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政府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成功因素确定*

2018-07-16 12:06:42王艳朱运浩黄有亮
项目管理技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关键房屋建筑信息系统

王艳 朱运浩 黄有亮

(1.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系,江苏 南京 210096;2.苏州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处,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役房屋建筑的数量不断攀升,但是,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全国各地关于房屋建筑安全事故的报道屡见不鲜,安全事故已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房屋建筑安全和质量关系公众安全,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房屋建筑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得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公众的重视。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信息化管理成为一种趋势。2016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1],实现政府的管理信息化,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能。然而目前,在房屋建筑安全管理行业,大多数城市政府都没有建立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依旧采用传统的纸质工作方式,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对房屋建筑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及管理效率。

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是1970年由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提出的,是一种信息系统的开发规划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用户企业或工程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决策的信息需求就来自于这些关键因素[2]。

为了提高政府房屋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率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对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提出建立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用户利用终端实时查询房屋建筑安全状况及其他信息的功能。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对系统功能、框架、使用技术进行规划,对于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成功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却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因素进行识别,并且进一步确定其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期望对提高系统的成功率有所裨益,以此提升政府对房屋建筑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 基于文献法的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因素识别

1.1 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在过去的30年内,很多专家学者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各自对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因素的见解。总结见表1。

表1 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根据文献综述,可以归纳出以下被较多学者认为重要的成功因素,依次为:①企业管理能力;②高层管理者的支持;③用户的使用意愿;④信息管理;⑤政策制度环境;⑥管理流程标准化;⑦系统质量;⑧项目目的与计划;⑨技术因素。

1.2 从政府房屋建筑安全使用管理需求角度分析

进行任何一个新项目的开发时,获得行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开发工作会减少许多困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是如此。对于政府主导建设的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系统建设的成功。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扶持,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会更加顺利。

房屋建筑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影响深远,而且安全事故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房屋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项量大面广、管理难度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包括房屋建筑的档案管理、安全评估、安全鉴定、白蚁防治和日常行为监督等活动,各项活动会涉及房屋建筑不同时期的资料与档案,也需要有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参与管理之中,这就要求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质量良好,能够提供实时的房屋建筑安全状况信息,在不同部门、机构需要时可获得相关业务数据和资料。同时,因为对房屋建筑安全管理有着严苛的准确性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出现丝毫差错,所以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不仅需要行业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而且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将这些制度和流程落到实处。房屋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在一瞬间,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分秒必争,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系统还必须具备对信息的快速响应与处理能力,参与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也要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通过系统上报房屋建筑险情时,系统需立刻将险情信息传递到相关管理部门。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用户是最终的使用者,政府主导建设的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主要是房屋建筑安全责任人、政府监管人员和提供房屋建筑安全服务的社会机构,他们的使用意愿与信息系统能否取得成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要增强用户的使用意愿,系统就应当符合用户的工作习惯,能显著提高房屋建筑安全管理相关业务的工作效率,还应该具备操作简便性、服务快捷准确的特点。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意愿决定着信息系统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便利,才能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进而增加信息系统的成功概率。

1.3 政府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因素的识别

作为政府主导建设的房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让政府及时掌握房屋安全状况以及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而且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可实施强有力的管控。本文在研究政府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时,不把系统的建设目的和计划考虑在内。因此,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房屋建筑安全管理的特点与需求,总结出此信息系统的15个成功因素,见表2。

表2 政府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因素

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关键成功因素的确定

2.1 因子分析法简述

因子分析法最初由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提出,是一种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少量的新变量去替代原来的多个变量,每一个新变量,也称为公共因子,其中包含了多个相关性较高的原始变量。因此,与原来的变量相比,公共因子具有数量少、不同因子之间相关性较低的特点。

因子分析法自被提出以后,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因子分析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行业、医学、市场品牌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识别出的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因素,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计算,确定此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

