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作业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学习的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作业和作业设计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和新型学习方式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作业设计进行反思和探寻。
一、作业及作业设计
1.作业
《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对作业最早的记载。《辞海》《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等对作业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也基本达成共识。可将作业界定为:为实现课程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2.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规定,针对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难度等所做出的计划,为完成学习目标而设计并以延续和补充教学活动的相关过程。
二、优化作业设计的意义
斯普朗格曾说过:“人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陶冶,是追求最高的人格价值。”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果,进而影响学生发展。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成效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指标,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作业设计的意义重大,概括起来主要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优化作业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表现在:(1)优化作业设计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适度的作业以达到更高好的效果,这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學业负担,提高学习效果。(2)通过科学、高效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高中生正处于后青春期,处在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德育渗透在作业中,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三观”,发挥德育作用。(4)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但是班级授课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而通过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作业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2.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是师生互动过程,作业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作业布置和批阅等适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有关情况,发现和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和调整教学活动。通过作业来了解、调整、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有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3.有利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发挥教育的合力
教育是一种合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作业是处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交汇点上。学生通过作业来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家长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在校的有关情况,学校通过作业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社会为学生的作业提供素材和完成的条件。因此,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作业,有利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发挥出教育的合力。
三、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尽管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意义重大,但作业设计在实际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作业形式以书面的试卷和练习为主,形式单一,作业量大。(2)作业设计主要依据高考考纲和课本知识,以班级为单位,标准单一,“一刀切”。(3)有些作业内容上远离生活实践,导致学习和实践“两张皮”,缺乏开放性和实践性。(4)作业评价以老师评分为主,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缺乏发展性。(5)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不强,学生的认可度不高。
2.原因
造成当前作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和贯彻落实的不到位,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作业观,这直接影响到了作业设计的效益和效果。(2)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升学率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录取率仍然是当前社会评价一所高中的主要及唯一标准,教师的职称与薪酬、评优评先等都与高考成绩直接挂钩。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针对高考重点要考和可能要考和的内容就大搞“题海战术”,对于高考不考或考到可能性不大的就简单应付,导致作业设计不合理。(3)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欠缺。不少一线教师年龄偏大、专业知识陈旧、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不善于学习和应变,而高中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作业设计针对性不强、学生的认可度低等。(4)学校管理方面的因素。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依据高考成绩,“以成绩论英雄”这种在教学评价上的功利倾向,必然导致在作业实际上的不科学。
参考文献:
[1]威廉·格拉瑟.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M].杨诚,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1.
[2]陈萍.教师专业发展之道:我的教育叙事与生命感悟[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王月芬.新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