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8-07-14 10:19陈晓强
读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根源于美国教育学者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

“生活即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无时不变,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生活即教育是教育要伸向大自然、大社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打破封闭的学校教育。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反思的结果,是适应新课改的重要措施。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思想品德课走向生活,走向学生实际,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的课题。

现今的课程改革使得课本内容在设置上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也应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意识,做到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做到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呢?其实生活化过程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的过程。也就是把思想品德课中的抽象理论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深入浅出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进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为此我觉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素材积累,做到用事实说话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只重视对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应把课内知识的學习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世界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在平时就要关注社会与生活。我的做法是做素材本,自己做,同时也鼓励学生做。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东西还是需要我们去记下来,特别是现在有了网络的帮助,搜集材料就更加方便、容易。对于学生,我的要求是学会发现,内容可以是身边有感触的事,可以是新闻服道,范围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但不是简单的摘抄,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看法。学生既可以自己加评论,也可以对这个材料提出有深度的问题,然后去探讨答案。这种做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材料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讲授新课时,还能向大家提供材料或案例。

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如现阶段学生生活中,可能会面对家庭纠纷、房屋拆迁、物价上涨等问题,或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见闻,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意识和观念。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教案时,设计好问题,鼓励帮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探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思考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观点,并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珍爱生命”和“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可列举近年来出现的多起学生问题,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怀,进而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又如在讲到“身边受益的权利”时,我联系同学们入学时缴纳的费用、享受的营养早餐以及贫困生的助学补贴等,让学生明白国家通过采取多种途径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讲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则可联系到2004年我国全国人大的宪法修正案等,做到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二、 乡土教育,引导学生爱家爱国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即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在此过程中可将乡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比如,在学习“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礼节、风土人情等进行调查,也可通过网络、报刊等搜集其他国家的民俗,不仅增进了见闻,学会了如何对待外来的文化,同时也对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学习和传承。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发挥了学习活动主体的角色,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学会了合作;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创造。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把不完全知识变成了完全知识。同时,活动的开展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课堂之中,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多渠道来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生活的实践中。当然,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在当前考试成绩还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成绩与能力的统一,对教师也是一大挑战。作为教师能做的则是深入生活,掌握能与学生共鸣的生活素材,不断地学习,多接触新生事物,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把生活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总之,教师只有多发挥些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活实际,把教材、教学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具活力、更具生命力,才不会让生活化成为口号。

参考文献:

[1]毛飞刚.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文科教学,2007(4).

[2]郑淑贞,盛群力.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生生互动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

作者简介:

陈晓强,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富岭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欢乐的课堂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写字大课堂