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25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位置,增强时代”,意为高精度时空信息增强服务通过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应用,助力信息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领域进入增强时代。本届年会设置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展览展示等相关活动,旨在吸引更多单位和专家学者参与北斗建设和应用,鼓励与引导社会各界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参与和互动,推进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国际交流合作。国内外共计2500余位代表参会。
本届年会邀请了中国、美国、俄罗斯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以及联合国外空司官员,就世界卫星导航领域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等做大会特邀报告,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导航与位置服务、卫星导航信号、卫星轨道与钟差、精密定位技术、原子钟与时频技术、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用户终端技术、多源融合导航技术、PNT体系技术和政策法规标准知识产权等议题开展深入讨论与交流。
年会集中展示第九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2017年度北斗领航梦想活动的成果,并为优秀个人颁奖;同期举办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全方位展示天线、芯片、模块、终端等最新北斗应用基础产品,以及北斗与其他技术融合产生的新应用、新产品和新理念。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力在开幕式上致辞。王力主席表示,当前,全球信息化浪潮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精细农业、精准物流、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牵引时空信息服务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粗略走向精准、从区域走向广域、从物理空间走向网电空间,高精度时空信息已成为信息化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王力主席同时强调,我们还将致力于构建以北斗系统为核心,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时空信息服务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北斗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望。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一路走来,已逐步发展为我国交流卫星导航技术前沿的舞台,观察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窗口,开展国际卫星导航交流合作的平台。希望各位来宾、代表,充分利用本届年会交流成果、碰撞思想、激发创新、开拓事业,共同推进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产业发展,携手进入增强时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杨长风在开幕式上致辞:卫星导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人类新一轮科技革命征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彰显。卫星导航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源动力,已广泛渗透和应用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更是创造互联网+、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杨长风总设计师表示,因为卫星导航,万物互联更加便捷,交通物流更加精准;因为卫星导航,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化日趋深入,生产和消费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卫星导航使世界经济赖之以强,地球家园赖之以美,人类生活赖之以好。杨长风总设计师同时强调,本届年会以“位置,增强时代”为主题,就是利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助力导航性能进入增强时代,就是卫星、通信与遥感的融合发展增强万物互联效率,就是展现卫星导航服务进入了增强时代。
王力做报告
杨长风做报告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会上做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的报告。冉承其主任表示,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已5年半,系统总体运行稳定可靠,服务性能满足承诺指标要求,从未发生服务中断,定位精度由10米提升至6米。为保证北斗二号系统持续平稳运行,未来两年内还将再发射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确保服务性能稳中有升。2017年11月,2018年1月、2月、3月,半年内成功发射四组八颗北斗三号卫星,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进入快车道。2018年还将发射10颗左右北斗三号MEO卫星和1颗GEO卫星;2019年至2020年,发射6颗北斗三号MEO卫星、3颗北斗三号IGSO卫星和2颗北斗三号GEO卫星,到2020年具备全球服务能力。2017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为2550亿元,其中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为80%。预计至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将拉动2400亿—32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冉承其做报告
蔡毅做报告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高精度时空服务基础设施——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总设计师蔡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作为总体单位,联合交通、地震、气象、测绘、国土、中科院等行业部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的原则展开研制建设,2014年4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研制建设正式批复,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4年到2016年底,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400多个北斗基准站,完成第一阶段的研制建设任务,开始提供基本服务。
