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孩子气的博尔赫斯

2018-07-14 11:11邢大军
北广人物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司库孩子气桑塔格

邢大军

阿根廷诗人、作家博尔赫斯很喜欢旅行。有一次苏珊·桑塔格好奇地问他:“你从旅行中得到什么呀?”他回答:“我去的每一个地方,人们对我都那么好。”在桑塔格印象中,博尔赫斯很可爱,而且相当的孩子气,完全一副无助的样子,“他从未真正有过成年人的生活。我觉得,他并未真正有过性生活”。

博尔赫斯是否有过真正的性生活,得由他本人或他的亲密伴侣来回答。那只是桑塔格的一种直觉,用来延伸说明博尔赫斯“相当的孩子气”的独特形象,只是伸得有点远。我一直记得博尔赫斯晚年的一幅黑白照片:他身体略微前倾,向观者递过左耳,似乎在谛听什么有趣的事清。他的嘴唇翕动,一对盲目向右侧倾斜。——确实是“一副无助的样子'或许“羞涩”这个词能补充我们对博尔赫斯形象的感受,尤其考虑到我们这个时代和国度更多的是一种广场文化,一种“出镜”的秀的文化。1967年秋天,博尔赫斯在哈佛开授诺顿讲座,六场讲座的录音带在沉睡三十多年后,被整理、结集為《诗艺》。凯琳·安德·米海列司库在附录中说,已近全盲的博尔赫斯的演说方式很独特,令人叹为观止:“他在演说的时候眼睛会往上看,他的表情温柔中又带点羞涩,好像已经接触到了文本的世界一样——文字的色彩、触感、音符跃然浮现。对他而言,文学是一种体验的方式。”体验什么呢?体验温柔,体验爱意,体验我们日渐丧失的温柔的爱意。博尔赫斯在第二讲《隐喻》中,举了一个最老套的隐喻:把眼睛比喻成星星,或者相反。这个隐喻据说是柏拉图所写,希腊文大意是:“我希望化为夜晚,这样我才能用数千双眼睛看着你入睡。”博尔赫斯说:“我们在这一句话里感受到了温柔的爱意;感受到希望由许多个角度同时注视挚爱的人的希望。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勺温柔。”如果不是他的引用,我们可能不会意识到这句话里古老的隐喻;同样,如果不是他的点拨,我们不会想到有多久我们没有感受到来自挚爱的人的温柔的爱意,以及,正处在挚爱中的恋人们,该如何言传你们彼此的脉脉含清。

再怎么古老的文字在会心者那里也会焕发出光辉,哪怕他已盲目。文学的体验当然首先来自对文字的阅读,而对我们这些未患眼疾的人来说,有多少阅读是有眼无珠,或者是有眼无心的。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之一的哈罗德-布鲁姆曾说:“正如我一些失明的朋友所证实的,阅读在其深层意义上不是一种视觉经验。它是一种认知和审美的经验,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活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

凯琳·安德·米海列司库在附录结尾提到的一则轶事,同样显现了博尔赫斯的孩子气。有人问他有没有梦见过阿根廷总统胡安·贝隆,那个曾下令把他从图书馆发配到市场去检查家禽和鸡蛋销售情况的人。他说:“我的梦也是有品位的——要我梦见他,想都别想!”

猜你喜欢
司库孩子气桑塔格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财务公司助力集团司库建设
桑塔格研究“新浪潮”中的特点与走向
——芭芭拉·秦访谈录
司库视角下的企业套保管理
再见甲壳虫,再见“孩子气”的经典
杨烁:不只有酒窝、腹肌,还有一些“孩子气”
欠夸
桑塔格的成功与60年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