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坤慧 张玲 贺旖达 申屠星华 李金吼 李选友 方玲
摘要: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改善农业资源的利用状况是提高农业发展的途径。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区面积占94%,拥有丰富的资源,本文立足于云南较大的山体垂直差异,结合不同海拔土壤、地形、水分、生物、气候条件的不同,针对不同海拔层的差异,充分利用作物的习性,对农业的种植进行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同时借助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策略,借力“桥头堡”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认真贯彻国家战略构想,依托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
Abstract: Developing agriculture based on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ameliorating the conditions about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re viable ways to make the agriculture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Yunna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Yunnan- Guizhou plateau mountainous area, which accounts for 94%, and it has plentiful resources. The thesis is according to the Yunnan mountains' larger vertical differences, combines with the soil, topography, moisture, organism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among various altitude layers, makes full use of the crops' habits to scale and benefit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lateau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Province, through the "bridgehead" construction, blend in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ategy,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conception, based on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a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mountain areas.
關键词: 生态;立体农业;创新模式;乌蒙山
Key words: ecology;three-dimensional agriculture;innovation mode;Wumeng mountain
中图分类号:F3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280-04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小,气候变化剧烈,旱涝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压力加大。诸多不利情况迫使各国不得不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
滇东乌蒙山地区气候变化剧烈自然灾害威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给乌蒙山地区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农民不得不耗尽土地去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而不是紧靠坝子产出的粮食维持生计。居于此先辈们已经发明了山体分段种植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但这种分段种植大多属粗放型,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混乱,甚至部分地区不遵循规律乱开发,不仅没有获得经济收益,还导致了生态恶化。但是滇东乌蒙山基带低,山体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可借鉴千烟洲发展模式,将鱼塘-台田模式、基塘农业模式和国外作物套种模式灵活变通在乌蒙山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结合观光农业综合开发,来弥补滇东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
1 乌蒙山地理位置研究区概况
乌蒙山区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总面积为11km2,城镇化率仅为26%。其中云南的15个县,是集老革命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该片区是地理上的高原,经济上的低谷。由于地形崎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工业,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总面积39.4 km2,水热资源充足,其山地面积约33.1万km2,占总面的84%,坝子仅占6%,而全省人口的60%分布在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深系山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云南省的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4601公里。目前已开通的国家级口岸有11个,省级口岸9个和边境通道近百条,这些口岸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同时云南省也是国家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发展区。
2 乌蒙山区农业发展概况
2.1 现有农业用地类型
乌蒙山区海拔约2000m,山间多盆地和深切谷地,具有坝区、半山半坝区和山区三种地貌类型。现有的发展状况大体如下:
坝区:耕地条件较好,有水稻、蚕豆、烤烟、油料、林果业等作物。
半山半坝区:种植玉米、土豆、经济树木、药材等。
山区:种植青稞、荞籽和燕麦,开展畜牧业活动。
泛观云南省地理状况,类似于乌蒙山区的立体农业发展有滇东高原、横断山区和金沙江中游三个地域分异部分,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但现有的这种分段种植大多属于粗放型,布局混乱。由于不遵循规律乱开发、人口剧增等导致了生态恶化,加之乌蒙山地区气候多变,旱灾、虫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威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给乌蒙山地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2 农业发展资源
2.2.1 农业自然资源
该区属温带和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气候的垂直分异显著,从谷底到山顶的立体气候类型,为多种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土地資源面积广阔,其中林地和草地用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林业和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垂直分异明显,有利于立体农业模式的应用。总体而言,土地利用潜力大。
境内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南盘江、北盘江是珠江上游重要河流[1]。补给水源充足,所以该地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水资源的相对贫乏。
2.2.2 农业社会资源
云南省全面推进公路建设,基本形成了“四出境、七出省”的大通道格局。 2016年,高铁联通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网络基本形成,将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为云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国家相应的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建设过程中,可借鉴其他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规模发展。
云南是个农业大省,人口的行业结构高度集中在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3 云南省发展农业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当前,云南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的物质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六大功能逐步凸显,基础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云南省农业小、散、弱、差、基础设施脆弱、粗放式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仍然是经济发展中的最薄弱环节、仍然是最需要扶持和加快发展的产业。
所以,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对于云南这样一个生态资源丰富但又相对脆弱的山区省份来说,既有自身优势又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和巨大挑战。
3 乌蒙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方向
云南省乌蒙山区多山,海拔差异较大,形成了较大的山体垂直差异,在立体农业的发展中要从多方面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
3.1 种植业
3.1.1 高原特色蔬菜
云南乌蒙山区高原蔬菜众多,依托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建有多个无公害蔬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在平坝、河谷阶地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发展高原特色蔬菜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扩大发展高原特色蔬菜发展的同时运用现有的种植技术,改变其环境的热量、水分等,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生态、绿色、安全的蔬菜新品种,并进行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建成越来越多高品质的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基地。
3.1.2 粮食作物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马铃薯、玉米、水稻是解决农民们温饱问题的主要作物,水稻是云南省口粮消费的主体,其喜高温、高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相对不严,在云南乌蒙山区的低热河谷以及一些山间坝子地区可种植。
