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话语体系解构的路径分析①

2018-07-15 11:44河南农业大学姚锡长
中国商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修昔底中美关系中美

河南农业大学 姚锡长

“修昔底德陷阱”话语体系解构的路径分析①

河南农业大学 姚锡长

对格拉姆·阿利森用“修昔底德陷阱”描述当今的中美大国关系,中国学界积极回应并给予反驳;不仅对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替代进行了阐释,而且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作了多方面探讨;中国替代不仅体现在实践层次,也体现在理论层次,学界要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 美国 新型大国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肇始于西方学界对中国崛起背景下中美关系变化的一种描述和预测。这种言论目前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世界舆论对中美关系的习惯性看法。无论你承认与否,“修昔底德陷阱”已成为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而战争的一种共识,关键在于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避免陷入。中国学界在这方面的讨论和分析,可以说是由西方引起的,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的一种回应,并随着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重提“修昔底德陷阱”而热烈起来。

1 理性回应和辩证反驳“修昔底德陷阱”

在习近平访美之前,学界已从如何破解“修昔底德陷阱”进行了一些探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中国威胁论”,并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初步阐释。对于“修昔底德陷阱”的解读,无论是对策的破解、跳出、避免,还是“大共识”的重建以及作为替代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都是对西方的一种回应。既然是回应,不得不以“修昔底德陷阱”话语为参照系,在反驳的同时却难以摆脱西方的思维定式。

如果沿袭西方在处理大国关系上的逻辑思维方法,那么极有掉进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险;而按照中华历史文化的思维,则有可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首先要跳出这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中国具有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文化基因、实践基因。叶自成认为,化解“修昔底德陷阱”,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平思维、同舟共济、见利思义、以民为本精华中吸取新的思维、新的思想[1]。刘晓明认为,今天的国际关系不是一种“零和游戏”,但有的国家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一贯积极倡导和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也主张发展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不相信“修昔底德陷阱”,可以与其他国家一道走和平发展道路[2]。李泉认为,探究德英冲突的成因,对于有关国家避免重蹈历史覆辙,防止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警示意义[3]。金灿荣2014年11月19日在凤凰网峰会的主旨对话“重塑新型大国关系”上表示,中美两个大国从2010年开始已经进入“修昔底德陷阱”,这必定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战略紧张。“修昔底德陷阱”大多数时候陷入一战,多数时候成为大国政治布局。为此,中美之间应该在跳出“修昔底德陷阱”上形成一个共识。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一个不容质疑的,是必须做的[4]。2015年9月1日,中国智库网发表了一篇题为“稳定中美关系,关键在重建大共识”的文章。文章以2015年为界,回顾了过去35年中美的“大共识”,认为在过去35年里,美国对华战略的核心是“接触”,中国的对美战略则可以用“融入”一词来概括。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共识”的松动。中美两国只有就大国之间的重大问题作出战略判断,才能形成面向下一个35年“大共识”。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政策,证明本方确实接受“大共识”。这意味着两国可以在现有国际格局内可以进行有序的竞争并共同发挥领导作用。只有这样,中美两国重建“大共识”并实现关系的中长期稳定仍是可能的[5]。郑永年认为,从哲学层面上讲,中美关系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是否能够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美国和亚洲周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恐惧与日俱增,其对中国表现出来的行为已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对此如何反应决定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战争。

今天中国各方面特别是民众所表达的情绪性语言和浓烈的民族主义情结,仿佛为外国人对中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充分的事实证明。要避免陷入这个陷阱,中国必须抛弃对美国“重返亚洲”的理想主义认知。中国对美国造成的恐惧可以理解,但也没有必要恐惧到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两国在亚洲地区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而在中东、非洲,甚至是欧洲美国的这些势力范围,中国甚至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既然中国无意挑战美国,那就没有必要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行为产生恐惧,所需要的仅仅是理性[6]。美国副总统拜登曾说,中国的崛起并非美国的失败。近年来中美同舟共济,务实合作,尤其是经济合作领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态势。中国提出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其目的就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美国只有摒弃偏见和冷战思维,客观地对待中国的发展,才能有效避免“修昔底德陷阱”[7]。

2 构建替代“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话语体系

习近平如何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在访美期间明确地给出了中国的答案——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达成“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共识,共同致力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014年11月中美元首“瀛台夜话”有助于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2015年9月习近平访美期间对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给出的答案,就是要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阐释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核:“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8],明确指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提是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举措是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关键是妥善有效管控分歧,基础是广泛培植人民友谊。

