实用性、学员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从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校长来看,考核指标可从理论知识、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具体如表1、表2所示。

第三,确定评价主体。中小学校长培训主体可来自培训委托单性。“中小学校长培训评价最终目的是达到中小学校长培训价值增值,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有效地满足教育位、培训承办单位、学员以及第三方中介机构共同参与评价。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表1 培训机构评估指标及权重

表2 培训学员评估指标及权重

第四,确定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的选用上,从培训的过程着手,对每一个环节的培训效果进行了解和把握,使评价考核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第五,完善校长选拔晋升渠道。将培训作为校长职业发展通道中的一环,同时强调培训考核效果在校长选拔和任用中的重要性,“完善政策导向,增强培训的外在力度。”[11]

(五)强化对培训者的监管和培训

培训者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培训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因此,重视培训者能力素质的监管,对于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效果也将带来巨大的益处。

首先,培训者应具备“案例研究能力、情境创设能力、对校长的专业发展设计能力以及研究成人学习并开发成人有效学习方式的能力”。[12]通过案例研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训对象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把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明确其中的核心要点,进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直观的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由于成人学习方式的特点,培训者要加强自身对培训对象的研究,了解其特点,运用合适的方式有效地开展培训活动,如课堂报告、团队合作等形式。

其次,培训者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要与培训对象建立平等友好的对话氛围,鼓励培训对象讲出自己的疑惑,分享自己的经历,提出自己的见解。良性的培训氛围有赖于培训对象和培训者的积极有效互动,培训者要引导创建鼓励、真诚沟通的环境,对发言者给予表扬和赞许。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校长来自工作一线,他们本身的教育管理经验就具有成为案例开展研究的可能和价值。因此,培训者要善于发掘,结合讲课的需要进行积极引导,带领校长们一起研究案例、分析案例,创设情境,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培训者作为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授者,更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能有 “啃老本”的心理。培训者的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到中小学实地参与的形式,亲身感受学校管理的过程,协助校长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注重增强自身对新观念的更新意识。总的来说,加强对培训者的监管和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校长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机构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培训者对象校长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从教师到培训者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教师培训要有“场”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