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改
【摘 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科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采用双极股骨头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40例(40髋,半髋关节置换组),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55例(55髋、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3.64%显著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65.00%(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率为1.82%显著低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15.00%(P<0.05)。结论:全髋关节较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输血量多,但术后髋关节功能更加优良、术后并发症更少的优点,但要求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程度较高,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对预期活动耐受能力来选择手术方案。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196-01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有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能够防止股骨头坏死或折骨不愈合,尽快恢复患肢功能,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有两种术式可供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用哪种术式更有优势,目前研究还存在较大争议[2]。本研究以我院骨科9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THA与HA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的差异,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5例的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采用双极股骨头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40例(40髋,半髋关节置换组),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55例(55髋、全髋关节置换组)。半髋关节置换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4.4±6.5)岁;Garden分型:Ⅲ型27例,Ⅳ型13例;骨折后至手术时间(2.5±2.1)d;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分级:Ⅰ级29例,Ⅱ级11例;行生物学固定29例,行骨水泥固定11例。全髋关节置换组55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4.9±6.2)岁;Garden分型:Ⅲ型33例,Ⅳ型17例;骨折后至手术时间(2.2±2.0)d;ASA分级:Ⅰ级35例,Ⅱ级15例;行生物学固定20例,行骨水泥固定35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纳入患者的年龄≥65岁;②患者实施手术前能够扶拐行走;③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受伤史,入院经X线片、CT检查明确诊断为Garden分型均为Ⅲ、Ⅳ型患者;④所有患者术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病理性骨折患者(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肿瘤);②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③术后未能接受随访观察、手术资料等不完整的患者;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和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1.3 手术方法 2组患者均由同一位医生施行手术。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或全身麻醉,术中预防使用抗生素。2组患者均取侧卧位,统一采用改良Hardinge手术入路,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臀中肌前1/3止点,将髋关节前方关节囊切除,充分显露股骨颈,将折断的股骨头取出,行股骨颈截骨,截骨部位在股距上方1.5cm处。半髋关节置换组直接行股骨扩髓,然后置入股骨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组先行髋臼磨锉,将臼软骨去除,然后按外展45°,前倾15°的角度装入固定臼杯假体,接着再行股骨扩髓,并置入股骨柄假体。试活动髋关节,确定没有脱位倾向,置入负压引流管,然后逐层缝合切口。
1.4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1~2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36~48h,密切观察患者引流量,引流量少于50ml时可拔管。卧床期间精心护理,穿丁字鞋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或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5d下地行走,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定,手術并发症情况。Harris评分:主要包括疼痛、畸形、活动度、行走时需要辅助、系鞋带、穿袜子、坐椅子、上汽车、跛行、行走距离、爬楼梯情歌项目,总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可影响股骨头血供,保守治疗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或骨不愈合,导致部分患者必须实施二次手术[3]。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由于老年人群存在机体功能退化、基础疾病多、骨间软组织薄弱、骨质疏松等情况,内固定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4]。髋关节置换术有利于开展早期功能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引发的各种并发症,防止股骨头坏死,避免再次手术,已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应用,但关于具体选择HA还是THA术式,目前尚无定论。
以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行THA治疗,51例行HA治疗,结果显示两种术式疗效相似,而HA组手术时间与下床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建议首选HA治疗。黄道文等[6]分析了2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1例行HA治疗,12例行THA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18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2组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但HA组患者远期髋关节疼痛发生率较高。李龙[7]选取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2组,进行前瞻性随机研究,结果THA组手术总时间明显长于HA组,但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患肢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率2组均无明显差异,而HA组患者髋部及下肢疼痛发生率较高,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认为THA疗效优于HA。
本研究显示,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显著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与陈为中[8]研究基本一致,表明与THA手术比较,HA手术具有对患者全身状况影响较小的显著优点。有学者研究也指出,HA手术手术操作方式更简单,安全系数更高,能够适用于手术耐受能力较低的患者[9]。本研究显示,两种术式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与李龙[7]研究一致,但与廖兴华等[5]研究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造成的,也可能与术后护理与康复锻炼有关,具体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发现,THA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均高于HA患者,而且假体松动率、髋部疼痛率低于HA患者。黄道文等[6,7]研究也指出HA手术存在术后髋曰软骨磨损、假体松动以及腹股沟疼痛等,而THA手术则较少出现上述情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这主要是由于HA手术中对于髋臼处理不充分,造成骨性髋臼与股骨头假体的吻合度降低,因此在术后行走或负重活动时,不可避免地增加髋臼组织的磨损程度,透发假体脱位或畸形,引起髋部疼痛[10]。而THA手术实现了髋臼与股骨头假体的完全匹配,确保术后髋关节处于稳定、牢固的状态[11],能够降低假体与关节之间的磨损度,减少功能障碍与疼痛的发生,并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THA与H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较好效果。THA手術时间与出血量较HA手术增加,但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更少,一般情况下推荐应用THA手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在临床治疗中,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全身状况合理选择术式。
参考文献
[1]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J]. 王伟雄.中国医学创新. 2016(12)
[2]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 胡万云,郑有鑫,张小兆.山西医药杂志. 2017(20)
[3]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J]. 郑连生,向保国,林浩.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10)
[4]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 张清华,张光武,栗剑,刘家帮,吴四军,张昆,姚洪春,阚金富,李冬.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08)
[5]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68例临床观察[J]. 叶茂,黄敬东,张敏,吴新兴.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04)
[6]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分析[J]. 赵军法.中国医药指南.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