事实充分表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双方应该继续加强高层交往,积极拓展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加强舆论引导,保持中美关系发展良好势头,并为今后更长时期两国关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9]。习近平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思想,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经验的总结,也源自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和提炼。基辛格在其新著《世界秩序》里称赞道,这是“避免重复以往悲剧的唯一道路。”从2013年庄园会晤到2014年瀛台夜话,再到2015年白宫会谈,“不打领带”的“习奥会”极大地推动着中美关系的务实发展。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说,“21世纪的世界最终将由美中两国关系来定义,我们的孩子能否拥有和平与繁荣也将由美中两国关系来定义”。美国副总统拜登在中美第七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时就表示,中国必须参与所有全球重大事务的谈判,参与新规则的制定、新秩序的确立过程。在更多的国际观察家眼中,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将是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概念的重要成分。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韦伯斯特认为,中美都对“修昔底德陷阱”说“不”,充分说明中美两国在潜意识内达成一个共识,即双方应保持长期关系的友好和稳定,这对两国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思想还停留在冷战思维的旧时代。

3 深化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话语体系研究

在访美期间,习近平在谈及中国关系时说,世界上本来没有“修昔底德陷阱”,如果大国之间一再发生误判,就会使自己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坦诚而又睿智的话语不仅化解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迷惑,而且也指明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途径。习近平的讲话引起了对“修昔底德陷阱”研究的热潮。研究集中在中美两国元首关于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共识,跨越的可能性及其原因分析,中国替代等方面。

习奥共划底线,拒绝“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在为避开“修昔底德陷阱”迄今实现了历史上大国之间最好的互动。中美民间也需为两国绕开那个大国间的陷阱多做贡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多给自己的政府一些授权和空间,使两个国家能在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上相互做些妥协[10]。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正面回应美国方面存在的“战略疑虑”,生动全面地阐释了中国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原则。习近平向美国各界讲明了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永远不称霸,要和所有国家合作共赢,要走出一条和过去大国崛起不同的道路。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摆脱现存大国与新兴大国由竞争到冲突到战争的“修昔底德陷阱”,强调不冲突、不对抗。经过深入交换意见,中美双方对两国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意图、对两国共同利益、共同责任进行了再确认。中美双方都明确表态,对大国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说“不”[11]。

拒绝“修昔底德陷阱”的宿命论,丰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用“修昔底德陷阱”这个冲突和对抗的宿命论来描述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实际上是人为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套上枷锁。保持密切高层及各级别交往,进一步拓展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不仅丰富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而且也说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在从原则性框架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纲领[12]。继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后,习近平在联大演讲中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这既是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种升华,也是对中国国际秩序观的一次集中原则阐释。和此前与奥巴马共同走出“修昔底德陷阱”一样,体现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弃绝西方传统权势政治老路的思想。这种开创性的思想,才是中国在新的世纪为人类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根本[13]。对中国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在和美国的互动过程中,通过确立“新型大国关系”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郑永年认为,尽管仍然在建构过程之中,但迄今为止,习近平的“新型大国关系”已经体现出诸多重要元素。第一,领袖之间的直接外交。第二,替代话语的塑造。第三,多层面双边关系的构建。第四,单方面的自我克制。第五,防卫能力的培养。第六,开放式的崛起。不管如何,中美两国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战争。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中国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和平道路。毕竟在历史上的16次权力转型过程中,有四次是和平的。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大国悲剧的宿命,所需要的是具有持之以恒的信心[14]。

中美有可能超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及其理由。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要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有矛盾这是事实,但不可能发生大的冲突。现在中美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态度是非常一致的。首先主观意愿双方都没有问题,而具体的办法就是要扩大合作面。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前提是中国继续稳定发展,中美合作中要找好合作重点,让美国在中国的崛起过程中获益[15]。有人还分析了中美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十个理由。如果讲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都能具备,陈旧的历史逻辑是可以打破的。天时:来而不可失。和平世纪、历史教训、中国道路。地利:潮平两岸阔。宽阔的太平洋、经济相依、全球治理。人和:不以山海为远。元首互动、民意基础、分歧管控、相互尊重[16]。陈建奇还阐述了中美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需要实现的三大领域突破:一是在全球规则方面,推动构建国际高水平投资协定,促进世界各国国际投资合作。二是在国际机构改革方面,推动落实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国际机构的改革进程。三是在全球治理平台建设方面,推动20国集团(G20)在全球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7]。

