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楠 唐娟
【摘 要】目的:探究危重病人转运中运用品质管理圈活动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12--2018.05收入危重病人82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转运模式,观察组予以品质管理圈活动下转运模式,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沟通部门交流衔接为5.0%低于对照组为40.5%,转运中观察与监护为17.5%低于对照组为76.2%,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评估病情与记录5.0%低于对照组7.2%,与接收部门交界7.5%低于对照组9.5%,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人转运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质管理圈;危重病人;转运;不良反应率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266-01
品质管理圈又称为品管圈,指工作性质相似者以7~12人组成小组,选定质量改进活动主题,以主题为目标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活动[1]。品管圈活动特点为自下而上、团队合作持续质量改进方式。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意识障碍等症状,会由于病情需要进一步治疗、诊断需要院内转运,会增加转运途中风险事件。有研究报道显示,临床约有71%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途中出现轻微或严重并发症[2]。因此,快捷有效院内转运成为危重患者治疗重要环节。本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减少由病情观察不到位、沟通告知义务不到位造成的意外事件。本文就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危重病人转运效果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12--2018.05收入危重病人82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本次所有患者均由我院专业医师确诊;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14~78岁,平均(46.3±3.1)岁,其中打架4例;车祸16例;脑梗死14例;脑出血8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74岁,平均(50.3±3.4)岁,其中打架3例;车祸10例;脑梗死20例;脑出血7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转运模式,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转运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做好引流管防护。观察组予以品质管理圈活动转运模式,具体如下:召集科室医务人员召开品管圈会议,主题以工作中遇到5大问题选取主题,依据上级政策、可行性以及圈员能力选取主题。本次选定主题为“提高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执行率”为活动主题,对主题定义作标准化界定。2.根据我科转运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我院转运病人规定,制定科室入院转运调查表,包括:转运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病例资料不全、病情未评估、托管未妥善管理、供氧不足,氧气枕使用时未按压、简易呼吸器使用不当,意外伤害,颅内出血患者转运过程中路程颠簸,引起颅内出血加重,搬运当时不合理,颅脑损伤、椎体骨折、骨盆骨折。3.列出问题出现主要原因以及相应对策,指定负责人具体落实、考核。转运前对患者基本病情评估,针对病情做好防护措施。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要求护理人员转运过程中具体要求,包括转运时间、目的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降低转运过程中风险,转运取得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同意。转运者应当由医生或护理人员,转运途中根据病情选取合适用具,转运清醒患者检查转运床安全性能,若昏迷、无意识患者则选取保护用具进行约束。转运前护理人员需要向接受部门做好一般资料对接工作,包括姓名、病情、使用仪器等。若转运仅为影像学检查,应提前做好沟通,予以便利。转运过程中做好体位护理,保护管道,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与转运部门交界工作。转运过程中尽量保持平稳快速,避免患者二次受伤。同时科室建立合理奖惩制度,并对工作量满意度考核挂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转运途中出现不良事件加以统计比较,其中包括针头堵塞、输液架脱落、设备故障、导管脱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沟通部门交流衔接为5.0%低于对照组为40.5%,转运中观察与监护为17.5%低于对照组为76.2%,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评估病情与记录5.0%低于对照组7.2%,与接收部门交界7.5%低于对照组9.5%,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危重病人转运工作属于护理安全质量管理重要内容,危重病人自身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等不确定因素,加之各类检查种类繁多,转运频率高,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积极抢救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体征,减少二次损伤,为进一步诊治提供条件,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殘率、死亡率起着重要临床意义[3]。品管圈活动开展,能保证转运途中病人安全需求,有效保障医院基础安全医疗质量。李宏,姜金霞,杜云海等[4]研究中通过实施6个月品管圈模式管理危重病人转运,通过各项整改措施落实,科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由26%下降至0.9%。充分体现品管圈活动实施对科室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起着积极作用。
本文研究表明,对转运危重病人实施品管圈模式管理,能减少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品管圈相比较传统护理模式,属于一种自下而团队合作管理活动,区别传统护理被动模式。因此,品管圈管理模式开展,能促进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对存在临床问题加以分析、拟定解决措施,相比较传统管理规章制度存在本质区别,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同时,品管圈模式能提高小组成员集体荣誉感,培养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能促进护理质量可持续发展。对提高医院整体形象,优质护理开展都起着促进作用[5]。
综上所述,转运危重病人实施品管圈模式管理,能减少科室中不良事件发生,属于提高整体护理品质管理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月莉,王群.品管圈在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2):195-195,196.
[2] 徐卫容,李磊,林洪波等.品管圈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9):665-666.
[3] 刘蕊.品管圈在急诊科送病人到病房的时间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490-2491,2492.
[4] 李宏,姜金霞,杜云海等.品管圈在急诊患者入院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上海护理,2016,16(6):46-49.
[5] 王玲,王翠玉.品管圈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缺陷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9):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