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科技的推动下,计算机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中职计算机的教育培训中,还存着很多的问题。如学生进行高级课程进修的合作院校较少、老旧的教学模式等等。
关键词:中职教育;合作院校;教学模式
一、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计算机行业人才缺口越来越严重。同时中职计算机教育的人才输出与市场的人才缺口出现落差。为此,我们将在此讨论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的教育质量。
二、 计算机中职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计算机中职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虽然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迅猛,但是科技含量高的计算机职位还很空缺。中职教育培养出的大多数学子,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这样就没有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一方面是学校的教学方式落后,还有就是没有与各大高校建立起长久的人才培养计划,导致很多学生在希望可以经进修的时候,苦于无路可选,造成了人才的无形流失。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师团队中对新兴科技与计算机主流技术没有充分的学习,在教学中还是保持着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教学,没有更多的计算机实践课程来让学生进行融和。这样长时间的重复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教学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三、 改善现有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几项措施
(一) 加快与高校的合作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限制,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地利用起来。很多中职院校只能培养一些从事行业最基层的工作,很多科研单位和大型的企业需要的人才,中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达不到。为此,为了给更多学生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中职计算机院校应该主动与全国各个高校达成协议,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这样不仅不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而且让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与中职院校进行共享,让更多对计算机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更高深的计算机领域得到学习。通过这样的资源分配可以让同一批次的学生中,都奋斗于自己不同的事业中,让整个计算机行业的人才分配达到一个均衡。不会造成某个特定职位的人才缺口,使得学校与社会形成一个很好的人才对接。
(二) 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理论知识,几乎占据了教学大纲的绝大多数。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老师们像朗读课本以下,对学生进行着“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效率不仅低下,而且极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为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多引进一些实体设备,首先对老师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然后在教学大纲的规划中多加入一些实践课的培训,这样在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通过一些实践课的学习掌握,可以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兴趣的带领下,相信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大大大的提升,老师的教学压力也会减少很多。
在计算机教学中,不能一味地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让学生吸收新知识。在日程的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为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探索欲望,老师可以结合学生最喜爱的电子游戏进行“情境教学”,这样通过一个触发点,来带动起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联想计算机知识与电子游戏的密切关系,就可以快速使学生进入到踊跃发言的学习气氛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改变,不仅能够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学生以后的计算机知识的进修也是帮助巨大。
(三)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座谈演讲
在中职计算机的师资队伍中,很多老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是缺乏,这样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不能进行准确的回答。因此,不仅学生要不断地进行专业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教师也不能落后。同时,中职院校可以定期地邀请一些中外的计算机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座谈演讲,这样让学生对计算机领域的认知可以有一个巨大的提升,而不是只停留在写文件的原地。在专家学者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可以进行提问,提问的过程中就是增长知识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们就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哪里还需要尽快地完善。定期的座谈会演讲,不仅可以掀起一股计算机知识的探讨热潮,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也是有极大帮助的。
四、 以后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创新
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以后的创新发展中,还是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这样主次分明的教学理念。在未来信息化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老师的专业要不断地加强,每年进行定期的教师资格的评定与测试,一定要打造一个专业的师资团队,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各个中职院校内还可以开展专业计算机知识的竞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各个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五、 結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的一些突出问题,为此,我们也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解决方案。也希望各个中职院校可以加快与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对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改善。不断提高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绍斌.信息化背景下创新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若干思考[J].通讯世界,2016(21):267.
[2]王顺利,马俊平.信息化背景下创新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若干思考[J].职业技术,2008(02):21-22.
作者简介:
李奇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