玉米和马铃薯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的兼用作物[2],玉米是喜温短日照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土质疏松、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内都可以种植玉米[3]。马铃薯在云南省总种植面积 48.58万km2,总产量950.8万t。性喜冷凉,是喜低温的作物,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在不适宜水稻种植甚至不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壤贫瘠、缺乏灌溉的丘陵和高寒冷凉山区可种植马铃薯,并且可获得较高产量。
3.1.3 特色水果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许多特色果品,气产量大、品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如石榴、苹果、梨等。
撒渔苹果、盐水石榴、宝珠梨的主产区都位于乌蒙山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优良的品质。盐水石榴栽培区海拔为1000~1800m地带,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以及土壤pH值接近中性,为种植石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宝珠梨栽培区位于1700~2200m之间,该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自然条件良好。云南省乌蒙山区,大部分山区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属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在海拔为1000~2000m,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或者可采取物理措施改变山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特色水果的种植。此外引进先进栽培技术,例如水果套袋、病虫害防治、防腐等技术提高品质。
3.1.4 经济林
近年来,特色经济林成为云南省快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全省林业总产值达450亿元,其中经济林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48%[4]。云南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优越,木本油料种植历史悠久,为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核桃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喜水、肥,喜阳,同时对水肥要求不严,在乌蒙山区可在大部分土地栽种。花椒树是集经济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植物,具有结果早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在海拔600~4000m,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壤土肥沃的山区可栽植花椒。板栗是云南省主要经济林木和发展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支柱产品之一。板栗耐瘠薄,适应性强,抗旱耐寒,经营管理好,单株年产高达100~150kg。在海拔1200~2400m的山麓山腰坡地,年平均温度20.5~20.6℃,年降雨量500~1200mm,年日照1800小时以上的地方,可大量发展。
3.1.5 云药
云南的中草药材品种资源居全国之首,达6559种,占全国总数的58%,目前云南省规模种植的药材品种30余种,并建成了药材许多基地。乌蒙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 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中草药材的发展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乌蒙山区药用植物达3184种,其中2778种为野生种, 真正原产地药用植物高达2530种。云南山多,在无法进行粮食作业的山区可进行药材的种植,同时加大相关科技的投入,建设云药品牌。
3.2 养殖业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养殖业投入力度较小,大多为小家小户的养殖,其发展空间大。可加大投入力度,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区半山区建设演那个与基地,可结合当地条件建设稻田养鱼工程。可建设形成牛羊养殖的核心区域,改变肉牛大多是耕地的工具的现状。建成优质肉牛肉羊供应基地。猪的养殖条件限制小,在大部分山区都可以提供猪的饲料,因此在云南的大部分山区可进行养猪业带动其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可附带进行鸡、鸭等禽类的养殖,进一步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可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猪—沼—电—果(菜、粮),做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 加工业
近年来,农产品的供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当今,农产品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云南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转化增值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5];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3.4 观光休闲农业
云南省乌蒙山山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也是云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发展农业是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关键[6]。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城市生活空间的日益狭小、环境质量趋于恶化境况下、产生了回归自然、体验农业文明和田园风光、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要求[7]。
乌蒙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个性的人文传统造就了许多稀有的旅游资源。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在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中,综合乌蒙山区特色农业的特点,在适当区域规划旅游线路,在各段打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农业基地。一特色农业基地与云南特色文化融合形成特色的休闲农业庄园,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 发展前景与意义
4.1 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地理、气候、物种和政策四大优势
一是地理优势。云南属低纬高原,地貌立体,山地、丘陵覆盖面积广,山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农业发展潜力巨大[8]。二是气候优势。光热充足、雨热同期,適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三是物种优势。云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对于发展农业生态环保极为有利。四是政策优势。云南边境线长,国家口岸众多,拥有面向“三亚”和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9]。
4.2 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机遇
当前云南应紧紧抓住产业转移和资本向西部流动的时代趋势,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生态农业产业投入稳固增长机制,为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条件[10]。此外,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依托云南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借力“桥头堡”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实现时间、空间、物种、层次的最佳配置。
4.3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景与意义
以乌蒙山区为例,整合各项自然和社会优势进行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响应了国家的政策,顺应了农业发展的潮流,对于云南甚至于整个中国的山区地区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他山区农业健康、生态地发展。此外,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是解决云南“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创收,更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因此,我们对于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以乌蒙山为试行点,所有的发展都建立在对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对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虹霖.乌蒙山区简介[EB/OL].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fangtan,2016,02.
[2]位铁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J].河北水利,2012.
[3]郭艳翠.玉米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1.
[4]李娅,韩长志.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8f0779aead51f01dc281f1,2012,12,30(4).
[5]郝庆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取向与策略选择——以吉林省为例[J].当带经济研究,2013.
[6]张涛.秦岭北麓蓝田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初探[J].陕西农业科学,2013.
[7]关宇.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北方园艺,2004.
[8]罗雁.国外低纬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对云南的启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
[9]储东华,刘红,张若谷.云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筑西南开放高地 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EB/OL].http://www.pprd.org.cn/xgd/201407/t20140707_496955,2014,7.
[10]刘元士.贵州省遵义市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