在政策法规、标准化及知识产权分会上,与会人员探讨了新体制下卫星导航立法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创新举措,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卫星导航立法经验和规律,分析我国卫星导航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卫星导航条例和北斗法治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家卫星导航法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关注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发展战略和标准体系的构建,分享北斗专项标准在行业应用的经验与成果,展望北斗标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形势,探讨团体标准对北斗产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围绕北斗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问题,结合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最新发展,就北斗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北斗跨界融合的知识产权保护、北斗各应用领域的知识产权风险和保护、北斗知识产权运营等热点和前沿问题展开讨论。为来自各类机构的北斗知识产权工作者和关注北斗知识产权的人士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在PNT新概念、新方法及新技术分会上,围绕PNT体系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定位、导航与授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传统导航手段与新兴导航手段的协同与演进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基于声、光、电、磁、量子等多种物理原理,适应室外、室内、水下、地下、深空等全域空间的体系化定位、导航与授时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包括:PNT体系的时空基准与体系结构、性能测试与效能评估、演化方案与发展途径、关键技术与解决途径等顶层设计,Micro-PNT、移动通信定位技术、天文导航与脉冲星导航、地磁导航与重力导航、水声导航、量子导航等新技术等。
CSNC-ION 合作论坛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 )和美国导航学会( ION)之间对等互设的交流分会,由国内两个主席和国外一个主席共同策划组织会议 , 旨在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应用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本次 CSNC-ION 合作论坛,包括中外专家的10个报告,展示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的最新成果。
北斗科技教育座谈会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承办。来自“北斗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秘书处的负责人、各赛区相关学校的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关心北斗科技教育的企业代表等出席了座谈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唐双全对第九届“北斗杯”大赛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华北赛区、华东赛区、东北赛区和西南赛区的秘书处也分别对各分赛区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及经验分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秀万教授还对北斗科技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出席会议的人员踊跃发言,围绕“北斗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斗科技创客中心、北斗科技教育协同创新联盟筹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北斗科技教育工作者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完善并突破工作模式,努力为实现青少年北斗梦想启航掌舵破浪。
在由TD产业联盟、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主办的“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协同发展论坛”上,与会人员围绕北斗导航与4G、5G的融合发展、卫星导航通信一体化技术发展、新一代物联位置网与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及通信全方位定位服务、高精定位引擎研发等方面做了分享。与会人员还就融合北斗与4G、5G技术、加大基础核心技术及应用端和接口端等进行了讨论。卫星导航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这将极大地拓展导航范围,提升导航的精度,拓展卫星导航的应用市场,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加速北斗产业链及通信产业链的成熟。本届论坛还全方位展示移动通信与卫星导航创新应用成果,专家及企业共同研讨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成果及协同发展前景:移动终端的高精度定位是大势所趋,未来在包括智能交通、虚拟/增强现实、社交网络、虚拟医疗、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都将有重要应用,移动终端如何助力北斗产业化发展,与北斗卫星融合应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
应用产业化论坛就北斗导航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和讨论。参与论坛的有政府官员、导航领域专家、示范区域政府和企业代表、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产业咨询公司代表、金融机构代表、关注北斗导航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对卫星导航感兴趣的高校学生等各界人士。与会人员围绕《北斗应用推广与产业化形势与思考》《实施北斗时空产业园(2018)专项的相关解读》等报告进行交流,从北斗行业应用、北斗大众应用、产业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为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紧扣“位置,增强时代”主题,设置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互动体验等多个分区,提供北斗应用的互动体验,渲染北斗应用的独特创意,全面展示北斗系统应用、技术应用、产品应用,通过企业互动、学术互动、人才互动、群众互动,增强国内外对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认知。本届技术与应用成果展呈现如下五大亮点。
亮点一:北斗新产品、新技术推介,展示北斗卫星导航的新成果。
北斗研发团队持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为北斗产业和社会生活发展注入新的活动,技术与应用成果展中特别设置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区,各参展单位在选定的时间段宣传企业文化内涵、精神及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一个充分体现文化与价值的舞台。
亮点二:北斗产品互动体验,一次与北斗的亲密接触。
本届年会继续丰富互动体验展区布置,最新研发的车载产品、手机、手表惊喜登场。参观者在体验区内近距离接触北斗产品和相关研究成果,从只“看”不“玩”,到互动体验,北斗产业深入人心。
亮点三:导航人才面对面,企业、人才各有所得。
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场景
根植于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导航人才库,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特设“导航人才交流区”,相关企业招聘信息和人才求职信息一览无余,为企业和人才架设沟通桥梁,帮助企业发展人才、储备人才,帮助人才充分了解导航产业,企业、人才各有所得。
亮点四:Mini展区信息量十足,一眼观北斗新鲜血液。
近年来新兴企业创业创新,为北斗建设持续迸发新的生命力。技术与应用成果展中设置了20个迷你(mini)展区,对新注册的企业、暂时没有产品展出的创新型企业、企事业单位,免费提供,为新企业提供展示自身研究成果与实力的平台,
亮点五: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十大军工集团组团交流。
坚持军民融合发展路线,是北斗产业建设始终坚持的战略决策。在本次技术与应用成果展中,迎来十大军工集团组团交流参展,巩固军民融合促进北斗产业发展的持续发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