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主体性

2018-07-14 02:05丘惠玲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课堂教学

丘惠玲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

一、树立科学的学生主体观

结合主客体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整体性,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学生当成独特的人来因材施教,把学生当成能动的人来启发、引导,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来尊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创设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和自身发展的主体。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然而教师演戏,学生看戏,依旧是课堂教学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教师总想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不得要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创设问题情景,巧妙设疑,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质疑、设疑、释疑,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激發学生的学习心向

“学习心向”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求知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在学习问题上的反映的综合。其中,核心是学习动机。学习心向的诱发过程实际上是教学激励的过程,即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

1.明确目的,学习心向

对于接触信息技术学科时间不长的中学生来说,先列举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与自身相关的信息技术现象,引发学生探究信息技术奥秘的好奇心与动机。其次,阐述信息技术科学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当今世界重大科技的发展,如:汽车技术、现代战争、智能机器人、卫星遥控、神舟五号升空等,都与信息技术科学有直接关系。然后进一步联系实际,阐述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国家建设,都不能缺少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迫切感;使学生由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好奇心转变成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产生长远的学习需要,持久的学习动力。

2.创建情景,氛围融洽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学导式教学、自学辅导式教学、愉快教学的合理应用,网络环境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使学生在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民主平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地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愉快地体验,自觉地行动,从而产生学习的满足感、成功感。

三、启发思维,学会学习

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设计校园小报》时,教师首先通过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创设一种“色彩鲜艳、还有各种卡通小人物”的美好情境,唤起学生对快乐校园情境的回忆,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校园小报的结构、布局,通过学生的讨论、回答,教师进一步作归纳、总结性的讲述。

四、自主活动,自主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活动主要是指学生的独立思维、阅读、实践操作等活动。

1.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应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主能力。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在教学时间和内容分配上,教师要精心构思,合理布局,使整个教学疏密有间,张驰有致。②在教学环节上要留有余地,可把有些讲授课变为自学课、自习课、实践课。③重视操作实践,实践时要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自主操作、自主观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操作成功、失败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条件允许的学校,教师还可结合当地实际适当增加实践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以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观察、总结、思维、创造的方法。原因是:①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自主能动学习,必须使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③实现同一目标时尝试不同的操作过程。如: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一个文件复制到软盘。通过方法的传授,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却是其终身受益的技能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及时鼓励、检查、督促

对积极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学生要给予及时表扬,进行正强化。同时,谨慎地运用批评手段进行负强化。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