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婷 洪如会 王和林
【摘 要】目的:探究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并分析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 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设为惊厥组,并从同一时期我院儿科收治的非惊厥患儿中随机选择50例,设为非惊厥组。对两组患儿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实施单因素分析,并选择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实施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可得两组在性别分布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在平均年龄、体温水平、贫血状况、血钠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多因素分析,低年龄、低体温水平、低血钠水平,以及存在贫血状况为小儿惊厥的危险因素,P<0.05。結论:小儿惊厥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临床要注意做好针对性的预防,以减少惊厥对患儿的危害。
【关键词】小儿;惊厥;临床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183-02
0 前言
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会导致幼儿在意识以及语言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异常,对幼儿的病因十分复杂,与多种临床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为保证小儿健康,需要积极的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次研究探究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并分析有效的预防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6 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设为惊厥组,年龄分布范围为1岁~7岁,平均年龄为(2.85±0.34)岁,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28例、22例。并从同一时期我院儿科收治的非惊厥患儿中随机选择50例,设为非惊厥组。年龄分布范围为1岁~8岁,平均年龄为(3.98±0.19)岁,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29例、21例。两组患儿均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对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与组间对应比较,无特别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之后均接受各项常规临床检查,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入院时体温水平、贫血状况、血钠水平等。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统一使用SPSS 19.00软件,对两组患儿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实施单因素分析,并选择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实施多因素回归分析,P值小于0.05即为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单因素分析 对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可得两组在性别分布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在平均年龄、体温水平、贫血状况、血钠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多因素分析 经多因素分析,低年龄、低体温水平、低血钠水平,以及存在贫血状况为小儿惊厥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惊厥是幼儿时期常见疾病,其发作突然、症状剧烈,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意识丧失。小儿惊厥容易多次发作,且易于转化成为癫痫,严重影响到幼儿的脑部功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2]。作为一种儿科常见急症,小儿惊厥病因复杂,由多种因素所引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多因素分析,低年龄、低体温水平、低血钠水平,以及存在贫血状况为小儿惊厥的危险因素。 其中,低年龄的婴幼儿大脑发育水平相对较低,大脑皮层细胞分化程度不高,神经元树突、轴突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兴奋性冲动泛化,引发惊厥的出现。在低体温状态下,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更高的兴奋可能性。同时,惊厥阈值也相对较低,一旦出现发热现象,便极易导致惊厥的出现[3]。贫血会导致患儿血液中单胺氧化酶、醛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同时,血液中多巴胺以及5- 羟色胺水平明显上升,进而导致患儿发生脑功能异常改变,兴奋容易泛化,引发惊厥。对于体内血钠水平较低的患儿,其末梢神经肌肉刺激阈会明显下降,意识冲动后,存在较高的惊厥发生风险。由上述结果也可以发现,小儿惊厥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为此,临床要注意做好针对性的预防,以减少惊厥对患儿的危害。在患儿入院时,及时完善各项检查。并针对不同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积极纠正患儿的贫血、低钠血症等症状。并进行及时有效的体温控制,出现发热及时给予降温、用药等处理,促进体温恢复正常[4]。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强化体育锻炼,减少发热,预防感染等。进而有效预防惊厥的出现,保障幼儿健康。
总之,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初步发现,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十分复杂。针对小儿惊厥患者,需要及时的对其实施全面的分析,准确判断病因,进而实施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以更好的控制病情发展。但是,受到样本容量以及研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组研究中,仅对部分临床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未包括临床全部影响因素。更为完善的因素分析,还有待在今后予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青.小儿惊厥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9):68-69.
[2] 郭伟中.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5):3070-3072.
[3] 张伟,王运玉,马占敏,等.短期应用镇静剂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131-132.
[4] 李文玲.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与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