2.2 问卷设计

在识别了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因素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问卷,将成功因素分为“非常关键”“比较关键”“关键性一般”“不太关键”“很不关键”5个等级,发放给苏州市房屋建筑安全管理行业的专家,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对成功因素进行评价,再通过调查的结果确定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

调查一共回收了39份问卷,由于问卷发放时指向性明确,填写者都是苏州房屋建筑安全管理行业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专家,高级职称的专家占比40%,30岁以上的专家有70%,填写的完整度较高,因此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都是百分之百。

2.3 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评价

2.3.1 因子分析适用性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先计算测量取样适当性(Kaiser-Meyer-Olkin,KMO)值和巴氏球体检定(Bartlett)值,检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KMO值反映的是成功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根据统计学的观点,KMO值与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关系见表3。

表3 KMO值与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关系[18]

在SPSS软件中计算出统计的问卷数据的KMO值和Bartlett值,见表4。KMO值为0.809,在0.8~0.9之间,表示本研究很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体检定的显著性值为0,也证实了这些成功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可进行因子分析。

表4 KMO与Bartlett检定

2.3.2 主因子的提取

根据Kaiser标准提取主因子,即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作为主因子。利用SPSS软件计算的具体结果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一共有3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分别为8.236,1.508,1.122,它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440%,即解释了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因素70%以上的信息。因此,选取这3个因子作为本信息系统成功因素的主因子。

因子的协方差矩阵是用来检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的,数值越接近1,表示因子之间相关性越高。由表6可知,本文选取的3个因子完全不相关,因此,可以用来解释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因素。

2.3.3 主因子的含义分析

应用方差极大法进行因子矩阵旋转,隐去荷载值较小的项,结果见表7。

在表7的基础上,结合每个成功因素的特点,对各主因子所包含的成功因素进行筛选。

表5 特征根与方差贡献率表

表6 因子得分协方差矩阵

表7 方差极大化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

因子1主要由系统可提高相关业务工作的效率、通过系统可获得相关业务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政府房屋建筑安全监管人员的使用意愿、系统应用所基于的互联网性能、系统与终端用户的工作习惯相适应、信息系统性能组成,它们作用在因子1上的荷载分别是0.847,0.734,0.715,0.696,0.666,0.606。

因子2主要包括系统对安全信息的快速处理与响应、系统提供实时房屋建筑安全状况信息、系统终端用户使用操作简便、系统的社会公众服务快捷、准确,它们旋转后的荷载分别为0.844,0.833,0.705,0.612。

因子3主要由房屋建筑安全责任人、评估鉴定机构的使用意愿,房屋建筑安全监管流程的标准化,政府部门对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完善的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构成,它们作用在因子3上的荷载分别为0.850,0.753,0.725,0.621,0.599。

2.3.4 因子得分及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在利用SPSS软件得出如表8所示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后,分别计算出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因子的权重以及各成功因素对主因子的权重见表9。权重越大,对系统成功的影响也就越关键。

表8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表9 各成功因素对其主因子、总权重系数

(续)

从表9中可以看出,因子1所占权重最大,也即因子1中的6个因素对系统成功的影响都是较大的。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法,将成功因素归纳为三类,分别计算权重大小,并从中选出了6个关键成功因素依次为:系统与终端用户的工作习惯相适应、信息系统性能(安全可靠、稳定、运行速度、扩展性和维护性)、系统应用所基于的互联网性能、系统可提高相关业务工作的效率、通过系统可获得相关业务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政府房屋建筑安全监管人员的使用意愿。

因此,在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期,要充分了解用户的工作习惯,选择业务水平较高的公司进行系统的开发,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并且与互联网性能相适应。同时要规划好系统的管理功能和工作流程,只有当开发出的信息系统能大大提高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使用此系统进行管理,也才能使得该系统达到预期的开发目的,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关键房屋建筑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哈尔滨轴承(2022年1期)2022-05-23 13:13:18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高考考好是关键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5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获胜关键
NBA特刊(2014年7期)201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