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生疏的问题变得熟悉,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体验。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握动手实践的时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动手;实践;有效;策略
教师恰当地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而且有利于知识的建构,从而加深对所学如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为动而“动”,课堂看似热闹,实则流于形式,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把握好动手实践的时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访谈一线教师等方式,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在建立某些起始概念时,组织动手实践
我们知道,学生认知的起始点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准确理解和掌握起始概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学生第一次接触新概念,往往会产生陌生感、畏难感,这时就需要在动手实践的直观感知下建立概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次建立面积、体积等概念时,最好组织学生动手实践与体验,可以在新知探究过程中设计“摆小棒”“折一折”“涂颜色”“摸一摸”等动手实践活动,丰富表象支撑,帮助学生感受和直观认识概念,循序渐进体会概念的本质。因此,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揭示本质属性三个阶段。
二、 在区别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时,组织动手实践
由于学生的知识起点、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各不相同,有些数学知识尽管老师重复强调,学生依然一错再错,此时,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本质,区别易错易混知识。例如,“面积”与“周长”作为同时存在于封闭图形中的两个量度,不管在概念形成时,还是在应用阶段,学生都容易混淆。根据教学经验,即使学生认识了面积,学习了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时仍然会出现面积和周长不分的现象。因此,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把图形的周长用黑色的笔描出来,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彩笔涂出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感受图形的面积是整个图形面的大小,用一条线是不能描绘出来的,从而直观感受到面积与周长的区别,这样教学比老师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描述来得更形象,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 在理解较难的数学知识时,组织动手实践
在教学某些较难理解的知识时,安排动手操作,以突破教学难点。如,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由于植树问题中隐藏着不同情形下的间隔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更难以灵活运用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植树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用摆图形、摆小棒等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研究,观察思考:①你一共摆了几根小棒?②每一边的小棒根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操作,让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关系直观化,在突破难点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 在推导抽象的公式和法则时,组织动手实践
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合理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可强化感性认识,为学生理解运算法则、计算公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由于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如何“化曲为直”,如何沟通圆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联系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动手剪拼成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化曲为直,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形象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还应突显学生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实践,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最后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五、 动手实践不仅是手的操作,其他感官也应积极参与
以往,不少教师片面追求教学的热闹,过分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而忽略了动手的同时动脑也很重要。表面上看,动手实践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实际上,动手实践活动更是手与脑结合,是借助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活动方式。手与脑这种联系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强调手与脑的结合,并讓学生陈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以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表征的联动中学习知识,要避免“动手而不动脑”或者毫无意义的“机械操作”的现象。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动手实践并不适用于所有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假象,产生偏差;有时动手实践的结果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有些知识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总体而言,动手实践主要用于发现性知识的学习,对于构造性知识的适用大大减弱。
总之,动手实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生疏的问题变得熟悉,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动手实践,恰当把握动手实践的时机,该动手时就动手,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成香.动手操作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
[2]黄红丽.合理使用教学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
作者简介:
李福宁,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