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春
最近,64岁的李婆婆脚踝处出现了明显水肿。开始李婆婆认为是疲劳所致,可水肿不断加重,不得不在老伴陪伴下来到医院就诊。专家仔细询问病史,查明了水肿原因。原来,李婆婆一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水肿是苯磺酸氨氯地平引起的副作用。医生给李婆婆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李婆婆的水肿逐渐消退。
地平类降压药有哪些
地平类降压药就是钙离子拮抗剂,在我同服药治疗高血压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一患者在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研究表明,亚洲患者对钙离子拮抗剂的敏感度更高,疗效更显著。同前的钙离子拮抗剂已经发展出小三代降压药了。
第一代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心痛定),具有血压下降迅速、价格低廉的优点,但由于血管扩张过于迅速,需日服3次,多有头痛、心跳快、面红等副作用反应,患者难以接受。
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基本为第一代拮抗药的缓释和控释剂型,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等,解决了第一代钙离子拮抗剂药效释放过速的特点,作用时间延长,减少了副作用。
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络活喜),是一种长效降压药,具备24小时平稳降压的优势,口服后能缓慢吸收,6-12小时达到血药高峰浓度,生物利用度较高,达64%- 90%,且不受进食影响,可以掰开服用。
地平类降压药三种最常见的副作用
一是脚肿:主要集中在踝关节,一般来说比较轻微,粗心的病人不一定能发现,但也有一些比较明显。严重水肿可波及全身,甚至导致心包积液、腹水、胸水。严重的水肿大多是下肢水肿未引起注意而逐渐加重所致,虽然少见,但危害严重。对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须分辨水肿是否由于左心室功能进一步恶化所致。也要区别是否因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导致蛋白丢失和肾排钠减退、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低蛋白血症和水/钠潴留,引发眼睑和下肢水肿。
服用地平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了轻微的双侧踝关节水肿,没有局部的红、痛和其他不适,十有八九是药物引起的。目前认为,钙拮抗剂所致的水肿主要与其扩张微循环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不平衡有关,即钙拮抗剂对微循环小动脉的扩张作用较强,而对微循环小静脉的扩张作用较弱,这样就会造成微循环内静水压升高,致使液体进入机体低垂部位,如足踝部的组织间隙中,引起足踝部水肿。由于直立体位是水肿加重的影响因素,故有“早轻晚重”的特点。
踝关节水肿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处理,有些病人可以逐渐自行缓解。如果不能缓解,患者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地平类,在醫生的指导下改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物。适于水肿很严重,且长时间都不能缓解者。二是联合用药,如加用利尿剂,或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之类的药物。
如果水肿不太严重,可遵医嘱加用小剂量的利尿剂,如每天半片氢氯噻嗪。这种方法适用于目前血压偏高的患者。在用药初期,利尿降压作用明显,可减轻或消除地平类药物引起的水肿副作用。但可使血容量进一步下降,导致血压过低。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二氢砒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即地平类药物)引发的踝部水肿,可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ACEI类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即ARB类降压药,如氯沙坦、替米沙坦等)抵消。也就是说,二氢砒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与ACEI或ARB联合用药,能明显减轻下肢水肿。
为防止水肿的发生,服钙拮抗剂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同时服用两种钙离子拮抗药物。同时服用不但不能增强降压效果,反而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加。二是小剂量用药。研究表明钙拮抗剂所致水肿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的足踝部水肿发生率可达80%,小剂量则不足5%。三是服药期间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必要时可穿着弹力袜,将其作为辅助干预方法,以避免或减轻足踝部的水肿。
二是头痛:有少数病人服用地平类药物后可能出现头痛,有时可以感觉到脉搏搏动,同时可能伴有头涨、面红,好似红光满面一样。这是由于地平类药物强烈地扩张外周血管引起的。不同的患者反应有所不同:有的人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轻微,可以继续服用;有的人反应非常剧烈,无法忍受,只能放弃地平类;相当一部分病人继续服用后反应可以逐渐减轻。但是需要注意排除血压明显升高所致。
三是心悸:就是病人感到心跳加快,有一种心中难受的感觉,但是心脏检查除了发现心跳较服药前稍微加快外,没有其他新发的异常。这是由于地平类药物使血压下降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由于这个原因,医生常常将地平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合用来控制血压,因为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悸的发生,同时心悸的副作用也可以得到缓解。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拉西地平和比索洛尔,或者波依定和倍他乐克这样的联合方案控制血压。
严格来说,这三种副作用发生的概率并不高,不是每个病人一吃这个药物就会出现。如果确诊为药物所致,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忌擅自停药,以免血压控制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