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泽 刘尚忠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人类依赖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在与各种灾害的斗争过程中趋利避
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安全空间,而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又会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环境,由此出现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中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的灾害与生态问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灾害与生态教育,培养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应当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灾害与生态教育方面具有很强的学科优势。
初中历史课程中有许多适合对学生进行灾害与生态教育的内容,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历史时期的灾害、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历史事件的联系分专题进行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将相关知识有效内化于学生主体,从而渗透灾害与生态环境教育。以初中古代史部分教学为例,其中可作为灾害与生态环境教育的专
题如:
一、生态环境因素与农民起义问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农民起义,而其产生原因中有很重要的气候环境因素在起作用。我国古代王朝以农立国的统治根基极易受到来自灾害的冲击和威胁,对灾害处理不及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并由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因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便是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以汉代为例,两汉时期持续的严重旱灾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西汉初年,统治者针对自然灾害及连年战乱带来的经济凋敝现象采取了“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对于缓和当时的统治危机起了很大作用。西汉末年新莽统治时期,气候变化使旱灾频发,饥民四起,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旱灾使农民起义军队伍发展壮大,新莽王朝无力平复,终为农民起义推翻。
二、生态环境因素与都城迁移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看,都城作为一个政权的政治文化中心,其位置的选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的选择原则是趋利避害。生态、地理环境因素对中国都城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商朝中期都城迁移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因素深刻影响着商代诸王对都城位置的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会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而不利的环境条件和灾害则会影响城市的发展和统治基础。如隋唐时期,都城从洛阳盆地迁至关中长安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躲避水灾。北魏政权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气候连续干旱受灾严重是影响迁都的背景条件之一。另外,在都城迁移的原因中,有的表现为军事政治或民族冲突的因素,但根本还是环境条件在起作用,如北宋至南宋时期都城的迁移,表面上是北方民族的不断南侵,实质原因是由于气候干旱导致北方草原退化,生存环境恶劣,少数民族生存空间被挤压。因此,生态环境与灾害在人类居住地及都城的选择、建设与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生态思想问题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同自然环境同生共运,二者是一个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统一体。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因此,我国古代思想中有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仁爱万物”“道法自然”等思想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的“天人合一”“黄老之学”等思想被统治者所采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灾害与生态环境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认识天人合一思想,全面评析荀子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思想的作用。灾害与生态环境教学离不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解读灾害与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就是人类社会充分认识自然环境的思想认识产物。从生态文明的高度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新课标“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的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教师通过讲解课本中的灾害与生态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充实和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而且可以让中学生開阔历史学习的视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使学生从小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的熏陶,培养起他们关心和关爱他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关注全人类的命运,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为当今社会应对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徐仁泽(1985—),男,汉族,甘肃民勤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刘尚忠(1975—),男,汉族,甘肃民勤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7]GHB1386)成果之一。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