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聊赖

2018-07-18 16:50:53青柠
长寿 2018年12期
关键词:动乱蔡文姬匈奴

【读音】

bǎi wú liáo lài

【出处】

汉·蔡琰《悲愤》。

【原文】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释义】

挣扎着睁开眼睛又勉强活了下去,虽然没死可又有什么希冀?把命运寄托于再嫁的丈夫董祀,尽心竭力自我勉励努力生活下去。自从流离后成为鄙贱之人,常常害怕被丈夫废婚抛弃。想人生能有多少时间,怀着忧伤一年又一年。

后人将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引申、改选为百无聊赖,指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典故】

本诗作者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娘家,后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蔡琰是个出众的才女,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 《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悲愤》这首诗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〇八句,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

【养生联想】

老年人退休后,就怕百无聊赖。精神有所寄托,才能健康长寿。有意识地培养力所能及的爱好,如诗书写作、琴棋书画、散步健身等,可充实自己,愉悦身心。

猜你喜欢
动乱蔡文姬匈奴
金钱、机器与动乱:从历史看疫后繁荣 精读
英语文摘(2021年9期)2021-11-02 06:51:34
蔡文姬(节选)
学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22
“乱七八糟”源于两场动乱
匈奴王的珍宝
蔡文姬辨琴
义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
Reasons why gorillas are endangered
甲午随吟
金色年代(2016年1期)2016-10-21 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