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我一笔成功的投资

2018-07-18 03:12六神磊磊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郭靖读物金庸

六神磊磊

小时候,我妈上班的地方,叫废品收购站。我还清楚地记得墙上刷着八个大红字:“支援建设,变废为宝。”

废品收购站里面很宽敞,有一个长长的曲尺形的柜台,外面放着秤。卖废品的人来交验了货,称了重、开了票,就可以找出纳领钱了,几块、几十块的都有。

那些“废品”里面,最不缺的就是读物。

它们成捆成堆,连环画、小说、杂志……简直是读物的海洋。我妈只要看到品相好的,整洁可读的,经她鉴定属于无毒无害、健康向上的,就会拿给我看。

我的书也因此源源不绝,根本看不过来。小朋友要和我比书多,一般是比不过的。

有一个阿姨到我家来,看见我在看《三国演义》,立刻有些鄙夷,说:“哟,你一个上学的人,还看小说啊。”她居然也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她把书翻来翻去,精心挑了一个字,是檄文的“檄”字,问我认不认识。

我还真不认识那个“檄”字。随即便被她一通羞辱,“小孩子看不懂就不要看”,“看小说很影响学习”,等等。

这件事,让年幼的我懊恼了很久:为什么就那么不争气,偏不认识那个“檄”字呢?

我能接触武侠小说,也因为我妈。

我妈给我找了《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之类的书,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金庸的小说。我惊奇地发现,这些连环画的文字都特别精湛,很见功力。

后来,我知道了原因。原来,那都是金庸的小说里的原话,能不精湛吗?

当时,很多孩子有父母半开玩笑地给开的一个户头,户头里偶尔会存进一笔小钱的经历,我也有。家长有时候存100,有时候存50,说是存给我的钱。但是,最后,这些钱他们都取去用掉了。

不过,我妈给我拿回来的读物,读进了脑子里,谁也取不走。我感激她给开的这个“户头”。

对我来说,金庸的小说像一个好玩的“房间”,有很多“门”通向未知。走进去,会发现越来越多好玩的“房间”。

比如读了《射雕英雄传》三部曲,我就对宋史感兴趣了,去找了很多宋史的书来看。看了《越女剑》,以及金庸给《三十三剑客图》作的传,我就对唐传奇感兴趣了,又去搜罗了唐传奇的书来看。

金庸的小说让我开始懂得杜甫。在我的印象里,杜甫本来是一个无聊、枯槁、贫困潦倒的老头。可是,《神雕侠侣》中,郭靖说:“中国文土人人都会做诗,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

郭靖都这么说了,我能不认真反思一下吗?于是,我开始找杜甫的集子来读。今天,我成为杜甫的忠实粉丝,就因为郭靖。

一个孩子,拥有了一个喜欢的作家,这是坏事还是好事?

我觉得是好事。

孩子如果喜欢金庸了,家长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读金庸的作品。一起读了,才能一起交流。不然,家长和孩子只能鸡同鸭讲。

家長还可以带孩子从金庸这一个“房间”,走向更多的“房间”。比如,家长可以送孩子一本傅国涌老师的《金庸传》,让孩子对金庸了解得更多,让孩子知道金庸的政治立场、办报历程、感情经历,孩子就不会只关注什么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之类的东西了。

家长还可以送给孩子一本狄更斯的《圣诞颂歌》,告诉孩子:“这是金庸少年时父亲给孩子的圣诞礼物,对金庸影响很大的。”这样一来,孩子能不试着去看看吗?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一本《基督山伯爵》,告诉孩子:“金庸的《连城诀》就是模仿这本书。”孩子能不好奇吗?也许孩子因此就喜欢大仲马了。

我这个人,不懂赚钱,不懂投资。但是,读书,是我一笔成功的投资。

猜你喜欢
郭靖读物金庸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有声读物发展中的版权挑战及应对
It Was Nice Getting to Know You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金庸:好为人徒
郭靖与华筝的十年,与黄蓉的一天
漫画无极
郭靖对黄蓉言听计从只因亏欠
七律·观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