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算人才
我们往往把人才定义在技术领域里面,但是一个企业的人才,绝对不局限于技术领域。只有当每个岗位都有人才,企业才真正拥有人才。
以前我们招过一个清华的博士后,请他从成本上给我们做研发。结果他做了一款叫小蜜蜂的空调,这个空调在使用的时候不知道是开着还是关了。这是按照偷工减料的思维去做的,虽然给我们降低了大概40块钱的成本,但是我们宁可不降。
这样的人才我不认同。
我们通常有一个误区,认为员工学历越高越好,其实绝大多数人各怀其才,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員工,关键是企业能否给他提供一个人尽其才的岗位。而且,我认为对人才的评判,应该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挑战的精神,有没有勤奋的精神,有没有奉献的精神,如果有,就给机会和平台。
我现在用了一个1982年出生的大学生,他进了格力以后,非常勤奋,敢于挑战。所以现在格力有一个很核心的部分就是他在掌管,而且他还不是一本大学毕业的。
管理不能怕得罪人
1995年,我们遇到了最大的困境——整个营销队伍集体离开,当时公司叫我回来当部长。而其时格力内部没有规章制度,也没有行为标准,因此:
第一,腐败问题非常严重,比如招聘,一个普通工人都要交500块钱才能进来;还有搬运工,旺季时谁给钱就先给谁上货。
第二,日常工作懒散,淡季时,员工就坐在办公室喝茶、聊天、吃零食,没有任何压力。
所以,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成立纪检办。
把每个岗位的标准挂在墙上,比如上班不准吃零食,有一天有人吃的时候被我发现,一人罚款50元,带零食来的那个人罚100元。那时后勤人员最高工资也就800块钱。下班后我私下给了他100元,声明这是我自己掏的钱,因为你家里困难。
第二,与“关系”作斗争。
有人违规被处罚,但他是老板带来的人,老板就来问我。我说不是我跟你过不去,是他和你过不去,我维护企业利益,就是维护你的利益。
那年,有人找到我哥哥,希望帮他拿100万元的空调,他给我哥哥两三万元回扣。
从经济来说,我们企业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因为卖给谁都是一个价,而且卖给他,经销商也赚钱,我的哥哥也能得到钱,是三赢局面。
但是,我这样做了以后,我的员工会想,我们也给我们关系好的经销商开后门;经销商会想,到格力只要找关系就行了;而对我,这样做了怎么再让员工遵守纪律?最终对所有的商家,我们都会失去诚信。
所以当时拒绝了我哥哥,而我哥哥很生气,写了一封绝交信,十几年不和我来往。去年他生病我去看他,他说我今天终于理解你了,如果我们都去拖你的后腿,格力电器就没有今天。
如何让每个员工都爱企业
我们一线的工人,基本都来自农村,也就是过去的“农民工”。但格力电器从1997年开始就杜绝在公司里面说“农民工”。不能因为岗位不同,我们就歧视。
他们是初中文化,但是我们今天都能把他们培养成管理者。他们作为榜样,给别人带来了目标和方向。现在我们给一线员工一人一房,结婚后可以给两室一厅,退休后房子归员工。我们要尽可能给员工带来安全感。但是我们要他们保证品质与质量,这样才能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产品。否则,一旦伤害了消费者,最终受害的还是员工。
所以要让每个员工都爱这个企业,只有每个人都爱企业、都愿意付出,这个企业才有竞争力。
(王传生摘自《新华日报》2018年4月13日)
【素材运用】格力能够走到今天,绝对不是偶然的。作为奇迹的创造者,董明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重视人才,尤其是强调道德与忠诚;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徇私情;尊重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其实,企业管理核心就在于人事管理,格力的成功告诉我们,把人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
【速用名言】
1.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日本企业家 松下幸之助
2.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
——中国企业家 柳传志
【适用话题】管理;德才兼备;激励
(特约教师 周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