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毛什姐
【摘 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对应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方法:研究收集74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入院,首先对患者入院期间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跌倒、用药失误、患者配合度不足、护理技术生疏等;经过不同模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安全隐患较多,可从患者自身和护理人员双方面进行总结。因此,为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可见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123-02
消化内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种类之一,该科室患者具有住院时间长,并发症风险高,病情复杂,意外事件可能性多等特点,且该科室老年患者数量较多,因此,对护理的要求更为严苛[1]。经调查发现,该科室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隐患较多,护理质量偏低,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为此我院特开展护理安全隐患调查研究,并针对隐患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收集74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入院,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中包括男22例,女15例,年龄区间62~81岁,平均年龄(71.3±2.8)岁;观察组中包括男20例,女17例,年龄区间63~80岁,平均年龄(70.5±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计算无显著差异,因此实验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打扫病房卫生,更换床单病号服,保证病房内温湿度,光线以及通风条件适宜等生活起居护理。同时还包括引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安全护理干预,首先为患者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明确住院环境内存在的隐患,并进行改造,在病床以及卫生间内合适位置安装呼叫器,以保证患者发生意外时紧急呼救。卫生间及医院走廊的地面应平整并添加防滑材料。卫生间内应设置坐式马桶,且旁边应设置扶手,保证患者安全。在安全事故高发位置应张贴警告标志。同时应要求护士全程陪伴患者进行外出检查。②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和护理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保证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并培养护理人员应急能力。此外,医院需要根据护理工作内容和任务量进行合理排班,保证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在工作期间保持精神充沛的良好状态,对待患者的疑问和担忧,应该给予耐心的态度回应。③加强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的了解,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明确患者的用药方案,以及每种药物的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给药剂量,药物禁忌,不良反应等。④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患者存在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给予心理疏导以及精神安抚。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以及自身情况的了解,同时应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给出的疑问,给予详细解答,为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提升患者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取SPSS.21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若检验结果的显示P<0.05,判定本次实验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4例(10.81%)、用药失误2例(5.41%)、患者配合度不足2例(5.41%)、护理技术生疏3例(8.11%),总发生11例(29.72%);观察组患者发生跌倒1例(2.70%)、患者配合度不足1例(2.70%),总发生2例(5.41%),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X2=7.5586,P<0.0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得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导致我国消化内科疾病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此外受到社会环境、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老年患者缺乏对自身情况及消化内科相关疾病的认知,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使得护理质量偏低[2-3]。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老年患者因年纪偏大,生理机能退化等因素影响,其肢体功能和感觉功能略有改变,或因地面湿滑等环境因素影响易造成患者跌倒[4]。消化内科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用药方案更加复杂,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均有明确规定,而患者或护理人员照顾不周时,可能发生给药错误或漏药等情况。部分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会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有些患者会自行拔除导管,造成其病情加重[5]。还有部分患者在进行药物滴注过程中自行调节滴注速度,导致其产生心慌等多种不良症状。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繁多,护理人员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较大,易造成其在工作过程中过于疲惫,在面对患者时,过于粗心和缺乏耐心,造成护理操作失误。此外,部分护理人员为新人,缺乏临床经验,对于各种护理操作不熟悉,遇到突发情况时,缺乏应对能力,严重者可出现错误的护理操作,这对患者的治疗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隐患实施中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安全及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護理安全隐患较多,需要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娜,吕晓羽,杨学娟,等.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6):183-184.
[2] 吕静.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278-278.
[3] 袁玉萍.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89-90.
[4] 王娟.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168-168.
[5] 苏丽华.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7,25(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