修昔底德陷阱已无法解释亚洲崛起的复杂现实。刘学成认为,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亚洲区域性集体崛起的复杂现实,零和概念不能解释这个地区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新世纪背景下新的安全威胁和发展问题是20世纪冷战理论不能解决的,必须要以一种包容的、而非排斥的方式尊重文明多样性[18]。中美通过扩大双方的共同利益,调整彼此之间的不同,中美两国应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促进地区发展,共同创造繁荣和平的太平洋世纪。也有人认为,这个“修昔底德陷阱”不过是美国用来敲诈遏制中国的工具和手段,关键还在于美国能否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现在就说中美已经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实在是未免言之过早[19]。

中美关系将共同演进。美国弗雷德·伯格斯腾2009年提出G2这个概念,认为中美两国可以共治天下。尼尔·弗格森创造了中美国Chinamerica这一名词,体现了美国学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中美关系的新看法。基辛格在《论中国》离讲到中美关系已经出现共同演进。中美关系可跳出“修昔底德陷阱”,而中美两国共治天下也不太可能出现。金灿荣认为,中美关系最终方向应是共同演进,并把中美关系界定为“功能性伙伴”,即西方人话语中的concert of G2。与制度性伙伴不同的是,中美关系在寻找合作议题之外,在存在分歧的情况下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分歧控制,这就叫功能性伙伴。这是中美关系能够达到的状态,也是值得追求的[20]。

综上所述,中国学界在习近平访美之前对“修昔底德陷阱”的解读集中于反驳上,在习近平访美之后则把重点转移到对习近平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论述和阐释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替代,实践上的构建迫切需要学界在深化对“修昔底德陷阱”的解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丰富内涵,并精心打造相应的话语体系,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

[1] 叶自成.以中华智慧破解修昔底德陷阱[EB/OL].人民网—人民论坛,2014-3-20.

[2] 刘晓明.中国不相信“修昔底德陷阱”[EB/OL].参考消息网,2014-5-22.

[3] 李泉.探究英德落入修昔底德陷阱[EB/OL].参考消息网,2014-8-22.

[4] 金灿荣.中美必须跳出修昔底德陷阱 否则是人类灾难[EB/OL].东方财富网,2014-11-19.

[5] 达巍.中美还能重建“大共识”吗?[EB/OL].中国智库网,2015-09-01.

[6] 郑永年.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新加坡.联合早报.[EB/OL]环球网,2015-9-4.

[7] 阮宗泽.中美关系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EB/OL].每日经济新闻,2015-9-22.

[8] 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9-24.

[9] 习近平同奥巴马会晤时强调:增强中美战略互信[N].环球时报,2015-9-25.

[10] 社评.拒绝“修昔底德陷阱”,习奥共划底线[N].环球时报,2015-9-26.

[11] 中美明确对“修昔底德陷阱”说“不”[N].南方日报,2015—9-30.

[12] 国平.习主席访美增进中美战略互信——习近平主席访美并出席联合国系列活动成果评述三[EB/OL].新浪国际在线,2015-10-4.

[13] 社评:从修昔底德陷阱到人类命运共同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9-30.

[14] 郑永年.习近平与“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替代[N].联合早报,2015-9-29.

[15] 国际问题专家:中美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EB/OL].中国经济网,2015-9-24.

[16] 李志晖.中美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十个理由[EB/OL].新华网,2015-9-27.

[17] 陈建奇.中美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应实现三大领域突破[EB/OL].和讯网,2015-9-30.

[18] 刘学成.修昔底德陷阱已无法解释亚洲崛起的复杂现实[EB/OL].外交学人,2015-9-26.

[19] 张志坤.中美已经跳出修昔底德陷阱?未免言之过早[EB/OL].环球评论,2015-10-6.

[20] 金灿荣.如何看待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M].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页,2015.

F125

A

2096-0298(2018)01(a)-149-03

国家社科基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问题研究(13&ZD006);河南农业大学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项目: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和改革政策体系研究(KNKT2016-K03);河南农业大学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项目: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和改革政策体系研究(KNKT2016-K03)。

姚锡长(1962-),男,河南汝南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修昔底中美关系中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修昔底德啊,你真该遭雷劈!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虽有中美摩擦 难阻全面小康
中美贸易战火在即,光伏能否摆脱“修昔底德陷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修昔底德陷阱
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与世界面临的大考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