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2018-07-16 11:39江帆
北方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郭沫若曹操

江帆

摘要:建国以来关于曹操的研究大致出现过两个高潮,一个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为曹操研究的全面发展时期。其后是七八十年代关于曹操的研究才开始全面活跃起来,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许多学者开始对之前的曹操形象进行更为深入的批判与反思。

关键词:曹操;郭沫若;人物评价;翻案

1959年1月25日郭沫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指出对于曹操的重新评价问题应该遵从客观事实,并运用唯物主义从“事功”的角度来考虑,因此“替曹操翻案”一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此史学界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其过程可谓是几经波折,步履蹒跚。

一、五十年代关于曹操的研究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国内一时间掀起了各种替历史人物翻案的大讨论,以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做出一个客观的标准。其中关于曹操的讨论,是进行地较为热烈并影响巨大的。

万绳楠在1956年时就指出,曹操“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比他所起的破坏作用是要大的,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应该肯定的。”1959年吴晗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对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谈话时讲到,“从全面来评价曹操应当是功大于过,对历史是有过贡献的,算得上是个历史人物。”戴裔煊指出,评价历史人物需遵照四点原则:将其“思想行动跟当时当地的情况、人民大众的愿望和要求联系起来,从内部联系做出具体的分析。”“要注意当时社会发展的动向。”“要注意阶级分析。”“要结合当时的情况,分析阶级矛盾。”也就是说要在客观事实的背景下,分清主次矛盾,讲究实事求是。

于此同时,五十年代末关于讨论曹操的相关文章还有,唐光祚的《如何评价曹操》,文著的《对曹操几个主要问题的评价》,邹贤俊的《应当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曹操》。均指出在讨论曹操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观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对于曹操过于美化,也不能否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这个时代对于曹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曹操的统一作用、曹操镇压农民起义的性质、曹操杀人的情况、民族英雄的评判、个人品行问题、屯田和如何评价曹操的功过问题几个方面。参与讨论的学者多是站在实事求是的客观立场上,站在大量史料考证的基础上提出的个人见解,在多次的学术交锋中,不断地磨合出新的历史观点,为之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打下了宝贵的基础。

二、七八十年代关于曹操的研究

建国以来关于曹操的研究大致出现过两个高潮,一个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为曹操研究的全面发展时期。其后是七八十年,关于曹操的研究才开始全面活跃起来,许多学者开始对之前的曹操形象进行更为深入的批判与反思。这一时期的曹操讨论不仅要纠正之前遗留下来的“假曹操”形象,也更多地关注曹操一系列行为的真实意图,这一时期的曹操的人物形象也就显得并没有之前那么正面了。

其中李泽纲就尖锐地指出,曹操的“禁止兼并,轻租减税”只是想要“收买人心”,并以杨彪、孔融、杨修、荀彧等人惨遭曹操加害为例,否定了曹操“用人唯才”的观点。沈祖祥在《曹操研究的历史反思》中赞赏了李泽纲关于曹操用人政策的评价,说“曹操用人政策是典型的帝王之术。”

关于曹操的评价讨论,张大可与张道英曾进行过一次有意思的讨论。张大同发文《关于曹操评价的几个问题》指出“曹操奸险诈伪,残忍好杀,历史注定了他是一个反面教员。”张道英指出,他对于此种观点“实难苟同”,并具体指出曹操杀吕氏一家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而曹操杀孔融、杨修等名士也是由于“自恃才华使他们一起走到了曹操反对派的立场上去了。”张道英从历史背景的宏观角度出发,认为曹操杀人的事实是符合当时政局的事迹情况,是一种巩固政权的正当手段。张大可指出曹操“是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两重性人物,评价曹操应功罪兼书,而不是翻案。”“对于两重性人物,应当功归功,过归过,是则是之,非则非之。”此次讨论,双方都站在了客观的角度出发,对于曹操的人物评价有了更多的个人见解,运用唯物主义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展现出了思想个性与学术碰撞的一面。

三、關于郭沫若与曹操评价的研究

1983年5月,郭沫若研究会成立,致力于团结全国各地郭沫若研究学者,推动学术进步。1987年1月1日,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和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又共同创办了《郭沫若学刊》,自从国内的郭沫若研究已颇有一番规模。

一些学者认为,郭沫若“替曹操翻案”显得有些“誉过其分”了,甚至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杨胜宽在《从郭沫若对曹植的评价说到替曹操翻案》中指出,郭沫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抛弃成见”,也没有“构建新的观察角度与评判标准。”“人民本位”是郭沫若“评价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鲜明标准”。因此他对于曹操的评价实际上并不客观,脱离了历史的真实性。但另一批学者认为,郭沫若“替曹操翻案”的本质,是想打开学术界“百家争鸣”的口气,引导出学术界活跃讨论的自由氛围。何刚有文《郭沫若替曹操翻案动机再分析》说,郭沫若的此举实际上是“为了打破沉寂的学术氛围,促进自由讨论,”由郭沫若引起的这次大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过去史学界存在的只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否认统治阶级个别人物的历史作用的错误做法。”

在众多的关于郭沫若与“曹操翻案”动机的文章中,笔者认为,沈祖祥《论郭沫若的曹操研究》一文对于此事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沈祖祥首先肯定了郭沫若关于曹操研究的一些特点,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创新精神与求实态度相结合”,始终“坚持史学为现实服务”。但文章同时又指出,郭沫若由于一些时代背景与个人的因素,导致他对于曹操的评价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总的来说,是瑕不掩瑜的,由郭沫若而掀起的这次学界大讨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建国四十年来关于曹操研究的一次大高潮。

总之,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其标准一直是跟着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在变化,在不同的认知条件下,通过激烈的学术讨论而不断完善,其本质还是站在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上,对于真理的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1]吴晗.从曹操问题的讨论谈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讲话[J].历史教学,1959(07),2—5.

[2]万绳楠.关于曹操在历史上的地位问题[J].新史学通讯,1956(06),11—13.

[3]戴裔煊.应该如何评价曹操[J].理论与实践,1959 (06),27—31.

[4]唐光祚.如何评价曹操[J].安徽史学通讯,1959(02),16—18.

[5]文著.对曹操几个主要问题的评价[J].安徽史学通讯,1959(03),45—54.

[6]李则纲.曹操的翻案与定案[J].江淮论坛,1981(02),61—66.

[7]沈祖祥.曹操研究的历史反思[J].江汉论坛,1989(09),55—60.

[8]沈祖祥.论郭沫若的曹操研究[J].郭沫若学刊,1990(03),56—61.

[9]张大可.关于曹操评价的几个问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1),52—60.

[10]张道英.关于曹操杀人的问题——与张大可同志商榷[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3),52—56.

[11]杨胜宽.从郭沫若对曹植的评价说到替曹操翻案[J].郭沫若学刊,2010(02).5—10.

[12]何刚.郭沫若替曹操翻案动机再分析[J].郭沫若学刊,2013(02),14—19.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郭沫若曹操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郭沫若致郁文的信
郭沫若佚诗一首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曹操诗文中的饮食文化
曹操地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